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的年薪一般是多少萬?
知乎上有一個高達兩千五百萬浏覽的問題:
博士的年薪一般多少萬?
既然這麼多人對這個問題都很感興趣,那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我們選取了幾個高贊的網友回答,有圖有真相,一起來看。
一、土博助理研究員
作者:Dr.YaIR
中科院北京某所的土博士畢業,拿到了中科院優博,留在中科院做助理研究員,工作2年了。
本人不在院士組、不在傑青組,績效不算特别高。
偏應用基礎研究。
全年收入和顯性隐性福利如下:
1、一年稅後25萬,平均每月1.8W+年終獎4。
偶爾出去做個報告、學術交流等專家費,一年有個1~2萬的收入。
2、打車費、快遞費全報銷。
3、過年過節發價值1000的禮品卡,一年大概3-4次;
再加一次500元蛋糕卡,500元電影卡。
4、每年給發至少2身衣服和鞋,沖鋒衣、防曬衣、短袖、風衣、西裝、運動褲、運動鞋等類型。
5、單位提供廉價租房,拎包入住,所有家具家電單位配備。
兩居室80平隻需5000。
比市場價低2500元。房子在單位旁邊,每天步行上班。
可住五年,五年不漲價,無中介費。
6、差旅補助,一天180元。
7、不考勤、無加班費。
8、公積金為國管,漲得快。
工作不到兩年,公積金貸款額度就到84W。
9、即使無房情況下,也可解決配偶和小孩的北京戶口。
二、交大博士
作者:韓愈字退之
舉幾個例子,都是交大博士,正好是分别來自企業、高校、體制内的樣本。
我自己,傳統行業,有幸在找工作的時候跳出,剛入職某大廠,做的也算是新産業,稅前75+。
工作性質965,不算太累,領導也不push,整體感覺比較nice。
但整個部門都屬于高配版,人均清北複交海外博,手握NCS的大佬更不少,所以peer pressure比較大;
需要自己潛下心去學習,首先做到不被卷死吧。
我對象,某學校教職,一年30。
最近剛拿了個人才計劃,每年額外發30,加起來也有60左右(評論區有問什麼人才計劃的,這邊就不說太詳細了)。
她的工作狀态,我個人感覺是“外松内緊”。“
外松”體現在不用打卡,上班時間比較靈活(相比于我這種遲到就扣錢的,簡直不要太美好)。
無論是頭一天晚上熬夜起晚了,還是臨時有事兒,都可以直接不去學校,不用請假。
“内緊”主要是工作任務比較大:
1. 幫團隊老師帶好幾個博士生和碩士生(有的博士比她年齡還大),整天幫他們改論文,讨論研究方向;
2. 做項目、寫本子,這個不須多說,年輕老師自然是沖鋒在前;
3. 各種會議,而且好多會議時間都挺奇葩,經常是我下班沒事兒了在床上躺屍,她還要對着電腦開會。
我哥們,某部委公務員,一個月7k。
聽他聊工作壓力也不小,加班是常态,而且身處帝都,不是特别自由,要是趕上特殊時期,回家都是奢望;
好處自然也有,帝都戶口,食堂吃飯便宜,排隊等房子(不是直接分,但會低于市場價),以後小孩教育不用發愁;
還有最大的一個就是萬一仕途順利,那前途真是不可限量,非我等草民所能想象。
總結一下,這份工作就是下限比較高,但上限也比較高的性質,具體造化如何,看祖墳是冒青煙還是噴火。
我師兄,證券行業,在上海摸爬滾打好幾年之後,稅前120+。
師兄是屬于比較卷的類型,畢業後先去做行研,卷了幾年卷出頭了,這個收入還是很可觀的。
不過看他狀态,随時都是繃緊了的感覺(一起聚餐的時候,随時拿出筆記本出來辦公,還說是24h on call)。
我同學,依然從事傳統行業,稅前35。
這個不用說太多了,還是那個老樣子,拿着不溫不火的工資,過着不溫不火的生活,優哉遊哉,也挺幸福。
三、23屆cs博士應屆生
作者:匿名用戶
96年,23屆cs博士應屆生,系統架構方向。
一作論文3a3b(a類以期刊為主),非一作7篇。
今年秋招面了一些企業和高校,說下大緻情況吧。
1.了解了一些985高校,我這個成果有希望申特聘副研究員,大概率還是要做師資博後,待遇20左右吧。
2.四川人,所以面了下綿陽九院五所,總體體驗很差,待遇估計30-40吧,水分就不清楚了。
3.某互聯網公司,70+,不詳細透露。
4.菊廠,二線城市17a,70+,方向很匹配。
考慮到個人職業發展和我對象的工作,最終選擇了3,好好努力吧!
