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運河上的橋,默默講述着光陰的故事……
一座城市有水就有了活力,有橋就有了詩意。大運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鎮江人,運河上的每一座橋,對每個鎮江人來說都有着深刻的意義和難以割舍的情感。一座橋,橫跨兩岸,貫穿古今;一座橋,見證變遷,助推發展。鎮江的橋與鎮江的經濟、文化深深地交織在了一起。
鎮江是江南運河的起點,長江與運河在這裡交彙。京杭大運河鎮江段從鎮江的谏壁口門,到與常州交界的丹陽呂城荷園裡,全長42.6公裡。其中,古運河鎮江段起點京口閘,終點是谏壁三汊河口,與京杭大運河相連,全長17.43公裡。
迎江橋
“京口潮來曲岸平,海門風起浪花生。”
鎮江的古運河是穿城而過的,這還是比較少見的。京口閘,在古運河的起點平政橋的南邊350米處。它是江南運河的起點——曾經的“江南運河第一閘”。古運河水從京口閘出發,緩緩向南邊踱着步子,遠遠地擡頭就看到一座橋,這就是迎江橋了。迎江橋建成于1973年,因通往江邊而得名。它安詳地矗立在電力路上,在這裡迎接河水的到來。
珍珠橋
珍珠橋橫跨古運河,是健康路的一部分,于2008年建成。“珍珠橋”名字聽起來珠光寶氣的,和其他橋不是一個畫風。據說這座橋是因賽珍珠而得名。賽珍珠,美國作家、人權和女權活動家。鎮江是賽珍珠的中國故鄉。作為賽珍珠家族居住時間最長(近18年)的中國城市,鎮江地域文化對賽珍珠一生的文學創作、思想價值觀和博愛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響。
(圖片來源/我蘇網)
虎踞橋
虎踞橋位于鎮江市區南門大街外,橫跨在古運河上。由于明清時期該橋位于鎮江城虎踞門外,故名虎踞橋。又因虎踞門為鎮江古城的老南門,又俗稱為老南門橋。虎踞橋是江南運河長江入口處現存的第一座古橋,曆經明、清、民國,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保留了大量珍貴的曆史信息,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2006年,大運河作為一條線性遺産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虎踞橋作為大運河上的明珠,是沿線重點文物之一。現存虎踞橋為明萬曆二十二年修建所留,為單孔石拱橋,橋全長30.6米。雖然曆經多次整修、改造,虎踞橋橋身的金剛牆、橋墩、橋拱、橋耳等仍比較完整地保留了明代橋梁的建築風格。
丁卯橋
“流水城南路不遙,行吟三裡到溪橋”,溪橋就是丁卯橋。
在鎮江南門外運河邊,有一個環境清幽而又交通便利的鄉村。在東晉元帝時,糧船運糧出京口,河水淺涸,在此築壩,以丁卯日建成而得名丁卯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曆史了。自唐代以後,丁卯橋随着許渾的名聲而著名。許渾為當時著名詩人,著有詩集《丁卯集》。
丁卯橋建築是民族特色的單孔石拱橋,清代乾隆、道光年間曾兩次修繕。現在的丁卯橋建成于1986年。1995年,因丁卯橋路拓寬,政府決定将古丁卯橋易地保護。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