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憶孫公

天天見聞 天天見聞 2024-10-14 綜合 閱讀: 17
摘要: ——寫在孫文龍書記逝世42周年之際 來源:報告時代之聲 ■ 楊光效 2024年3月16日是“太行山上的焦裕祿”“焦裕祿式的好書記”孫文龍逝世42周年紀念日。 許是這個日子已經烙印在腦海中的緣故,在此之前十多日,我便萌動了寫點什麼的念頭。腦子裡不停地翻騰着文章的标題和内容框架。閑暇時常翻看2022年今日和2023年今日寫的《春雨潤心田》和《春雪簌簌落,望鄉寄哀思》兩篇文章,又翻看陽城文學編輯部公衆号和濩澤書香公衆号上推出的有關孫文龍事迹與精神的文章,還特意翻看孫文龍精神研究會長燕福彬先生收集整理而成的《孫文龍書記的“順口溜”》,就連午休時間也被擠來讀由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編寫的《太行山上的焦裕祿——孫文龍的故事》……

——寫在孫文龍書記逝世42周年之際

來源:報告時代之聲

■ 楊光效

2024年3月16日是“太行山上的焦裕祿”“焦裕祿式的好書記”孫文龍逝世42周年紀念日。

許是這個日子已經烙印在腦海中的緣故,在此之前十多日,我便萌動了寫點什麼的念頭。腦子裡不停地翻騰着文章的标題和内容框架。閑暇時常翻看2022年今日和2023年今日寫的《春雨潤心田》和《春雪簌簌落,望鄉寄哀思》兩篇文章,又翻看陽城文學編輯部公衆号和濩澤書香公衆号上推出的有關孫文龍事迹與精神的文章,還特意翻看孫文龍精神研究會長燕福彬先生收集整理而成的《孫文龍書記的“順口溜”》,就連午休時間也被擠來讀由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編寫的《太行山上的焦裕祿——孫文龍的故事》……

想寫點兒什麼的心思愈發迫切了。鑒于目前積累的素材不足以讓自己下筆千言,加之自忖功力不足,火候欠佳,故沒敢輕易下筆。但想寫點兒什麼的心思一直萦繞在腦海裡,不僅未曾淡去分毫,反而愈發濃烈了。

孫文龍書記的一言一行彰顯的是他人性的閃光點,概括起來就是:敢想敢幹,實幹苦幹;不端架子,藐視擺譜;兩袖清風,甘于清貧;虛心求教,不掩過錯;公心為重,不徇私情;披肝瀝膽,赤心報國。這些人性的閃光點凝結在一起就形成了孫文龍精神。用時下的話說,那就是新時代着力倡導的工匠精神和三牛精神。正是“文”心雕“龍”!

那天晚飯後在飒飒夜風中散了散步,漸次清空了這十多日來蓄積腦子裡的紛繁雜蕪的念頭,歸來坐在電腦前鄭重寫下“‘文’心雕‘龍’憶孫公”這個标題。若依照“山藥蛋派”文學開創者趙樹理先生所寫的《李有才闆話》之開篇模式來看,這姑且算是我的文章标題的來曆吧。

2024年3月16日那天,從早起到傍晚,我耳聞目睹的都是“天陰霧重雲壓頂,日隐風飒蒼山空”的景象。想必這又是天公緬懷與哀思孫文龍書記的方式吧!

感恩天公有情有義!而我輩緬懷之切,哀思之深,不必多說,都在字裡行間。

一、孤堆底村出了個孫文龍

唐代劉禹錫得《陋室銘》裡有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孤堆底村出了個孫文龍,孤堆底村出了名。

孫文龍是誰?做了什麼?

孫文龍,1931年12月26日出生,山西省陽城縣河北鎮孤堆底村人,隻因家貧,少時吃盡了苦頭。得遇貴人,進了學堂,讀了書,認了字,有了思想與追求。1949年加入中國共産黨,随後積極主動報名參軍,之後順利地被分配在山西省委機要處工作。

本是仕途大好之人,卻于1957年響應黨的号召,主動申請離開山西省委機關,回到家鄉陽城支援農村建設,紮根農村來了。從文敏(即後來的固隆鄉)到寺頭,從寺頭到潤城,不僅處處可見他這個鄉鎮幹部背糞簍、拿糞叉的身影,而且時時見他深入田間地頭成了比莊稼人還像的莊稼人。他始終忘不了他的奮鬥目标:竭盡所能,造福一方!

