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貴州省縣級名稱全收錄(27)
貴州省,公元974年,土著首領普貴以控制的矩州歸順,宋朝在敕書中有:“惟爾貴州,遠在要荒”一語,這是以貴州之名稱此地區的最早記載。此後,“貴州”之名開始見政府公文、史書,但所委派普貴的官名卻仍為“矩州刺史” , 州名仍曰“矩州”。這既是曆史上因語音誤會而将“矩州”混淆于“貴州”的開始, 也是現今貴州省名的最早來曆。明朝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設置貴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為省,以貴州為省名,貴州正式成為省一級的行政單位。
貴陽市,宋宜和元年(1119年)更矩州為貴州。以治所位于貴山之南故名。貴山據《貴州通志》:“在城北五裡,一名貴人峰。郡之得名以此。”又稱林城、築城、矩州。
南明區,1955年8月,原貴陽市第四區更名為南明區,用境内的母親河——南明河作為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雲岩區,得名于轄區内的麒麟洞。麒麟洞又名雲岩洞,洞在黔靈山北獅子岩下。洞内鐘乳懸垂,千姿百态,其中最大的一塊鐘乳石酷似麒麟,故俗稱麒麟洞;麒麟洞上方有一大片岩石,常年籠罩在雲霧之中,于是這片岩石就被稱作雲岩。
花溪區,曆史上,花溪一帶是仡佬族聚居區,附予區内溪流,得名。
烏當區,今之烏當壩子是元之武當的諧音。
白雲區,1930年,始建白雲鎮,以白雲寺作為鎮名。
觀山湖區,觀山湖區在設立行政建制區以前叫“金陽新區”,取境内金華農場、陽關農場首字命名。2012年12月,觀山湖區正式挂牌成立,申報建制區時因與四川金陽縣的專名同名,故以境内觀山湖命名為觀山湖區。
開陽縣,明崇祯四年(1631年)置開州。1930年設開陽縣。以傾慕明代理學家王陽明學識淵博,夙願人才輩出昌盛地方,故名開陽。取開陽明之學命名。
息烽縣,明置息烽千戶所,清置修文縣。1914年移貴築縣治于息烽,置息烽縣。息烽意為平息烽火。
修文縣,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并敷勇衛及所領千戶所置修文縣,以修文千戶所為名。修文以王陽明在此傳播文化得名。
清鎮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以威清,鎮區二衛置清鎮縣,取二衛首字為名。1992年設市。
六盤水市,1966年置六枝特區、盤縣特區、水城特區。1978年建六盤水市,以三特區首字命名。
鐘山區,因市中心有上鐘山、下鐘山而得名。
六枝特區,1913年置郎岱縣,1960年縣治遷駐六枝區下雲盤,改置六枝市,1962年改縣,以境内六枝(少數民族社會組織)命名。1966年置六枝特區。
水城縣,清置水城廳,因春夏水拱城垣,故名。一說縣因水城河而得名。1913年置水城縣。1966年置水城區。1970年改水城特區。後又改水城縣,1979年複置水城特區。1987年複改縣。
盤縣,清宣統元年(1909年)置盤州廳。1914年改縣。據《興義府志》:“(古盤州)因(盤)江以命名也。”1966年置盤縣特區。
遵義市,隋初置牂柯[zāng kē]縣,唐改建安縣,後置恭水縣、羅蒙縣。宣和三年(1121年)廢遵義軍,置遵義縣。縣名治用軍名。遵義,意為遵王之義。1950年設市。
紅花崗區,境内有紅花岡,曾是中央紅軍長征途中激戰的地方,公元1997年,原縣級遵義市改區,新置區即以此岡作區名。
彙川區,境有彙川壩,寓“彙聚百川”,得名。
遵義縣,《宋史·地理志》:遵義縣“以遵義砦為名”。《郡縣釋名》四川卷下載:“唐楊端子孫世守其土,萬曆二十七年端孫應龍叛,诏合四川、湖廣、貴州三省兵讨之,……遂協力以二十八年平播獻俘,改土為流。一曰遵義府……。遵義者,遵王之義也,故唐遵義縣名也。”
桐梓縣,唐置夜郎縣。宋置播川縣。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設桐梓縣,因桐梓驿為名。
綏陽縣,隋大業七年(611年)置綏陽縣,以綏陽山名。後置義泉縣等,明複置綏陽縣。
正安縣,唐貞觀十六年(642年)置珍州,以珍山為名。元改珍州為真州。明置真安州取真州安甯之義。清改真安州為正安州,取其諧音命名。1913年改為正安縣。
道真縣,1941年析正安縣東北部置道真縣,以漢代名儒尹珍之字道真名縣,意在紀念先賢開南域文化之功。1958年并入正安縣,1961年複置道真縣。
務川縣,隋開皇十九年(599年)置務川縣。唐置都濡縣,以都濡水為名。宋又設務川縣。元至元年間因婺星隕石降此,改務川縣為婺川縣。1959年複改為務川縣。
