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居》——同宮、承之野新考
哈爾濱 李少波
清華簡《楚居》,記載了楚國先公居地及都城的變遷,《楚居》是研究楚國曆史地理的重要出土文獻。《楚居》載:“至穆王自睽郢徙襲為郢,至莊王徙襲藍郢,藍郢徙居同宮之北。若敖起禍,焉徙居承之野,承之野【徙居鄢=徙】襲為郢,至龔王、康王、嗣子王皆居為郢。”即楚莊王所居遷之地(郢)為:為郢、藍郢、同宮之北、承之野、鄢郢,最後又回為郢。
《楚居》中的“同宮之北”、“承之野”,是楚莊王的重要都城及居地,它标示了春秋時期楚國都城的遷徙及稱霸的過程。
《楚居》中的“同宮”(湖北荊州市八嶺鎮北)為楚莊王所建,是楚國最早的君王娛樂行宮,其中就包含聞名于春秋的楚莊王台(釣台),楚莊王曾邀請各國使臣在釣台相聚。《楚居》中的“同宮之北”就是其北面的楚莊王所居的王城(湖北省當陽縣季家湖西岸)。《楚居》中的“承之野”,實為“烝野”,就是今河南南陽市新野縣沙堰鎮一帶,後南移建縣稱新野(今河南南陽市新野縣)。楚莊王由“烝野”北上征伐陸渾之戎(河南嵩山縣東北田湖鎮陸渾水庫一帶),至于洛水,并向周王朝示威。楚莊王回師時,叛臣子越椒在“烝野”駐軍攔截楚莊王,後被楚莊王所滅。這些城池都是楚莊王所居之“郢”。
一、《楚居》——“同宮”
1、“同宮”之名的由來
“同宮”,是楚莊王所築建。公元前613年秋,楚穆王卒,楚莊王即位。後楚莊王由為郢(湖北宜城市鄭集鎮)遷居至藍郢(湖北省鐘祥市磷礦鎮),三年不理朝政,田獵飲酒,沉迷女色。并大興土木,在銅嶺之南,築建供其享受、占地巨大、耗資巨多、奢适豪華的娛樂的大型行宮,因其行宮築建在銅嶺之地,稱其為“同宮”。
2、“同宮”之規模
楚莊王所築建的“同宮”,規模巨大。“同宮”有園林、竹海、流泉、湖泊、山峰、奇松等自然景觀,又有娛樂宮殿、豪華寝宮、狩獵場、釣魚台、觀景台、大暑台( 清暑台)等人工建築。其中“遠者來朝,近者入賓”的楚莊王迎賓觀景台更為壯觀聞名,“高三丈四尺,南北六丈,東西九丈”。即現高6米,東西長30米,南北寬20米。又稱其為楚莊王“釣台”。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江上吟》:“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詩句以示,榭:台上建有房屋叫榭。台榭,泛指樓台亭閣。楚莊王有釣台,楚靈王有章華台,均以豪奢著名。郦道元的《水經注·沔水》中載:“楚莊王的釣台,高三丈四尺,南北六丈,東西九丈”。
公元前597年,晉楚之戰,楚獲大勝,威震九州,楚莊王為安撫列國君主,邀請列國君臣來高台聚會,衆諸侯推莊王為盟主。此後“遠者來朝,近者入賓”,楚莊王威望日重,楚國國勢日強。後人因而謂此台為釣諸侯台,故又名“釣台”。
3、“同宮”之位置
“同宮”在“龍山”之南。“龍山”即今湖北荊州市荊州區的八嶺山鎮西北的八嶺山,因山南有楚莊王“同宮”,古稱其山為龍山。
八嶺山是八個交錯的山嶺所組成,風景優美,林木蔥郁,“縱嶺八道,蜿蜒若遊龍”,因此被古人視為風水寶地。山中古墓密集,現已探明,大型封土堆古墓葬就有498座,無封土堆古墓不計其數,其中以楚墓居多。據傳史書記載:楚莊王葬于古龍山。
八嶺山之南麗是一個大丘嶺,稱“銅嶺崗”,周圍為湖水濕地,楚莊王的“同宮”就築建在“銅嶺崗”之上,故稱“同宮”。今在“銅嶺崗”之西側尚有銅嶺村,其南有童橋村(銅橋村)、童家院(銅家院),皆是因近“銅嶺崗”、“同宮”,而得名。八嶺山古也為“同宮”之畿地,古時就有十景:八嶺松濤、龍山秋眺、馬跑泉、仙女廟、落帽台、換帽冢、系馬冢、安民冢、銅嶺崗、平頭冢。
《水經注·沔水》載:“龍陂,陂,古天井水也,廣圓二百馀步,在靈溪東,江堤内。水至淵深,有龍見于其中,故曰龍陂。陂北有楚莊王釣台,高三丈四尺,南北六丈,東西九丈。陂水又迳郢城南,東北流謂之楊水。”古楊水即今長湖,原為楊水,後為長湖所蓋。
