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贛鄱黃金水道千年輝煌 王勃來南昌不是為吃飯
■記者袁輝翔、王燕/文
中國江西網訊 你知道嗎?古時贛江是承擔全國漕糧運輸的大動脈,“三日不見贛糧船,市上就要鬧糧荒”;你了解嗎?以鄱陽湖為中心星羅棋布的航運網,造就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讓景德鎮瓷器名揚海外;你清楚嗎?得天獨厚的水運優勢,成就了古代實力強大的商幫——“江右商幫”,甚至鄭和七下西洋的部分海船,5次是由江西來承造……《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的印發,引發了江西人對水運的關注,為何江西水路被稱為贛鄱千年黃金水道?它給江西的經濟文化發展帶來過什麼?本報帶你夢回千年前,還原黃金水道曾經的輝煌。
“江南糧倉”天下聞名
“江西先民很早就利用天然江湖從事水運活動。”省港航管理局編史辦、《江西内河航運史》編寫人員張兆平說,春秋戰國時期,江西河流廣泛開發利用,沿江水運條件好的地區成為物資集散地,新幹縣界埠戰國糧倉遺址長61.5米、寬11米,距贛江1.5公裡,可推知水運規模不小。三國時,浔陽(九江)、豫章(南昌)成為東吳的重要商埠,江西的水運路線遠達長江各港口,贛江與湘江、漢水及三吳運河同為長江流域漕糧的主要運輸通道。到兩晉南北朝時,中原人口大量南遷,經濟中心南移,江西所産木材和稻米均取道贛江轉長江東下建康(南京)、廣陵(揚州)長江下遊廣大地區。
江西師範大學曆史系教授、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許懷林也指出,富饒的物産運輸促進了江西航運的發展。宋代至明清,運送的貢米、朝糧幾乎都是江西産。因承擔大量漕糧運輸,京城以外的大官倉有三分之二設在江西境内,南宋時期,江西提供的朝糧達到了三分之一,由此江西赢得了“江南糧倉”的美譽。
“江右商幫”依水而興
隋唐之際,在中國南北交通方面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隋開鑿南北大運河,二是唐開鑿大庾嶺路,這兩件事為江西航路的開拓奠定了基礎,也成為江右商幫稱雄中華工商業數百年的前提條件。
據史料記載,江右商幫最早興于北宋時期,是中國古代商幫中最早成形的商幫。今天來看江右商幫的發展軌迹,可以明顯看到商幫的興衰與水運緊密相連。
“南北大運河和大庾嶺路的開通,形成北起京都南達廣州的南北交通大動脈,江右商幫由此踏上海上絲綢之路。”張兆平說。
到明清時期,江西水運進入鼎盛時期,全國3000公裡黃金水道,1/3以上在江西。水運的繁榮造就了江右商幫的輝煌,由于地産豐富,盛産糧食、茶葉、陶瓷、紙張、布匹、木材等,江西繳納稅糧在明孝宗弘治年代直至明神宗萬曆年代居全國第一。
江西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一個包袱一把傘,跑到湖南當老闆。”沈從文曾生動地描繪過江右商幫,在雲南普洱的茶馬古道上,至今仍矗立着十幾座商幫會館,靜默地訴說着當年江右商幫的輝煌。
江右商幫的興起,進一步助景瓷遠銷海内外。據史料記載,從8世紀末開始,中國陶瓷就開始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向外輸出,但由于景德鎮距“陸上絲綢之路”距離較遠,且瓷器易碎,所以“陸上絲綢之路”運輸景瓷的數量并不是很多。到了宋元時期,瓷器貿易通道轉為以海上運輸為主,瓷器占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商品一半以上,海上絲綢之路也因此稱為海上陶瓷之路。
“江西地處内陸,當時江右商幫主要通過鄱陽湖、贛江、撫河等水系的六條線路将景德鎮瓷器運到沿海港口,再走廣東、福建、浙江出海。”省港航管理局編史辦工作人員說,這些承載着景瓷和海上絲綢之路輝煌的水路,堪稱一條條千年黃金水道。在去年省商務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許多專家學者經過調研分析和查閱史料确認,景德鎮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
