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真正徹悟這兩條天規,好運增長,百福自臻!
太上所傳《道德經》闡述了天道規律和世間法則,當你感到困惑迷茫,甚至手足無措的時候,如果能靜下心來認真地讀一讀,真正領悟其中蘊藏的深意玄機,并身體力行之,往往境界突飛猛進,人生别開生面。
一、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語出《道德經》第七章
正是因為不存私心,反而可以成就自己。
人呐,有的時候真是太自私了,總想把所有的好東西都據為己有,好像自己什麼都應該擁有,而别人就不應該得到,别人如果擁有了就會莫名的難受;
自己渴望得到卻失之交臂的,如果被别人擁有了,就會非常的嫉妒,這是人性中醜陋的一面,也是非常真實的一面。
歸根結底,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和他人區分開,自己和世界對立起來,總是處處為自己謀求利益,如果别人的目标和自己的目标發生沖突,就會抵觸對抗,甚至诋毀攻擊,這樣的想法會把一個人害死的,使其降低到一個很低的維度,很低的頻率,限制住他的格局,永遠都不會有什麼突破,人生境界也就那樣了。
人真正要實現突破,就必須讓自己上升到一個高的維度,在小範圍小圈子裡面,再怎麼折騰,所達到的高度都是很有限的。
要想上升到更高的層次更高的平台,就隻有把自我放下,放下心底念念不忘的那個我,放下私心。才能客觀公正地做人做事,站在客觀立場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那麼你的收獲必将無法比拟。
隻要你想明白了這一點,你的思路一下就打開了,這個思維很重要,總想着時時刻刻維護自己,總想讓自己得到占有,而别人就不能和自己搶,怕自己付出,怕别人得到,有這種想法的人,永遠都不會有什麼發展的。
太上道祖說,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無私之人,才能擁有更高的緯度,隻有把私心放下,不再一門心思的隻是為自己謀求,開始為别人着想,願意為别人提供便利和幫助,為别人提供的越多,你得到的就越會越多。
二、死而不亡者壽。——語出《道德經》三十三章
不會因為生命的終結而消散,才是真正的長壽。有人說,這是說一個人雖然生命終結了,但是思想可以永存,就叫做死而不亡。這個解釋并不全對。該怎麼理解呢?一些所謂的思想或者精神,都是執念而已、妄想而已,思想可以永恒嗎?
人的思想,再怎麼光輝,也是有局限性的,對錯咱不先說,人的思想僅僅存在于人類,再優美的曲子,對牛彈琴也是白費功夫,而宇宙萬物,大千世界,有數不盡的未知的維度以及不能認知的存在,而低緯度的生命,根本無法理解高緯度的世界,如同螞蟻不能理解人類一樣,所謂思想,隻存在于載體之中,是相對的,是刹那生滅的。
人的思想,對于螞蟻而言,壓根就不存在,更不要說永恒,同樣,人類的思想對于更高維度的生命而言,不過就是螞蟻觀世界而已。
事實上,很多科學定律也正在不斷的被修正與推翻,人的認知是無止境的,宇宙浩瀚無邊,而人類存在一共才多少年?連人類都不可能永恒,更不要說人的思想了。
那麼什麼東西是真正的死而不亡呢?是道。
死而不亡者壽,更深的意思是,讓我們放棄人為,做到無為,放下二元對立,回歸無極大道。放下主觀感受,遵從客觀規律,放下人道,回歸天道,這才是真正的長壽。
那麼大道在哪裡?其實就在你我身上,人心死,道心活。妄念滅,正念生。一念清淨,安住本心,妄心就可以不生起,不生起也就不滅掉,真正能達到這個境界,并且常駐的人,世上并沒有,但是這個境界是真實存在的,不生不滅,就是無始無終,就是無極,就是湛然常寂,是真正的死而不亡!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道體,就是我們的主體,是生命的本源,就是真我,就是自性真如,不失其所者久。意思就是不丢掉自性真如,才是長久!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