《大明一統志》載:釣台,相傳楚莊王釣台也。“有龍陂, 陂北有楚莊王釣台, 高三丈四尺, 南北六丈, 東西九丈。”
二、《楚居》——“同宮之北”
“同宮”位于今八嶺山鎮八嶺山之南麗的“銅嶺崗”上,其西北不到15公裡,就是“季家湖楚城遺址”。即《楚居》中所載的楚莊王遷居的“同宮之北”,“季家湖楚城遺址”是楚國的大都城,是春秋霸主楚莊王所居的“郢城”。
季家湖楚城位于湖北省當陽縣草埠湖鎮南季家湖西岸。1973年發現,城址規模大,南北長1600米,東西寬1400米,牆寬10多米,高6米。城垣外有濠溝,濠溝距城牆10-34米,大概是修城時取土挖成。城内北部發現有多處夯土台基。還發現紅燒土平面和地下排水管道及筒瓦、闆瓦鋪墊的房屋散水。城内還發現制陶作坊和窯等遺址。
城内出土文物主要為春秋戰國時期遺物,也有少量西周時期和新石器時代遺物。文化遺物有陶器和青銅器,城東門附近的一處冶煉遺址出土過成束的銅箭镞和一些戈、矛、劍等兵器。在城中心有一處糧食窖藏遺址。西城牆附近還出土過大型銅鼎足。尤其是一号房屋台基還出有春秋時期的銅構件和“秦王卑命”銘文銅甬鐘等重要文物。
城址周圍分布有許多大墓,有的封土直徑在100米以上,城北不遠的趙家湖楚墓群,已發掘近300座楚墓,時代約自兩周之際至戰國中晚期。其中多為春秋楚墓,墓地中出土有“楚子鼎”、“王孫飚作蔡姬簠”等重要銘文銅器。
季家湖楚城北的熊家冢楚墓,挖掘出有楚王車馬陣。圍繞主冢、附冢周圍,殉葬墓就有130餘個。殉葬墓每排4列,16排之前墓葬挖掘出的文物主要是玉器、水晶、瑪瑙、陶埙之類,說明埋葬的是妾侍、歌姬、舞女等,6排之後挖掘出的文物主要是銅匕首、帶鈎、削刀等兵器,說明埋葬的是侍衛之類。目前出土了3000多件套玉器,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材質優異,工藝高超。
一号車馬陣,長130多米,是目前春秋、戰國考古中發現的最大車馬坑。此外,還有呈“一”字形排列的39個小型車馬坑。埋葬43乘車,有164匹馬,車輛可分為禮儀車、戰車、辎重車、配件備用車四種,保存狀況完好。逸禮《王度記》記載:“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說明乘車制度有嚴格的等級劃分。熊家冢墓地一号車馬陣發掘出的“天子駕六”級别的馬車有3乘,說明當時禮崩樂壞,墓主“違規配車”。
《墨子·節葬下》記載,“天子殺殉,重則數百,寡則數十”。由此可見,熊家冢墓地殉葬的人數達到“天子”的級别。
可見楚莊王居“同宮之北”的楚王城(季家湖楚楚)時期,王城規模之高,楚國勢力之大,根本沒把周王室所制的“周禮”放在眼裡,楚莊王不愧為有春秋霸主之名譽。
三、《楚居》——“承之野”
1、“承之野”的由來
《楚居》中“承之野”,實為“烝野”。即《左傳·宣公四年》所載的:“遂處烝野,将攻王。”之烝野之地。
古烝野,即今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北白河故道邊沙堰鎮一帶。西漢初,因建渠灌田,向西南白河東畔30裡遷徙至今新野縣地址而稱新野。又曆史文獻記載新野之名由來為:新野早在春秋時已為封邑, 稱“烝野”。随着農業生産的發展,水利的興修,烝野一帶的土地得到灌溉, 皆成良田,從而人口增加,氣象更新,西漢初新建為縣時,遂稱新野。而沙堰鎮一帶正是西漢召信臣任南陽郡太守期間,主持興建了數十處水利工程之處,其水利工程又稱“召父渠”。
烝野(新野),曆史悠久,文化燦爛,古稱貴地。她北依宛洛、南接荊襄,西臨秦隴,東通甯滬,沃野百裡,八水競流,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有“南北孔道,中州屏障之稱”,南襄盆地中心,号稱“百裡平川”,故為“烝之野”,又稱“承之野”。春秋時期,烝野(新野)是楚國通往周室(洛陽市)、晉、鄭、衛、宋、陳、許、齊等中原各列國之必經之路,是重要的軍事要地。
