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 海上的莽荒,大航海時代之前的東西方航海時代①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727篇原創文章,作者:群主飛龍
全文共4278字,配圖20幅,閱讀需要15分鐘,2022年1月25日首發。
衆所周知,一般意義上的大海航時代從葡萄牙王子恩裡克推動向非洲西海岸的海上探索開始算起,至今不過五六百年時間,但在葡萄牙人南下之前,海洋對絕大多數人類來說雖然陌生,但遠非一片空白。
早期人類逐水而居,在氣候溫和,适宜作物生産和人類繁衍生息的地域更能夠積累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反過來才能促進技術的發展(人多力量大的簡單道理),如此掐指一算,歐亞大陸的東西南三端分别形成了幾大文明集聚地——東亞的華夏農耕文明、南亞印度河文明和地中海沿岸文明。
圖1. 主要的古代文明發源地分布,共同點均在北緯30-40度之間的溫帶,臨近大河,但是地中海文明商業特色更濃,華夏文明偏重農耕
由于華夏文明發源地占據着東亞大陸最好的适合耕作的平原,華夏文明更愛耕作,并在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東部大海圍成的“準封閉區域”裡高度整合,對海洋的探索以及對海外土地的追逐,從來不是華夏子民們的追求。古代中國對海洋的最大需求是海外奢侈品貿易,以滿足上流人士對奢侈品的需要,茶葉、絲綢是主要出口物品,反過來卻沒有太多生活必需品的進口需要。
圖2. 東方視角的“絲綢之路”示意圖,在這條漫長的貿易路線上,相信各路貿易大神很少會全程走完,而是采用接力的方式,将貨物傳遞到中轉站銷售給下一手,再裝上那邊過來的貨物返回家鄉,所以圖中僅僅隻體現到中亞
正因為此,才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說法,在唐朝以前,貿易的主要通道是穿越河西走廊抵達中亞,因為穿越大片無人區的最佳交通工具是駱駝,中方能夠提供的奢侈品代表是絲綢,才會以這兩種形象來表征,實際上,東西方的商路文化,幾千年來一直有旺盛的需求。但在唐朝,因為阿拉伯人崛起控制了中亞腹地,青藏高原的吐蕃崛起嚴重威脅了河西走廊,才不得不更多轉往海路。
圖3. 描繪貿易路線的古代壁畫,注意下方的絲路吉祥物駱駝,中央的帝王形象可能是隋炀帝,他是唯一踏足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的中原皇帝
華夏文明對海船的研究發端較早,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過遺憾的是,無論是壁畫還是出土文物,都還無法證明中式風帆的原創性。早期帶有海船形象的器物來自于南越王墓中的一件金屬桶,大約創作于公元前100年,從船體兩端上翹可以推斷适合海上行動,但未見明顯的風帆形象。作品中的先民造型怪異,有殺俘行為,好似瑪雅人,詳見下文:
01. 此物形似馬桶,信息量好大,竟揭示了海洋先民的大秘密
圖4. 出土于南越王墓中的一件銅質提壺上的先民及海船形象
圖5. 取材于描繪瑪雅文化的電影《啟示錄》中的先民形象,殺俘祭祀是先民的通病
