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山公墓,都安葬了哪些人?誰受祭拜最多?81号墓安葬着誰?
八寶山革命公墓,埋葬了多位曾經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這裡每一塊墓碑背後都有着動人的事迹。在這其中81号墓和一處無名墓碑備受關注,這兩處墓地到底埋葬了什麼人?
八寶山公墓最初誕生于1946年,當時國民政府計劃修建一座忠烈祠,來紀念那些在抗戰中犧牲的烈士們,後來就将地址定在了八寶山地區。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八寶山公墓是否要繼續保存下去成了一個問題,最終經過商議,組織決定不僅要把公墓保存下去,而且還要重新設計,以表新中國對革命烈士們的尊重與肯定。此後,八寶山公墓便成了我國的“第一号公墓”。
埋葬在這裡的有為革命犧牲的烈士,也有為我國抗戰事業做出過貢獻的國際友人。而備受關注的81号墓地,埋葬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開國元勳賀龍。他是我國革命史上的偉大人物,新舊民主主義革命以及社會主義革命時期,他都做出了重要貢獻。1927年賀龍便加入我黨,後來還和周總理一起發起了南昌起義。他的前半生幾乎都在帶兵打仗,西藏的和平解放、晉北戰役和綏遠戰役的勝利都和他有着密切關系,毛主席對他也有着極高的評價。1955年,這位共和國的功臣正式被授予元帥軍銜。
然而1969年時賀龍元帥重病纏身,最終在北京去世。當時他的家人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就決定簡辦葬禮。
但賀元帥可是共和國的重要功臣,他的遺骨豈能草草掩埋?按道理來說,他應該和其他烈士一樣進入八寶山公墓,以受後人的祭拜和緬懷。
當時也有人想到了這個問題,并于1975年提出重新安葬賀元帥遺骨的想法。此消息傳出後,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很多人都一緻認為,賀龍元帥為革命事業奮鬥了半個多世紀,為黨和國家立下了不少戰功,将他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與此同時,也有另一種聲音認為,既然已經入土了,那就讓元帥好好安息,這個時候再去移葬是對逝者的一種不尊重。
兩種不同的聲音,讓這件事陷入了争議,一時間大家也不知道該怎麼拿定主意。關鍵時刻,還得周總理出馬。其實那個時候周總理的身體狀況也不甚良好,所以很多事情都交給了其他同志來處理。但當總理得知此事關系到了賀龍,他毫不猶豫地從病床上坐了起來。
一番深思熟慮後,周總理還是決定将賀龍同志移葬到八寶山,時間定在了賀龍去世六周年紀念日那天,也就是1975年的6月9日。移葬儀式舉行當天,周總理已經住院許久,他的身體狀況甚至已經不允許他獨自下地行走,但即便如此,他還是不想缺席。後來在旁邊的攙扶下,周總理來到了儀式現場。對這位逝去多年的戰友,周總理感到十分痛心,他眼含淚花走到了賀元帥的遺像跟前,深深地鞠了三個躬。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高級領導人也都來到了現場。
按照原本的安排,賀龍元帥的墓地被安排到了羅榮桓元帥的旁邊,編号為81号,墓地的清理和修繕工作由由公墓的管理人員來負責。
之後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群衆來到八寶山公墓,在81号墓地前進行祭拜,以表達自己内心對這位開國元勳的無限崇敬與緬懷。
那八寶山公墓中的無名墓地,又埋葬着什麼人?
這處無名墓地之下埋葬的不是我們熟悉的将軍或高級領導人,而是一位名叫閻又文的同志。
對于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過,甚至還會有不少人好奇為什麼他能葬在八寶山公墓?
閻又文雖然隻是一位地下黨同志,但他為我國革命事業做出的貢獻一點都不少,而且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人才。閻又文畢業于山西大學,因為看中了他的政治頭腦和才能,所以一畢業就被國民政府給挖走了,後來在傅作義的身邊工作。
表面上,他是國民政府的一員,但其實真實身份是我黨優秀的地下工作者。國民政府為他提供的這份工作,剛好讓他有機會接觸大量機密文件,就連傅作義的一些想法計劃他都一清二楚。閻又文冒險提供的情報,為我黨的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他還成功促成了北平的解放。
但這位地下英雄為我黨做出的貢獻,卻很少有人知道,哪怕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他的功績也沒有被公開,就連他的家人都很少知道他身上發生了哪些故事。直到1993年閻又文家人接到組織的來信,才知道他過去這些年的身份。不過,此時閻又文已經去世了31年之久。
這塊無名墓地背後的秘密應該被更多人知曉,閻又文的故事值得我們銘記。當然,除了他之外,還有無數為革命犧牲的地下工作者都應該被贊頌。從這個角度而言,無名墓地是屬于他們每一個人的。
在八寶山公墓中,還有一處鮮花簇擁之墓,很多前來祭拜的人都會被吸引,這裡埋葬的人又是誰呢?
此處墓地的主人,正是我國著名建築師,同時也是革命公墓的設計者林徽因女士。1955年,林徽因身患重病,經過漫長的治療後,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生前也為黨和國家做出了不少貢獻,所以組織同意将她的骨灰葬在八寶山公墓。
而此處墓碑的設計,正是出自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之手。他按照妻子的喜好,在墓碑上設計了很多花紋,還在墓前種了很多鮮花,從而造就了鮮花簇擁的的林徽因之墓,這樣的設計也很符合林女士的風格。
1962年,梁思成也離開了人世,他的骨灰也被埋在了八寶山。這對神仙眷侶,在另外一個世界也算是得到了團聚。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