鳳岡縣,隋置綏陽縣,後置永夷縣。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置龍泉縣。1919年改為鳳泉縣。以龍泉出鳳凰山下而得名。1930年改為鳳岡縣,以鳳凰山岡為名。
湄潭縣,隋置綏陽縣、義泉縣。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置楣潭縣,因水為名。
餘慶縣,唐乾符三年(876年)以播州白泥,餘慶二土官為校慰。元初改為長官司。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餘慶、白泥二長官合置餘慶縣。
習水縣,清置下縣,1915年置鰼水縣,因轄境為古鳎國地,有鰼水河,以此名縣。1959年改名習水縣。
赤水市,明置懷仁縣,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改赤水廳,以赤水河為名。1913年改為赤水縣。1990年設市。
仁懷市,西晉置安樂縣,北周改合江縣,唐置樂源縣,宋改仁懷縣。縣西南有仁水。似因仁水與舊懷陽縣首字命名。1995年設市。
安順市,漢為夜郎國,并置夜郎縣。1913年置安順縣,寓意吉祥。1958年置安順市。
鎮甯縣,明置鎮甯州,1913年設鎮甯縣,1963年改為自治縣。
西秀區,2000年6月撤銷安順地區和縣級安順市,設立地級安順市。安順市設立西秀區,以原縣級安順市的行政區域為西秀區的行政區域。
平壩區,明置平壩衛,清康熙二十六年(1685年)置安平縣,因與雲南安平廳重名,改稱平壩縣,以縣地平曠得名。
普定縣,元置普定縣,屬普定路。據《郡縣釋名》:普定“取普裡底定之義也”。普裡為部落名。
關嶺縣,1914年置關嶺縣,因關索嶺得名。相傳三國蜀丞相諸葛亮南征,部将關索曾駐此地,廣得民心,上人感之,遂稱此嶺為關索嶺。1981年改為自治縣。
紫雲縣,1914年置紫雲縣,以縣境西有紫雲源勝境為名。1965年改為自治縣。
畢節市,漢置平夷縣,明置畢節衛,清置畢節縣。畢節系彜語“比跻”音譯,意為虎,因彜族古代的虎圖騰而得名。1993年設市。
七星關區,原畢節鎮,以七星關得名。
大方縣,明築大方城置州,清置大定府、大定縣。1958年改為大方縣,以古城名為縣。
黔西縣,清康熙四年置黔西府,二十二年廢府置州,因在黔之西部,故名。1913年置黔西縣。
金沙縣,1941年析黔西縣西北部及大定、遵義二縣部分地區置縣,以境内“金寶屯”、“沙溪壩”各取首字為名。
織金縣,1913年置平遠縣,1914年改織金縣。據《貴州名勝古迹概說》:“民國改州為縣,旋改織金縣,以織金河名。
納雍縣,1941年從大定縣析置納雍縣,以境内納雍河得名。
威甯縣,清康熙三年(1644年)平水西、烏撒,次年載烏撒衛置威甯府。取威鎮安甯之意。1913年置威甯縣,1954年改為自治縣。
赫章縣,1913年置威甯縣。1942年析威甯縣赫章、可樂、野馬川、财神堂四區置縣。以赫章區為名。
銅仁市,明置銅仁長官司、銅仁府、銅仁縣。銅仁城南大小江合流處,有銅崖挺然聳立,相傳漁人于河中得銅佛三尊,故名“銅人”。“人”與“仁”諧音。1987年縣改市。
碧江區,2011年設地級銅仁市,原縣級銅仁市改置碧江區。
萬山區,古稱大萬山、明置銅仁府,1913年置省溪縣,1941年設萬山鄉,1966年因置萬山特區。
江口縣,唐置辰水縣,明置銅仁縣,1913年改為江口縣。江口之名,以省水,提水兩河(今闵孝河、太平河)于此彙流得名。1958年撤縣。1961年複設江口縣。
玉屏縣,明置平溪堡,清置玉屏縣。縣城位于氵無陽河南岸。縣以氵無陽河水清似玉,隔河山峰聳立如屏,故名,1983年改今名。
石阡縣,五代置建昌縣,明置石阡鎮,因鎮内石阡河得名。一說石阡為仡佬族地名,石為石崖,阡意為洞,則有考于侗語“天”的漢譯音,在侗語中“天”是“千”,石阡的得名,是以縣城東的五老山和五老山第一峰——龍山崖畔的“風鬼洞”。1913年置石阡縣。
思南縣,宋大觀元年(1107年)置思州。元置思南宣慰司、思南府,1913年置思南縣。縣在思邛水之南,故名。
印江縣,唐置思邛縣,宋改邛水縣,明改印江縣,“印”系“邛”字之訛。1986年改今名。
德江縣,隋置挾陽縣。明初改水特姜為水德江長官司。明萬曆年間改為安化縣。1914年更名為德江縣。縣名得自烏江,别稱德江。
沿河縣,元置沿河長官司,因地處烏江沿岸,故名。
松桃苗族自治縣,清置松桃廳。據清《黔南識略》:“雍正八年……建城于松桃山下,移同知駐焉。……此松桃所由名也。”1913年改廳為縣,1956年改為今名。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西南部而得名。