1966年,時年35歲的他因才德出衆而升任陽城縣副縣長。當了副縣長也沒派頭,更不擺譜,因為他是實幹家。硬是靠下鄉調研、查《縣志》、與農業專家及水利專家們座談,忍饑挨餓、磨破腳闆、說破嘴唇、親住工地等方式促成了北留水泵站的建成并投入使用,自此沁河被成功引流過來。他說:“當幹部不能遇到矛盾繞着走,碰到問題不敢抓,就是要敢幹前人沒幹過的事,敢走前人沒走過的路。”

後來他又當上了縣長、縣委書記。見過他的百姓都說他下鄉時完全沒有一點兒領導的架子,依然是樸素的打扮,腰裡呢,還經常别着一把桑剪,走到哪兒剪到哪兒,并當場示範與指導。那架勢,完全不亞于一個專業技術指導員。全縣380多個村莊,幾乎沒有他沒去過的,到哪裡就深入到哪裡,了解民情,聽民呼聲,知民疾苦。這才是真正一心為民的好幹部,這才是百姓心中的好官。

在這裡,我覺得有兩件事,特别要提一提。因為這兩件事都是彰顯他一心為民、不徇私情、不以權謀私、更不侮辱甚至埋沒黨性的有力證據。

一是說“他當縣長期間,為妻子安置工作”那事。

當時他的妻子務農,兒女年幼,一家六口全指望他的薪金,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吃了上頓愁下頓,熬過今天愁明天,和尋常百姓家的日子過得沒有兩樣。有人給他出點子,讓他利用手中的權力妥善安置他得妻子,也好改善改善家庭狀況。他卻想出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辦法:自力更生,在家養豬。

于是她,一個所謂的縣長夫人,從市場上捉回兩隻豬崽,用心出力地喂豬養豬。好在他隻要有閑功夫,就給她搭把手,出豬糞時,他一馬當先,挽起衣袖褲腿進豬圈裡。

縣長夫人養豬,聞所未聞。全縣嘩然。

二是說“1976年底陽城縣委機關将他評為困難戶”那事。

通訊員小吳興沖沖地把100元救濟款送到他家裡。他問明情況後,陰沉着臉,半晌不說話。突然一把抓起剪刀塞在小吳手裡,說:“當初咱倆的君子協定,決不多吃公家一嘴,決不多拿公家一點兒,你沒忘記吧?來,從手脖子這兒剪。”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一下子把小吳吓愣了。隻見他呆在原地,眼圈發紅,憋了好大一會兒才敢出聲:“孫書記,您怎麼不算困難戶?看看嬸子身上補丁摞補丁的衣服,再看看孩子們,破衣爛衫的不說,放學回家還得去拾炭……再說,這困難戶是大家評的,這救濟表是我填的,跟您無關。”

沉默半晌,他長長地歎了口氣,說:“我再窮,還能比老百姓窮?這救濟款不能要!退回去吧。”小吳噙着淚,又把救濟款交回了縣委辦。

我是最近五六日在網上查找孫文龍書記的事迹時無意間發現了與他相關的這兩件事的。認真讀過後,大受感動,那一串串文字竟生了根一般,印在腦海裡了。如今出現在這裡,完全憑的是記憶。也許個别地方與原文稍有出入,但精髓體現出來了,若原文作者有幸讀到此篇文章,望海涵。

1977年他帶病到革命老區武鄉工作,帶領老區人民栽桑養蠶、改土治水、擴大小麥種植面積,增産增收,興建發電廠、化肥廠、缫絲廠,為老區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任職三年,光實事求是地平反冤假錯案就達2200餘件,還不說抓生産、促豐收方面。

1980年他又被調任屯留縣委書記,此時他已是肝癌晚期患者,整個人瘦得像一根柴棍棍。但他依然是他,一樣的親曆親為,一樣的吃苦耐勞,一樣的親民愛民,一樣的無私奉獻。直至1982年3月16日生命終結,逝于任上。

任誰也想不到,連任三縣縣委書記的他,居然沒有一身沒有補丁的囫囵衣服,裝殓時穿的是生前兼任縣武裝部第一政委時穿過的一身舊軍裝。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就是孫文龍書記一生的真實寫照。他的事迹,驚天地,泣鬼神!他的精神,照五湖,耀四海,永遠如日,赫赫揚揚,光芒萬丈!

