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十年,16萬億元的是與非
摘要:
PPP模式:興衰與重生起源與發展PPP模式,即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旨在共同提供公共産品或服務。2014年前後,随着地方債務問題日益凸顯,PPP模式被廣泛推廣,成為解決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短缺的重要手段。據财政部數據,截至2022年11月,PPP項目投資額已達16.8萬億元,規模相當于2023年廣東與陝西GDP之和。
PPP模式:興衰與重生
起源與發展
PPP模式,即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旨在共同提供公共産品或服務。2014年前後,随着地方債務問題日益凸顯,PPP模式被廣泛推廣,成為解決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短缺的重要手段。據财政部數據,截至2022年11月,PPP項目投資額已達16.8萬億元,規模相當于2023年廣東與陝西GDP之和。
興起背景
2013年6月,審計署發布的《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揭示了地方債務的諸多問題。随後,新預算法的出台進一步加強了對政府債務的監管,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變得緊張。在此背景下,PPP機制被視為撬動社會投資的有效途徑,迅速在全國範圍内推廣。
問題暴露
然而,PPP模式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2023年6月,審計署發布的《國務院關于2022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指出,抽查的187個PPP項目中,計劃總投資1.53萬億元,部分項目存在入庫環節審理不嚴、建設運營環節不當推責攬責等問題。這是審計署首次在審計報告中提及PPP相關問題,标志着PPP行業進入停滞狀态。
新機制出台
2023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規範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提出在新機制下,PPP投資範圍将進一步縮減,項目主導權從财政部轉移至國家發改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蘇社表示,對于回報水平适中、社會資本具有投資意願的領域,将充分發揮PPP新機制的作用。
未來展望
面對十餘萬億元的存量項目和新實施工程,PPP模式的未來備受關注。新機制的出台為PPP行業帶來了新的希望,但如何解決現有問題、确保項目的順利實施,仍需各方共同努力。潘敬鋒等業内人士認為,PPP模式的健康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資本的多方協作,共同推動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你可能想看: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