早期船隻的形象也是出現在廣州的一處南越王國時期的墓葬中,陶制,根據船上人物形象推斷,船長約14—15米,載量約50石(漢代1石大約等于31公斤,50石約1.55噸),在當時是一艘中等以上的船。船首懸碇,沉入水下能較好地扣底抓沙。船兩側船舷上鋪走道,可供篙手撐篙行走。船舵位于船尾中部,且裝在船尾專設的舵樓中,闆葉寬大,障水有力,下端與船底取齊,水淺時不須提舵。但是,這裡仍然沒有證據出現了船帆。因此,早期海船隻有使用劃槳搖橹撐篙這樣的人力驅動,學會使用自然風力将是一個偉大的進步。
圖6. 1954年出土于廣州沙河頂的陶船形象,約制作于東漢年間,也就是南越王國被漢武帝收複100多年後
圖7. 最早的風帆形象,出現在約3100年前的古埃及壁畫上,可以看到一群人在操作一根桅杆上的帆狀物,一種觀點認為南北向且河道較為平直的尼羅河上有穩定的季風,故非常适合借用風力
圖8. 根據法老墓壁畫重繪的古埃及帆船形象,船體中央有單桅杆,大型四方形風帆,船體艏艉上翹以破浪
圖9. 使用電腦CG複員的古埃及帆船
圖10. 古埃及帆船,有風帆和漿手的形象
中式風帆到底如何誕生,已經無法考證,但經過海上貿易的推動,産生了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國帆船。典型的中式帆船被劃分為沙船、福船、廣船三類,分别對應發源于長江口、福建和廣東沿海。沙船又稱為平底船或防沙平底船,因為要在長江内河航行,吃水較淺,方艉平底,可多桅多帆,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北方海域的典型船型。沙船是一種河海兩用船型,但抗風浪能力差,基本不能用于遠洋航行。
圖11. 現代建造的中式福船
福船和廣船除了起源地不同之外,适航性能比較接近,均呈現出艏艉上翹,尖底設龍骨,上寬下窄,吃水較深的特點,更适合在海洋上航行。兩者中尤其是福船,因福建多山而面海,海水深而浪大,古書稱:“上平如衡,下側如刃,貴其可以破浪而行也。”福船堪稱是中國最好的海船,也是鄭和下西洋、明将戚繼光對抗倭寇、鄭成功收複台灣島時期的主力國産戰船。
廣船源于春秋時期或更早,發展成熟于唐宋,定型于元明,同樣是上寬下窄,在海上搖擺較快,但不易翻沉。典型的廣船包括第一艘靠自身動力航行跨越太平洋抵達歐美的中式木帆船“耆英号”,證明了廣船的遠航能力,可惜的是,這個壯舉如果能早600年開展就更了不起了。
圖12. 抵達西方的中式帆船“耆英”号,英文圖注為Chinese Junk
圖13. “耆英”号的複原模型
與西方盛行的軟帆不同,三類中式海船都采用了使用竹竿加固的“硬蓬”設計。中國史料中最早對帆的記錄可以追溯到東漢末期的劉熙在《釋名·釋船》中寫到:“帆,泛也,随風張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三國時期吳國的萬震所著《南州異物志》記錄了一種可安裝四具縱帆的帆船:“外徼人随舟大小,或作四帆,前後沓載之。有盧頭木,葉如牅形。長丈餘,織以為帆。”同樣是吳國的朱應所著《扶南異物志》中描述了航海家康泰出使南海諸國,如越南、柬埔寨等的見聞,康泰也成為中國古代有曆史記載的最早航海到東南亞、南亞的航海家。
圖14. 使用滿帆航行的現代中式帆船,可見帆骨支撐的大型硬帆,可惜的是,這樣的硬帆無法支撐大型海船的快速航行
中式硬帆分為長方形、扇形、上部扇形下部矩形的混合型三種,以混合型居多,又稱為平衡硬式斜桁帆。帆葉較硬,中間加塞帆骨作為支撐;帆較重,升帆慢但降帆快,可根據風力大小調節帆型;但由于材料限制,中式帆不能做得太大,且因為帆體太重,難以設置多層帆,也無法利用高空的強風,這直接導緻了中式帆船速度不夠快,也因為動力不足,導緻中式帆船一般不會做得太大。