興義市,清嘉慶三年(1798年)置興義縣。興義之名得于清王朝鎮壓南籠起義之後。取“興起忠義”之意。1987年縣改市。
興仁縣,清普安縣。1912年置新城縣。1914年改為新縣。因與别省重名改為興仁縣,由興仁裡得名。取“興起仁義”之意。
普安縣,舊之普安路、普安州,今之門普安縣均因普安部而得名。
晴隆縣,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置安南縣。1941年以縣境晴隆山更名為今名。
貞豐縣,清嘉慶二年(1797年)置貞豐冊,1913年改為貞豐縣。貞豐,得名于清王朝鎮壓南籠起義之後,取“忠貞豐茂”之意。
望谟縣,1940年置雙江縣,因與雲南雙江重名,以縣政府駐地王母,諧其音更名望漠。
冊亨縣,明為廣西安隆長官司地,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屬貴州,以貞豐州同駐冊亨。1913年置冊亨縣。故治在今縣西冊陽鎮。1957年遷駐者樓鎮。1965年改設冊亨布依族自治縣。1981年複改冊亨縣。
安龍縣,宋置安隆洞。清置安龍府。因洞得名,取“帝王安栖處”之意。1913年置南籠縣。1922年改安龍縣。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東南部而得名。
鎮遠縣,清置鎮遠縣。縣南有鎮陽江,一名鎮南江,故名。一說取“鎮服邊遠地區少數民族”之意命名。
凱裡市,元置凱黎長官司,明置清平縣,1913年改為爐山縣,1958年置凱裡縣,因縣治駐凱裡鎮得名。1983年設市。
黃平縣,宋置黃平府,清置黃平州,1913年改縣。因境内有黃平江而得名。
施秉縣,明正統九年置施秉縣。境内有巴施山和秉水,取山水之名。
三穗縣,1913年置邛水縣,1923年更為靈山縣,1987年置今縣。相傳縣城附近稻田中,一株水稻并出三穗,故名。
岑鞏縣,1913年置思縣,1932年改思縣為岑鞏縣,以境内岑鞏山得名。
天柱縣,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縣,後改名,1961年複置。縣以城北柱石山“石柱擎天”得名。
錦屏縣,清雍正五年置錦屏縣。以錦屏山為名。
劍河縣,1914年改清江縣為劍河縣。一說“劍河”系苗語“雄俄”轉音。
台江縣,清置台拱廳,1913年改縣。1941年廢丹江縣,劃丹江河以東地并入台拱縣,二縣各取一字得名。
黎平縣,清置開泰縣,1913年置黎平縣。縣西有黎平守禦千戶所,縣以此名。
榕江縣,1913年置榕江縣。因都柳江古稱榕江流經縣境,故名。榕江以多椿樹得名。
從江縣,1941年撤永從,以東北地入黎平,西南地入下江,置從江縣,以永從、下江各取一字為名。
雷山縣,1949年置雷山縣,以雷公山得名。
麻江縣,明置麻哈冊,1913年改為麻哈縣,以清水江支流麻哈江流貫縣境,故名。1930年置麻江縣。
丹寨縣,1913年廢廳置八寨縣。1941年撤丹江縣分西部入縣,改名丹寨縣。以丹江、八寨各取一字命名。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中南部。
都勻市,元置都雲府。清置都勻縣。勻與雲諧音。因都勻河為名。一說因城東二裡都雲洞得名。明代平羌将軍何福鎮壓苗族農民起義之後,于明洪武二年(1390年)奏清朝廷,以“雲之為物,變化不一”為由,改“雲”為“勻”,“取均勻為義”。
福泉市,1953年因境内福泉山而得名。
荔波縣,宋置荔波州,景炎元年(1276年)置荔波縣。據《今縣釋名》:“有荔泉在城北,舊說縣以泉名,柯夫子曰,土人謂老人曰波,荔波蓋亦因荔姓老人得名。與雷波同”。
貴定縣,明萬曆三十六年(1698年)析新貴縣和定番州置縣,取二名尾字命名。
甕安縣,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以草塘安撫司及甕水,重安長官置甕安縣,取其中二字命名。
獨山縣,元置獨山長官司,明置獨山縣。因縣城東南獨坡(又稱獨山),四野廣陌平疇,一山中立,不連他山,故名。
平塘縣,1941年并平舟、大塘二縣置平塘縣,各取一字命名。
羅甸縣,1913年置羅斛縣,因羅斛汛得名。1930年更名為羅甸縣。
長順縣,1913年置廣順、長寨二縣,1941年二縣合并為長順縣,各取一字命名。
龍裡縣,清置龍裡縣。因龍架山而得名。據《今縣釋名》:“以龍氏所居名”。
惠水縣,1941年改寶番縣為惠水縣。因漣江支流惠水得名。
三都水族自治縣,1941年并三合、都江二縣置三都縣,取二縣首字命名。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