人民感激他,自發捐資在孤山修建孫文龍紀念館,使之成為永立不倒的紅色教育基地;縣委、縣政府認可他,号召全縣黨員幹部群衆向他學習;山西省委、省政府彪炳他,省委組織部着力編寫《太行山上的焦裕祿——孫文龍的故事》,把他的事迹和精神達三江,遍九州,入人心,傳後代。

二、太行山上出了個孫文龍

太行山上出了個孫文龍,太行精神又添彩。

太行精神是什麼?孫文龍又怎樣為其添彩呢?

太行精神是國家和民族處于危亡的關鍵時刻,由中國共産黨人領導太行兒女展現的勇敢頑強、不畏艱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展現的百折不撓、艱苦奮鬥的精神,是為人民利益展現的勇于犧牲、樂于奉獻的精神,是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積澱和延續。它體現的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軍民一家、魚水相依、并肩作戰、百折不撓的團結精神,是任何時候都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民本精神,是為人民無私奉獻的愛民精神。2021年9月被黨中央批準納入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

孫文龍,正是用實際行動和生命來踐行、續寫太行精神的人。想他年輕時積極入黨,随後毅然參軍。在山西省委機關幹得好好的,又響應黨的号召回家鄉支農。回鄉支農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腳踏實地地幹實事。

在公社任職時,他不端幹部架子,更不擺幹部譜,而是穿補丁衣服和布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地,晚上還加班加點忙到深更半夜,普通百姓哪見過這樣不辭勞苦、頂明徹夜、親曆親為、真正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的幹部?他深知他吃的是百姓飯,穿的是百姓衣,但凡要求百姓做的事他總是帶頭來做,要吃苦在前,才能和群衆打成一片。群衆親切地叫他“叫明雞”和“夜遊神”。那會兒為了号召群衆廣積肥,他時常背糞簍拿糞叉出現在大家面前。這是他一貫的作風。大家對此十分不解,有人就會笑着問他是去當書記還是去當積肥隊長。他卻坦然正色回答:“怎了?背着糞簍就不是孫文龍了?八路軍打仗,幹部沖鋒在前,戰士越戰越勇。既然提倡群衆積肥,幹部就該背起糞簍。”從而又獲得了“糞簍書記”的稱号。

家鄉陽城山多坡多,溝多壑多。住在河畔的,得地利之優勢,從來不為吃不上水而發愁。但住在山區的就發愁了。是他,帶領群衆上山找水。是他,帶領群衆開渠節流、築壩建庫。是他,在全縣吃水難的地方大興水利工程建設,如白桑“一滴水”、次營勝天湖、北宜水電站等,不僅卸下了當地人畜吃水難的愁帽子,還擴大了灌溉面積,增加了糧食産量。由長春電影制片廠于1977年拍攝的長達40分鐘的科教紀錄片《山區群衆找水》就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場景,鏡頭裡的本就高大偉岸的他再次并永遠地高大偉岸且亮堂起來。

在家鄉陽城如此幹實事,在革命老區武鄉是如此幹實事,在羿神之鄉屯留也是如此幹實事。他一心隻想帶領群衆緻富,卻從來不肯花一點點時間真正關心自己的身體,更不肯花一點點功夫注重自己的健康,因為他隻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他和百姓吃的是一樣的家常飯。即便當縣委書記又如何,他還是那個清貧的他,布衣百姓打扮,傾心全力服務。他從不叫苦叫累,更不擺功誇功,反而一直帶病工作,直到生命的終結。

老牛拓荒遠,血汗鑄忠誠。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點點滴滴彙成了孫文龍精神,那就是“勤政廉潔的公仆精神、勇于創新的改革精神、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心系百姓的奉獻精神”。倘若有一個詞能與他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相匹配,我覺得那就非“永動機”莫屬了。

