如何化解各種場合的尴尬?
人為什麼會尴尬?尴尬感從何而來?
當體驗到尴尬感時,人們會通常會體驗到不适、覺得自己笨拙,也會有臉紅、出汗、坐立難安、結巴等生理與行為上的反應。大家不僅會因為為自己的行為或處境而尴尬,也會因為目睹他人的一些行為感到尴尬。
心理研究認為,感受到“自己被評估”、“自己被暴露“,或感受到“他人的尴尬”時,尴尬感會産生。
1.覺得有人在評判自己的時候,我們會尴尬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都會根據一些社會準則、行為規範等對其他人的言談舉止做出一些積極或消極的評價。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會因為這些準則,形成一些想象中的觀衆,覺得這些“觀衆”時時刻刻在看着我和評價我們。
于是,當我們做出不符合“準則”,别人有可能對我們做出不好的評價的時候,尴尬的情緒就會被激發。
2.覺得自己隐私暴露的時候也會容易尴尬
身體的暴露,如走光;情感的暴露,如被要求在公開場合表達情感;私有物品的暴露,如同事忽然來到不整潔的家中;都屬于自我暴露帶來的尴尬。
研究者提出,尴尬是人們壓抑内心自我暴露願望時的一種自我防禦。當我們内心極度想要“展示”或“希望被别人了解”的東西不被我們“想象的觀衆”所接受時,原本的沖動與渴望就會被壓抑,取而代之的就會是一種尴尬感。
3.我們還會替别人感到尴尬
如果他人正處于一些在我們看來是“尴尬”的情境之中,或者當我們知道了他人的隐私、且這些隐私在我們看來是令人尴尬的,此時,我們就會“感同身受”對方的尴尬。因而,這種尴尬又被稱為“共情尴尬”,即我們會尴尬到他人所感受到的尴尬。
看到别人的朋友圈,聽見朗誦腔,看到别人在公開場合出醜或恩愛,而感到尴尬,都屬于這一類。
如果尴尬怎麼辦?
如果正處在尴尬現場,臨場應對法則可以幫助你化解尴尬的氣氛、轉移他人注意力。
1.不妨大方承認自己正感到很尴尬。當你接納自己尴尬的情緒,會讓你的身體不再感到緊繃,思維不再僵硬,這樣你便可以和周圍人繼續此前的互動
2.承擔責任。當自己的行為舉動的确造成了尴尬場面或對他人造成不便時,選擇承擔責任會比推卸責任能夠更及時有效地化解尴尬的氛圍
3.補救。自我安慰或是自嘲也是一個不錯的補救措施。當你能和周圍人一起對引起尴尬的事情一笑置之時,也是在告訴自己,“令人尴尬的事情也并不能定義我,我能坦然看待自己所做的一切”
4.憤怒。對揭露自己隐私的人表達自己的憤怒。恰當地表示憤怒,能夠幫助對方了解自己的底線和邊界,避免尴尬的再次發生。
5.逃避。有時候,轉移話題或快速離開現場,避免被衆人的目光與評判包圍,也不失為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尴尬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之一,當你下次尴尬的時候,不妨試着不再批評與指責自己,你就會發現自己也變得不再那麼需要來自他人的肯定與贊揚了。不再過度在意自己和他人的負面評價時,尴尬感自然也就不那麼容易出現了。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