這裡順便提一下關于鄭和下西洋的最大寶船的尺寸争議,《明史》記載“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長151米,寬61.6米),長寬比約為2.45比1,雖有“九桅十二帆”,但考慮到外形和動力,不知如何評價。有一種相對靠譜的說法是,最大的寶船僅作為禮儀用途,真正下了西洋的船型還是得講科學。
圖15. 某博物館内将最大的鄭和寶船模型和哥倫布駕駛發現新大陸的“聖瑪利亞”号卡拉克帆船模型放在一起,以便形成強烈對比
圖16. CG創作的大型中式海船
了解史實,最直觀的方式就是田野考古能發現的實物證據,關于中式帆船最好的文物當屬廣東陽江海陵島展陳的“南海一号”(遺憾的是,這個名字實在太過平淡無奇),自2007年底打撈出水後,“南海一号”已經經曆了14年的發掘,船體殘長約22.1米,船體保存的最大船寬約9.35米,至2019年8月6日,船艙内貨物清理完畢,出水文物超過18萬件,然而更值得關心的是這艘南宋海船的建造工藝。
專家從殘留船體的尺寸推斷,“南海一号”的全長很可能達到41.8米,最大寬度約11米,排水量達800噸,這個尺寸遠遠超過哥倫布首航發現新大陸的“聖瑪利亞”号(長23.66米,寬7.84米,吃水1.98米,排水量130噸),“南海一号”的預計建造年代為南宋(1127-1279),比“聖瑪利亞”号發現新大陸的1492年要早上200多年。
圖17. 南海一号複員模型圖,為三桅三帆的标準中式海船
圖18. 在紀念館隔壁,還有按照1:1複員的“南海一号”
更有意思的是,“南海一号”的目的地将是哪裡?從船體搭載的主要殘存貨物——瓷器來看,顯然是商船,從發現的少量大尺寸的金器推斷,可能是船主佩戴的飾物,且船主很可能身材高大魁梧。而從部分瓷器呈現的阿拉伯風格來推斷,有可能是阿拉伯客戶的定制品,那麼這條船的目的地,也有可能遠達阿拉伯半島。從推斷的出發地福建泉州來看,“南海一号”可能屬于最好的中式海船——福船。總之,“南海一号”的發現解釋了許多僅僅在史料中被提及卻又充滿疑問的事項。
然而,中式帆船的發展,在宋元時期到達巅峰,在明初迅速走向衰落。究其原因,跟當時的統治環境有極大關系。南宋時期,因為長江以北山河盡沒,戰亂頻頻,唐中期以來河西走廊的丢失導緻陸上航路斷絕,朝廷不得不向海外求财,海上貿易量突飛猛進,假以時日或許能成氣候,元朝為遊牧民族創立經營,一度曾派海軍遠征日本、爪哇,至少沒有幹涉海上貿易。但在明朝建立後,卻走到了自我封閉的路子上。
圖19. 河西走廊,明朝時期,中央王朝已經退守中段易于防守的嘉峪關,而把漢唐時期的瓜州、敦煌留在了關外,聽之任之
原因衆說紛纭,一般認為明初對南北兩個方向的用兵,以及下西洋的巨額耗費使得其繼承人轉向海禁,不準國人出海定居或經商,表面上的目的是加強沿海治安,防範海盜騷擾,實際上有因噎廢食之嫌,不光是在海上,連好不容易收複的河西走廊,也被明朝皇帝放棄了一半,軍隊退守嘉峪關。
接下來的數百年裡,東西方向着兩個方向相背離而去。原本地貧民稀國弱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格蘭、法蘭西等等,借助大航海時代的劫掠和暴利貿易成功翻盤,将昂撒人和拉丁人的後裔散布到五大洲,隻有東亞大國勉強頂住了這股殖民狂潮(但還是殘留下港、澳兩處白人飛地),在更加原生态的美洲、澳洲、非洲,大半地圖被鸠巢雀占。至今日,昂撒人從千餘萬繁衍到10億,占有各大洲最好的土地,深刻影響着這個世界。
圖20. 歐洲人發育出變态強大的西式大帆船,在500年内主宰了這個藍色的星球
關于歐洲人是如何發展出龐大的西式帆船,留給下一篇。
-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