河南蘭考出了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焦裕祿,焦裕祿精神天下傳,太行精神添新彩;太行山上出了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孫文龍,孫文龍精神天下傳,太行精神又添彩。

三、幹群面前出了個孫文龍

幹群面前出了個孫文龍,“文”心裡面再雕“龍”。

孫文龍,是真正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之人。他所到之處,總能根據所處的情況即興來段順口溜。從這些“順口溜”不僅可以識得“文”心,更可以知道他是怎樣雕“龍”的。

這裡特别要提出來,我這裡呈現的孫文龍書記的“順口溜”的收集整理者是緻力宣傳弘揚孫文龍事迹和精神的孫文龍精神研究會長燕福彬前輩。我從他的美篇文章《孫文龍書記的“順口溜”》裡特地把這些脍炙人口的段子拿來這裡,目的就是再現“文”心,鑒賞他如何精細雕“龍”。

每到一處,他從不搞特殊化,而是和廣大群衆同吃同住同勞動,那一段段“順口溜”裡就包含了他的“文”心。以寺頭黍地村為例。中午村裡臨時給他“派飯”,指到哪家是哪家。那戶人家并不知道他要來家吃飯,已經做了老圪糁,感覺這樣招待他不周到。他卻說:“米羹飯,老圪糁,吃到嘴裡香噴噴。豆面饸饹酸菜鹵,吃得肚子飽乎乎。柿圪連,瓜不糊,耐饑解饞挺舒服。”那戶人家要張羅着給他煮油圪朵,他說:“老圪糁,真不錯,有稀有幹不湊合。你要是再炸油圪朵,我就隻把涼水喝。”那戶人家笑罷說:“老瓜吃完了,空柿攢不住,柿圪連和瓜不糊也沒了。”他說:“自家人,說實話,你有啥就吃啥,我還是進屋盛飯吧。”

他剛到文敏鄉上任就深入田間地頭考察、因地制宜制定了“刨菅除草、徹底治理荒田”的方案,并在社隊幹部會上這樣動員大家:“好闆丈,不産糧,滿地雜草稱霸王。塄後長的是苦苦,塄前威風了菅草根。刺菜夾在地中央,誰見誰都心裡疼。社會主義要靠糧,鏟除雜草沒商量。幹犁苦苦深刨菅,刺菜最怕手圪掂。蘆葦菅,頭重腳輕根底淺;霸王菅,盤根錯節漫地纏;找準主根往下翻,镢地三尺難翻眼。清朝宰相叫吳典,曾在陽城做知縣,田野荒郊觀察遍,不見莊稼到處菅。頒布告示刨菅根,高價收購付現錢。眨眼過了幾百年,莊稼受害人受餓。今天咱做總動員,打大一場殲滅戰,菅草不除不收兵,時代主人超吳典!”轟轟烈烈的“刨菅除草、徹底治理荒田”運動之後,他又依據文敏鄉四山環抱、六水分流、八個農業社有山又有坪的實際地理情況這樣說:“山上種樹,山溝建庫,改土治水,家家養豬。”

1958年4月1日,孫文龍從文敏鄉(現次營鎮固隆)調任寺頭鄉工作。見面會上,他說:“領導表揚暖我心,同志勉勵更鼓勁。單絲不成線,孤樹難成林。不怕猛虎三隻眼,單怕人變兩條心。兩條心做活不一勁,你狠我毒準倒運。衆人拾柴火焰高,萬衆一心衆志城。今後咱們是同事,我有錯誤就批評。當面鑼、對面鼓,我最歡迎交真心。隻要我們一條心,黃土就能變成金!”

民諺雲:“春争日,夏争時,莊稼宜早不宜遲。”種地如此,夏收更應與時間賽跑,不然又是白忙活。在夏收總動員會上,他說:“聽見吼雷心膽寒,最怕天下冷圪蛋。家有三件事,先盡緊的辦。風磨谷,雨潑場,小娃圪爬在火口上。口邊的糧食怕天搶,一年辛苦就白忙。今天作個總動員,全民皆兵保口糧,男女老少齊上陣,龍口奪食打硬仗!”

