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應該拿它當什麼學?
我是易癡小成叔,經常有朋友問我,說,易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應該拿它當什麼學?
我覺得,易經是一個陰陽二進制數理模型,用歸納法和宇宙全息理論概括人生百态。
底層邏輯是陰陽、位置和八卦象意。
古人認為,古代發生過的事情,隻要人性不變,現在還會重複地發生。
就像20世紀初,德國曆史學家貝奈戴托·克羅齊說的,他認為,“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
所以古人編了一個數學模型,把這個世界上會發的事情全部歸納在一本書裡。
這本書就是《周易》。
至于為什麼《周易》爻辭長那樣。
我懷疑是幾千年積累下來的案例堆積起來的。用的案例,基本上都是上古時代的曆史故事,比如明夷卦的箕子,革卦的湯武革命,比如大壯卦商朝王亥的“喪羊于易”。
到文王演易時候,已經成型。
為什麼說它是一個數理模型?
陰陽二進制的三位數,2 的三次方正好是八個
至于為什麼是三爻,古人說易經是模拟天地的,有天地人三才。
量子物理學說,兩個波幹涉,還是波,有了人觀察,它就詭異的變成了物質,即粒子。所以加上人,總共三個波相互發生幹涉
(a+b)³=a²+baa+aba+bba+aab+bab+abb+b²為八個
所以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物質的象是 8 個,即乾坤艮兌坎離震巽。
為什麼六十四卦是六條爻?
因為天地人三才,自身又有陰陽,3x2=6,所以為每個卦六爻
即六位數
2⁶正好是 64。
所以 64 卦正好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有人參與的事物的象。
每個卦 6 條爻,64×6=384,即 384 個爻。
所以老祖宗認為,這個世界上隻要有人參與發生的事情,總共隻有 384 個情形。即 384 個爻辭。
人的一生發生的故事隻是在這 384 個情形裡反反複複重複出現而已。
所以曆史會不斷地重現。
上古人類總結了 384 個個案,認真細緻地分析每個個案的吉兇悔吝、富貴窮通。
寫出了斷語,即爻辭。
抽到那個,就對應那個案例,然後它告訴遇到這種情形應該怎麼應對。
比如:
抽到謙卦,讓你謙虛一點
抽到大過卦告訴你你做事有點過分了,趕緊糾偏
抽到小過卦訴你,小鳥不能強飛,差不多就行了,硬來會吃虧。
抽到泰卦第三爻,就告訴你,無平不陂,無往不複,失去的還會回來,得到的還會失去。
等等諸如此類。
所以孔夫子學習了以後說,“潔淨精微易之教也”,他佩服易經的這種無所不包的歸納法。
其大無外,其小無内,包羅萬象
世間一切,都逃不出易經包含的數理邏輯和道理。
它既是數學模型,又是一本勸善的書和人生指導書。
全文都在教你怎麼做人,怎麼在逆境中起來,怎麼在高處隐遁。
比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比如,潛龍勿用
比如,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等等
易經就是用陰陽八卦這樣構建起來的數學模型和做事說明書,人生指導書,嚴謹且邏輯清晰。
跟封建迷信一點關系都沒有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