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中甲方劑學講稿—第四章清熱劑—清氣分熱—竹葉石膏湯
竹葉石膏湯
(《傷寒論》)
[組成]
竹葉二把(6g)
石膏一斤(50g)
半夏半升,洗(9g)
麥門冬一升,去心(20g)
人參二兩(6g)
甘草二兩,炙(6g)
粳米半升(10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主治]
傷寒、溫病、暑病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幹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虛數。
竹葉石膏湯是個常用方,是根據白虎湯加減變化而來的,是針對了白虎湯證的氣分大熱,傷津耗氣同時引起胃氣不和的證候而設。
病機分析:
從竹葉石膏湯的證候分析來看,它一般用于暑病,或者溫熱病,或者傷寒入裡、入陽明以後陽明經熱,這類病到後期,氣分之熱還在,已經達到氣陰兩傷。病機分析中間有三個方面特點:第一,餘熱未清,氣分之熱的後期,屬于發熱,用“身熱多汗”反映了比大熱可能低一點,當然本方在臨床上運用,如果是高熱也能用,關鍵掌握石膏的用量。同時,多汗可以傷津,心胸煩悶時,熱擾心神。第二,有明顯的氣陰兩傷,短氣神疲,這種神志疲乏、短氣屬于氣虛的表現,傷津多汗,傷津以後形成口幹喜飲。第三,竹葉石膏湯證很重要的特點是胃氣不和,表現為氣逆欲嘔,有胃氣上逆的現象。舌紅少苔,脈虛數,是熱病後期氣陰不足的佐證。
治法:
從治法來講,針對上面病機三個方面,用清熱生津,益氣和胃。在清氣分熱的同時,考慮到氣和津液受到損傷,同時兼顧胃氣上逆。
方義分析:
本方是在白虎湯基礎上去掉知母,去掉知母的含義是考慮到胃氣不和,胃氣上逆。知母也能清熱除煩,但偏于苦寒,容易傷胃,所以去掉知母以後,加竹葉來協助透熱,同時清心除煩。用人參、麥冬來益氣養陰生津,可以氣陰兼顧。
本方裡加了半夏,半夏作為佐藥,有和胃降逆的作用,半夏在仲景方裡經常和麥冬相配伍,還可以相互制約,半夏偏于溫性,和麥冬相配,制約了半夏的燥性,這種溫燥的特點被制約了,而它降逆之用存,就是說和胃降逆的作用還保持。半夏、麥冬同用還可以制約麥冬滋膩之性,比如說氣機阻滞、胸悶這種情況,既要麥冬養陰生津,但是又擔心因滋膩而阻滞氣機,半夏就有制約的作用。
粳米、甘草既能養胃氣,甘草又能調和諸藥,養胃氣、生津液,既是佐藥,又是使藥,從這個方來講,後世對于仲景方裡面用基礎方化裁以後變成常用方竹葉石膏湯,治療氣分大熱,到這種氣分熱盛的後期,氣陰兩傷證,胃氣不和,很推崇這種化裁。
配伍特點:
幾乎所有教材都引用了《醫宗金鑒》上的話,“以大寒之劑,易為清補之方”來概括本方的配伍特點,清補結合是本方的配伍特點,也是針對了這類氣分熱盛證多數容易傷氣
傷津的需要。所以本方的配伍特點,清熱和益氣養陰并用,邪正兼顧。本方清而不寒,補而不滞,方義分析裡我們讨論了,整個清熱藥中間有少量的溫燥藥,清而不寒,用麥冬這類偏于養陰生津之品和半夏相配,補而不滞,所以說“以大寒之劑,易為清補之方”。
辨證要點:
辨證要點有一組氣陰不足的現象,在氣分大熱、發熱基礎上氣短神疲,多汗,煩渴喜飲,這是正氣不足、氣陰兩傷的特點,而氣逆欲嘔、胃氣上逆反映出它的兼證,加上舌象、脈象佐證,就是辨證要點。
随證加減:
如果津傷嚴重,胃陰不足,甚至胃火上炎。隻有麥冬還不夠,加天花粉、石斛一類。如果說胃火熾盛,胃熱不隻是反映傷陰方面,胃熱胃火較重時候出現消谷善饑,用天花粉這類養陰的同時還加黃連、知母直接清洩胃熱。
使用注意:
本方用了一些潤的藥,有痰濕不适合,但這類發熱如果是陽虛型則更不适合了。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