民諺又雲:“種什麼籽,開什麼花,結什麼果。”糧食産量的多少和種子有着莫大的關系。他在寺頭公社調研生産實際情況中得知這兒糧食産量不高的一個原因是種子陳舊。為此,他專門召開公社社長和生産隊隊長會議,先羅列陳舊種子的弊端:“清朝的谷子明朝的豆,抗日戰争時期的金皇後,小白谷像狗爪爪,無頭高梁紅黑豆。棉籽混雜麥亂套,玉茭還是老一套。”接着提出改良種子的方案并給大家打氣鼓勁:“谷子走親戚,豆種進山兌,玉米找農場,麥子擇優選。事上無難事,隻要敢為先。腳踏實地幹,困難躲一邊。”

大家都知道,他在任期間主抓的事項之一就是“因地制宜,栽桑養蠶”。這是利千秋萬代之舉,請聽他言:“諸位同志請坐下,聽我把蠶桑誇一誇。桑樹渾身無價寶,樣樣有用不可抛。桑椹救過漢劉秀,口感賽過哈蜜瓜。蠶吃桑葉結繭大,抽出銀絲一把把,加工絲帶和絲襪,織成絲綢出中華。蠶蛹富含高蛋白,人身健康需要它,還能提煉蛋白質,軍用民用效果佳。蠶屎上地肥效大,豬羊飼料頂呱呱。桑皮造紙不細說,能寫字來能繪畫,桑木扁擔忽壓壓,打成家具好陪嫁。桑根藥用能止咳,霜後桑葉是美茶。養蠶栽桑好處大,脫貧緻富全靠它。今天咱把決心下,三年五載富大家!”又說:“從下往上看,一座桑樹山。從上往下看,道道米糧川。地邊是銀行,地裡是糧倉。銀行保糧倉,糧倉促銀行。”

為了栽桑養蠶有實效,他親自向老蠶農專家成興安拜師學藝,請教如何修剪桑樹。他深知“一人會不算會,大家會才是真的會”的道理,辦了專項培訓班,請老蠶農專家成興安來公開授課,結課時他這樣表達感謝之意:“孫文龍,生得犟,咬住蠶桑死不放。先在文敏栽過桑,又到寺頭來推廣。願拜老師當學生,學好本領富一方。老師本是土專家,專業技術是修桑。一業帶動百業興,寺頭未來難估量。全鄉人民齊努力,力創華北第一鄉。”

人生在世,誰能十全十美、毫厘不差呢?區别就在于敢不敢承認并糾正。在這方面,他又起了表率作用。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他當縣長、縣委書記時曾倡儀“在棉花地裡不準間作其他作物”,以确保棉花産量。在町店公社視察工作時發現棉田地塄邊間種南瓜之後,順手拔掉了不少南瓜秧。随行的公社書記和下屬們心有不滿,但又不能當面反駁,便想到“幹面配鹽不配菜”的辦法來暗示他不該拔掉瓜秧之舉,并七嘴八舌說出地塄邊間作瓜不僅不礙棉花生長而且還能保障家戶有菜吃的好處。他悶聲想了想,當下這樣說:“大家批評得非常對,幹面就不應給我配菜。領導不能光說嘴,脫離實際太不該。孫文龍,我不對,拔了瓜秧真後悔。百姓吃飯離不開菜,都是脫離實踐作的怪。我接受批評立馬改,從今往後呀,我保證把人民群衆放首位。”

在家鄉陽城一幹20年,這樣的事情樁樁件件說不完。處處有“文”心,件件精雕“龍”,點點滴滴凝結成了孫文龍精神。家鄉陽城有這樣的好幹部,不是家鄉陽城父老的福祉嗎?

這正是幹群面前出了個孫文龍,口才不亞于李有才。即興來段順口溜,又提勁來又暖心。幹群眉開眼笑聽,空氣也悄悄着意聽。誰叫人家會說嘞?心服口服沒脾氣。“文”心裡面再雕“龍”,豎起旗幟萬丈紅。還有什麼不服氣?咱就聽人家話裡話,擦亮紅心鼓足勁。一個字,“幹”,就是了!