“承之野”為新野之“名”,相傳來源于《國風·豳風·東山》詩中的:“蜎蜎者蠋,烝在桑野”。古時人誤将詩中的“烝”看做“承”。取“烝在桑野”首尾之合稱為“承野”,故流傳為“承野”,後被人們認之。古“烝”與“承”字相近,也可能兩字通用。
“烝野”遷徙後稱“新野”,來源于“薪”字。古“烝”與“蒸”通用。《說文》蒸為析麻中幹也,即今俗謂之麻骨棓,古燭用之,故凡用麻幹葭葦竹木為燭皆曰蒸。《周禮·委人》載:薪蒸材木。注:“粗者曰薪,細者曰蒸。”即“薪”要比“烝”大(粗)。故“烝野”遷徙之地(新野)要如“薪”,後演化稱為“新野”。
烝,《爾雅·釋诂下》:“烝,衆也。”這裡用為衆多之意。如《詩·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烝民:即庶民、民衆、百姓。是春秋戰國時代及之前曆代對“百姓”的稱謂。
烝,《詩·大雅·文王有聲》中:“文王烝哉、武王烝哉”,為美好之意。又陸德明《經典釋文》引韓詩雲:“烝,美也。
烝,《國風·豳風·東山》詩中:“烝在桑野”為“久”之意。
這也充分形容“新野”比原“烝野”之地廣闊而美好長久。
2、烝野之地楚國史迹
楚莊王九年(公元前605年),楚莊王以若敖氏為相。在楚莊王北征晉國時,楚國若敖氏家族就發生火并。當時鬥般為令尹,子越椒為司馬,蒍賈為工正。子越椒與蒍賈都對鬥般不滿而勾結在一起。蒍賈誣陷鬥般,子越椒為奪得令尹之位,與蒍賈同謀。蒍賈殺死鬥般後,子越椒又與蒍賈不睦。子越椒(鬥椒,芈姓,字子越,楚國的令尹)攻打蒍氏,将蒍賈囚禁殺害,驅除蒍族,并駐兵于烝野,等待着楚莊王回歸。楚莊王大軍凱旋,聽聞子越椒發動軍變,一陣寒顫,派人去打探,得知若敖氏叛軍勢大。楚莊王以楚國三王(文王、成王、穆王)之子為人質作為與子越椒和談的條件,以此作為緩兵之計。子越椒已是背水一戰,對楚莊王的條件斷然拒絕。楚莊王隻能一戰,楚莊王帶兵與子越椒的若敖氏家族親兵與臯浒決戰。子越椒自小在軍營中長大,英勇善戰,帶領叛軍猛攻楚王軍,子越椒向楚莊王連射幾箭都差之毫厘,叛軍威勢大振,楚王軍士卒看到子越椒如此骁勇,開始膽怯。危急時刻,楚莊王擊鼓,下令反攻,養由基(嬴姓,養氏,字叔,名由基,春秋時期楚國将領,是中國古代“百步穿楊”著名的神射手)拉弓搭箭,射死子越椒,若敖氏叛軍失去領袖後,瞬間樹倒猢狲散,軍陣大亂。楚莊王趁勢反撲,叛軍兵敗如山倒。楚莊王乘勝追擊,掩殺若敖氏。楚莊王一舉擊滅若敖氏全族。
《左傳·宣公四年》所載的:“蒍賈為工正,谮子揚而殺之,子越為令尹,己為司馬。子越又惡之,乃以若敖氏之族圄伯嬴于□□陽而殺之,遂處烝野,将攻王。王以三王之子為質焉,弗受,師于漳澨。秋七月戊戌,楚子與若敖氏戰于臯浒。伯棼射王,汰輈,及鼓跗,着于丁甯。又射汰輈,以貫笠毂。師懼,退。王使巡師曰:「吾先君文王克息,獲三矢焉。伯棼竊其二,盡于是矣。」鼓而進之,遂滅若敖氏。”
楚莊王在臯浒(襄陽市西)之地将子越椒叛軍全部剿滅,平息了若敖氏之亂。故楚莊王北上征戰途中及平息若敖氏之亂後期,曾居“承之野”(今河南南陽市新野縣北沙堰鎮一帶)。
《楚居》之“同宮之北”(季家湖楚城)、“承之野”(新野軍事要地)為楚莊王時期的主要活動、居住之地,也是楚國最昌盛時期的最繁華之地,史書記載和現代考古發現都得到了充分證明。但《楚居》都沒将其列為楚國之“郢”。甚至就連現代已明确共認的楚都郢城(湖北荊州市北紀南城),在《楚居》中稱之為“秦溪之上”,也未列入“郢”之中,這也是《楚居》之謎,有待于我們更深入的從考古中發現、研究,以解其謎。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