5次為鄭和下西洋造海船
據《江西内河航運史》記載,北宋天禧末年,全國造漕船2916艘,江西虔、吉二州即占1130艘,居全國第一。當時,中外商人所乘用的海船很多都是“宋朝制造”,宋代擁有全球最龐大的帆船艦隊和商船隊,頻繁遠航至日本、朝鮮、印度、東南亞及西亞、東非等地區。造船業的發達也大大地促進了江西的水上運輸業及經濟的快速發展。
到了明代,江西的造船業更加發達,能夠建造技術要求很高、載重量很大的海船,這時發生了一件航運史上的大事——鄭和下西洋。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一次多達240多艘船隻。其中主要船型叫寶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挂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起航,一艘船可容納千人。
“我們在編史中發現,鄭和下西洋的船隻,有一部分為江西承造。”省港航管理局編史辦工作人員說,在明永樂元年至十一年(1403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就曾5次命江西建造海船助鄭和出海。
千年黃金水道期待再起航
近代以來,交通格局發生巨變。随着京漢、粵漢、津浦等鐵路的修通,特别是“五口通商”的發生,水運變陸運、河運變海運,南北交通改走兩湖、冀豫及蘇皖山東,江西的水運優勢沉到谷底,黃金水道黯然失色。
至此,江西不僅落後于沿海,也落後于中原和南北交通線上的湖廣、蘇皖等地。因為當時海外的新思潮、新事物,總是通過沿海抵達中國、通過海陸傳播抵達中原、再由中原反饋至江西,這使得江西在思想方面落後而邊緣化,依水而興的江右商幫也漸漸失去了曾經的商業領地,錯失發展良機。
“當江右商幫把生意做到全國各地乃至東南亞時,以‘萬壽宮’命名的各地江西會館應運而生,萬壽宮成為江右商幫的标志和廣告。”江西師範大學曆史系教授許懷林說,往事已矣,如今随着《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印發,沉寂已久的贛鄱千年黃金水道迎來發展新契機,相信借水道複興之勢,可拂去掩蓋江右商幫的曆史塵埃,重振贛商雄風。
■趣事
王勃來南昌不是為吃飯
采訪中,記者發現有一段趣事也和古時發達的水運有關。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重陽節,大唐奇才王勃因赴交趾(位于今越南)省親探父路過南昌,适逢閻都督為滕王閣重修竣工舉行盛宴而被邀入席。王勃席間所作《滕王閣序》成為千古名篇,“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成為千古絕唱,南昌也平添文采風流。
“值得一提的是王勃并非為赴宴到南昌,而是取道贛江。”省港航管理局編史辦工作人員查閱史料發現,王勃于675年春天從河南龍門自水路經洛陽、揚州、江甯、馬當,九月初到南昌。滕王閣盛宴後,繼續溯贛江南行,于十一月初七到達嶺南,第二年秋由廣州渡海赴交趾。這說明這一條大運河加贛江的水運大通道已非常通暢,全國文人騷客借此經常聚集贛地。
更值得一提的是,自隋唐開科取士,江西的舉子有賴水運通達,北上進京赴考,宋、明、清江西是出狀元、進士最多的省份之一,唐宋八大家江西就有三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還有楊萬裡、文天祥、晏殊和晏幾道父子、黃庭堅、解缙、湯顯祖、蔣士铨、陳寅恪一大批文化精英,可謂贛水滔滔連波,人文代代有續,從而形成獨特的江右文化。江西的經濟、文化由唐宋而明,直到清代中晚期之交的19世紀初,發展到一個高峰,不能說與贛鄱黃金水道的便捷無關。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