四、孤山腳下住了個“孫文龍”

孤山腳下住了個“孫文龍”,孤山自此不再孤。

1982年3月16日,時年51歲的孫文龍書記在工作地屯留因病辭世。他被迎回老家,安葬在孤山腳下。自此,孤山不孤,松柏長青。

堪大用之人,就這樣英年早逝,留給當地人民、武鄉人民、家鄉陽城人民多少哀痛與惋惜,那又怎麼估算得來,又怎麼估算得清。

在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中有“仆聞之:修身者,智之符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表也;恥辱者,勇之決也;立名者,行之極也。士有此五者,然後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也”,為君子之五操守,即修身之智、愛施之仁、取予之義、恥辱之勇、立名之行。孫文龍書記用實際行動證明且将其放大了,他不是君子又是什麼?

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中又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孫文龍書記在明知自己身患重病時毅然接受組織上的委派,于1977年離開工作了長達20年的家鄉陽城到人地兩生的革命老區武鄉工作,在那裡一幹就是三年,這是他“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一心為民,勇挑重擔,無私奉獻、義薄雲天”的高潔人性與高尚黨性之寫照。在“輕于鴻毛”般死去與“重于泰山”般死去之間,他選擇了後者,因為他不想碌碌無為,不想讓有限的生命失去意義。他在與病魔做抗争,在與死神搶時間。

在他離開家鄉陽城赴武鄉工作之前的那段時間内,比他能幹的不是沒有,但能幹的都這借口那原因怕去武鄉。那段時間内,比他強健的不在少數,可強健的都這客觀原因、那特殊困難地怕去武鄉。他卻說:“我是中國共産黨黨員,不是任何一家的共産黨員。共産黨員四海為家,在哪兒工作都是為人民。相信我孫文龍,做人決不負黨心良心,工作決不負組織重托,對上決不負蒼天日月,對下決不負黎民百姓,對己決不負共産黨員這頂戴在頭上的光輝帽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窮,我不怕;難,我不怕;苦,我不怕;死,我也不怕。‘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就是把我這把骨頭撒到武鄉又有何妨!”有覺悟如此,有文采如此,有志向如此,有勇氣如此,他不是楷模又是什麼?是人都具公心,也都有私心,但當公心與私心相取舍時,能像他這樣把公心置于私心之上的又有多少呢?

他打孤山腳下的孤堆底村走出來,兜兜轉轉又長眠于孤山腳下。自此,他和孤山永相伴,朝朝暮暮永不分。可他的精神,卻漸次遠出了孤山、濩澤、三晉,及至五星紅旗飄揚之處。

後記

蘆葦河水漲複落,濩澤春潮陌上桑。

連着三年來,每到這個日子,總想寫點什麼來紀念孫文龍書記。尤其是今年從三月初就開始走心了。先是找文章來讀,再就是着手寫。文章的标題前前後後改了八次,從最初的“‘文’心雕‘龍’,别樣解讀”到“‘文’心雕‘龍’談孫文龍精神”,再到“‘文’心雕‘龍’,時代強音”,都覺不太入心,及至快收尾時猛然想到了“‘文’心雕‘龍’憶孫公”這個充滿情感的标題,并最終确定下來。說實話,完成此文,雖費時耗力,但一字一句都是反複推敲的結果,這也是我之“文”心雕“龍”的成品,頗惜之,珍之。

說到底,孫文龍書記的事迹和精神,于我而言,如同經曆過秋斂冬藏的花草樹木一般,值大地回春時,便漸次萌發、豐滿、嬌豔、高大、茂盛。其人,其言,其行,其思,其憂,其情,其義,每入心一次,便催人萌生思憶之情。期盼下一年的驚蟄時節,人面桃花相映紅,棣棠更有兄弟親。薔薇含笑枝頭俏,又是思憶書記時。

《文心雕龍·知音》裡有言:“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雖然孫文龍書記已經逝世42年了,但他的事迹和精神卻是太行山上永遠高高飄揚的旗幟。他的略顯短暫的一生,其深度和廣度遠遠超過了其長度。借用臧克家的話來說,就是這樣的:“……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有的人,他活着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給人民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他活着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衆把他舉得很高,很高。”

其他相關
廣東人為什麼不怕份子錢?