四、“歐元區”cs博
作者:Bing
大家千萬别把年薪8w歐的ETH大佬當成普遍情況,他的收入遠高于絕大多數海外博士生,甚至能高過很多人好幾倍。
就拿我來說,我們系博士生之前每月到手差不多1800刀出頭,怎麼換算人民币取決于彙率,大概是13.5-15.1w每年。
如果運氣不好夏季沒拿到funding,那就是一年隻領九個月工資,換成人民币就是10-11w。
後來學校在強烈要求之下漲了博士生工資(雖然以美國這通貨膨脹速度漲了也是安慰獎),每月到手變成兩千出頭,換成人民币頂天每年17w。
兩千刀一個月按購買力換算,差不多相當于國内一個月六千人民币,好像還不錯,但遠沒有很多人想象中那麼誇張。
我在大佬評論區裡看到有國内博士說她每年拿9w人民币,我認真說,隻看數字的話,這待遇是比我要好的。
當然我們學校水平一般,所在地消費水平也比較低,所以工資相對也低一些。
其他美國學校PhD工資我見過有兩千五三千,更高的就不知道了,就這也摸不到每年8w歐的邊。
也就是美元歐元現在彙率基本是1:1,放在過去這個差距更大。
再說個變态的,不少在美國拿教職的人,第一年工資可能都到不了8w。
所以我就不跟着刷什麼“帶我走”了,真走了我估計也沒這水平,隻能感慨一下真資本主義還是得看老歐洲,以及大佬真NB……
五、南大博士
作者:Zpuzzle
直接上南京大學2020的數據吧:
如果按照南京大學的這個統計,那就是說有一半的博士年薪低于15.8萬元;
即月薪低于1.32萬元同時有1/4的博士年薪高于20萬元。
而南大2020屆博士的薪酬均值是18.7萬元,看一下這個與中位數之間的差值;
那麼差不多越有1/10的博士是可以拿到50萬以上的薪酬的。
博士的薪酬差異這麼大,一方面是因為專業差異對博士的影響很大,不同博士的“錢景”并不相同;
另一方面,在業界,博士都會進入核心的研發崗位,待遇會比本科生好很多,但在另一些行業,博士的待遇并不比本科生好多少。
比如在一家科技企業,可能本科生拿10萬的年薪,博士可以拿到50萬;
但是在政府機關,本科生拿10萬工資,博士定級高點也就是拿個12萬。
六、總結
其實,博士的年薪有高有低,但總體而言還是比一般人的情況要好,但薪資并不是評判一個人成就高低的唯一标準。
事實上,攻讀博士學位的人通常會收獲更豐富的學術知識、批判性思維能力、獨立研究能力以及深厚的專業素養。
這些能力對于個人的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在攻讀博士學位的過程中,個人會接觸到最前沿的科學研究,參與到尖端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中。
這些經曆不僅可以拓寬個人的知識視野,還可以提升個人的競争力。
此外,博士學位也是許多高端職位和學術研究的門檻,持有博士學位的人通常會在求職市場上更受歡迎。
除了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攻讀博士學位還可以為個人帶來其他方面的收獲。
例如,讀博的過程中可能會結識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者,這些人脈資源對于未來的學術研究和職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博士學位還可以為個人帶來榮譽感和成就感,這種精神上的滿足也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因此,雖然博士的年薪可能會比一般人的情況要好,但攻讀博士學位的價值并不僅僅體現在薪資上。
對于真正熱愛學術研究、追求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的人來說,攻讀博士學位無疑是一個值得投入的選擇。
如果你目前是在職人員,以後的職業規劃也是企業管理方向,甚至有自己出來創業的打算,那麼,建議選擇國際在職免聯考博士項目會更合适一些。
原因有以下幾點:
1、用更少的時間精力,獲取更大的收益回報。
不願意選擇脫産,原因無非是當下職位很重要,并且正處于上升階段。那這個時候,明顯脫産讀博士不是明智之舉。并且這個時候的時間也非常寶貴,顯然不能專門花太多時間精力進行國内博士的準備。畢竟國内高校的碩博門檻真的很高,畢業要求也真的很嚴。每年都有大量的同學落榜,就算考上的同學,也有大量延畢的情況發生。
國際在職免聯考博士項目的話,是不用參加聯考的,隻要符合招生條件,即可申請入學面試,通過面試即可入學就讀博士
2、獲得高淨值同學教授人脈資源
對于選擇創業,或者本身就是想要往企業高管方向走的同學來說,高淨值人脈資源,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大财富。UCMT的國際在職免聯考碩博項目,就是專門為企業高管打造的碩博進修的項目,所有在讀學員和已經畢業的校友,全都是企業高管,企業家。
UCMT教育的師資,也是中外師資,中方師資是複旦、交大等名校教授博導,外方師資是對應直接合作院校的院長教授,比如法國蒙彼利埃大學、法國蔚藍海岸大學(原尼斯大學)、ISTEC巴黎高商、法國路橋大學商學院等等。
3、學制短畢業難度比較小
博士DBA一般是3學制,無需出國,國内就讀,每月一次周末集中授課:中國校區上課,可兼顧工作、學習、家庭,UCMT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一線城市均有國外合作高校招生辦事處,具體上課地點需要咨詢招生辦老師。
完成論文通過答辯可畢業:修滿學分,且通過論文評定及答辯,在得到相應學校學位評審委員會認可後,學員将獲得相應學校工商管理碩士MBA或者博士DBA學位證書,學位證書全球認可。
最後,我想說,人生最遺憾的是一輩子都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如果有想法,就一定要行動起來;如果選擇了,就不要後悔,好好讀完這個博士!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