廣東人為什麼不怕份子錢?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0-18 閱讀: 7
國慶假期的甜蜜負擔:份子錢的變遷與現狀份子錢的由來與發展份子錢,作為中國傳統習俗之一,在明代中葉開始流行。它源自農耕社會,在那個生産力落後的年代,面對重大生活事件如婚喪嫁娶,個人或家庭難以獨自承擔相關費用。此時,親朋好友伸出援手,每人貢獻一部分資金,形成了早期的“衆籌”模式。此外,中國鄉土社會的特點使得這種互助行為成為維系社區和諧的重要紐帶。...
王志根會見中煤綠能科技公司總經理蘭鳳春一行

王志根會見中煤綠能科技公司總經理蘭鳳春一行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0-18 閱讀: 2
來源:中煤新集在線 10月16日,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煤安徽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志根在安徽分公司會見中煤綠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蘭鳳春一行,雙方就新能源項目合作進行深入交談。公司領導徐進、王緒民參加。...
現任中央候補委員,行政級别最低是什麼級别?

現任中央候補委員,行政級别最低是什麼級别?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0-16 閱讀: 7
現任中央候補委員總共有171人。這些候補委員都是什麼級别的幹部?最高是什麼級别,最低又是什麼級别? 一、首先來了解中央候補委員的基本概念 中央候補委員和中央委員都是由黨代會選舉産生的黨内幹部,任期每五年一屆。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都可以列席中央全會,但前者可以參加重大事項決策,有發言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後者隻能列席會議,沒有發言權,也不能參與選舉或被選舉。...
重慶市巴南區女企業家商會莅臨巴南軟件園參觀交流

重慶市巴南區女企業家商會莅臨巴南軟件園參觀交流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0-15 閱讀: 5
踐行“滿天星”,跑出加速度,推動重慶市巴南區數字經濟産業發展,探尋合作發展機遇。10月10日,重慶市巴南區女企業家商會秘書長鄢小群、監事長殷香一行莅臨巴南軟件園·星洲座參觀交流。 ...
原昆明陸軍學院院長、原14軍軍長劉子波逝世

原昆明陸軍學院院長、原14軍軍長劉子波逝世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0-15 閱讀: 4
澎湃新聞記者從劉子波同志親友處獲悉,原昆明陸軍學院院長、原14軍軍長劉子波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10月7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8歲。 劉子波曾參與對越邊境自衛還擊戰。據“文山發布”微信公衆号2023年1月報道,在新春佳節即将來臨之際,2023年1月15日,文山州委書記陳明在昆明拜訪了曾經在文山戰鬥和工作過的部隊老首長,代表州委、州政府和全州各族幹部群衆向老首長們緻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報道提到,上個世紀80年代,部隊官兵在文山這塊英雄的土地上浴血奮戰,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民族尊嚴和國家領土完整,創造了“國家至上、人民至上、奉獻至上”的“老山精神”,書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血染的風采”。恢複重建時期,廣大官兵、駐文部隊又積極支持幫助文山改革發展建設。他們的英雄事迹深深銘記在文山人民的心中,激勵着一代又一代邊疆人民紮根邊疆、心向中央,擁護核心、心向北京。...
安徽鳳台:全力打造不動産登記便民利企标準化窗口

安徽鳳台:全力打造不動産登記便民利企标準化窗口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0-14 閱讀: 7
為持續提升不動産登記便民利企水平,助力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不斷提升登記服務質量和水平,鳳台縣不動産登記和交易中心對标《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不動産登記便民利民窗口建設的通知》《不動産登記窗口建設标準》,進一步優化登記服務大廳,科學設置辦事窗口,全力打造辦事更方便、服務更貼心的不動産登記服務大廳,為企業和群衆提供“一站式”服務,打通便民利企“最後一公裡”。 鳳台縣組建了不動産登記黨員先鋒隊,設立了黨員先鋒崗服務窗口,主動公示公開,将窗口前移,服務下沉,推動不動産登記服務向鄉鎮、社區基層延伸。同時,圍繞不動産登記示範窗口建設工作要求,合理設置集成綜合窗口、企業服務專窗、繼承查驗窗口、綠色通道等服務專窗,配備相應的不動産業務材料清單、辦事指南等一系列便民材料,讓企業和群衆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不動産登記的優質高效服務。...
我來說兩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