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烏梅丸加減治療心髒疾病驗案體會

天天見聞 天天見聞 2024-10-08 健康養生 閱讀: 5
摘要: 現以烏梅丸加減治療心系疾病驗案五例,以供同道探讨。烏梅丸加減治療高血壓病案烏梅丸合炙甘草湯加減治療擴心病、心律失常案烏梅丸加減治療PCI、搭橋術後案烏梅丸加減治療擴張性心肌病案烏梅丸加減治療冠心病并不安腿綜合征案

摘要:烏梅丸方證發病多在厥陰病變欲解時,病機關鍵在于陰氣漸消,陰盡陽生,若陽氣虛衰而緻陽氣難複,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患者常表現為寒熱錯雜。筆者在常規中西醫藥物治療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高血壓等心系疾病效果不明顯時,采用該方治療,取得顯著療效。

烏梅丸為《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中的名方,其病機關鍵在于陰氣漸消,陰盡陽生,若陽氣虛衰而緻陽氣難複,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患者常表現為寒熱錯雜,四肢厥冷,躁動不甯。筆者在常規中西醫藥物治療心系疾病效果不明顯時,采用該方治療,取得顯著療效。現以烏梅丸加減治療心系疾病驗案五例,以供同道探讨。

病案1 烏梅丸加減治療高血壓病案

曹某,女,54歲,高血壓病史10年,患者訴陣發性頭痛、眩暈反複發作,平素自服拜新同(硝苯地平)30mg qd或可力洛(貝尼地平) 4mg qd,血壓控制一般。近三個月血壓持續在170-180/110-左右,降壓藥物控制效果不顯,症狀較前加重,陣發性頭痛,巅頂及後枕部為主,頭暈耳鳴、耳部疼痛,目赤,心下脹滿,乏力,四肢厥冷,惡寒,少氣懶言,口幹,饑不欲食,失眠,夜晚心中煩躁,不得入睡,近來夜間淩晨1時至3時常胸悶而醒,測血壓:180/,伴心煩,牙關發緊。舌淡紅有瘀斑,脈沉緊。遂于2013年1月26日來我處就診。首診考慮為陽氣被郁,血行不利所緻,治宜溫經散寒,養血通脈。方用當歸四逆湯合交泰丸加減:當歸12g,白芍20g,桂枝15g,細辛3g,通草9g,炙甘草10g,天冬15g,黃連12g,肉桂6g。二診諸症未得明顯緩解,仔細分析病情,患者巅頂疼痛為厥陰經巡行部位,四肢逆冷,并且每日下半夜1時至3時發病,為厥陰經病變欲解時,故考慮為厥陰經病變,上寒下熱,遂采用烏梅丸加減:烏梅20g,細辛3g,肉桂9g,黃連12g,黃柏9g, 黨參30g,炮附子9g,花椒9g,山萸肉12g,白芍30g。服藥六劑後,四肢轉溫,頭痛已無,眩暈減輕,血壓穩定在150/左右,繼服數劑以鞏固療效。

按:《素問·至真要大論》 “帝曰:厥陰何也?岐伯曰:兩陰交盡也。”,《傷寒論》雲“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病至厥陰,兩陰交盡,由陰轉陽,若陽氣不能來複,則陽氣難出,導緻陰盛陽衰。若陰陽兩氣不相順接,則陰陽失調,《諸病源候論》雲“陰陽各趨其極,陽并與上則熱,陰并與下則寒”,故寒熱錯雜。故患者常有以寒熱錯雜,虛火上炎為兼次證,如四肢厥冷,巅頂疼痛,口幹,心煩失眠,躁動不甯等。

該病人高血壓病史多年,此次發病頭暈耳鳴、耳部疼痛,目赤,心下脹滿,四肢厥冷,少氣懶言,口幹,饑不欲食,該病人有上熱下寒症狀特點,符合厥陰經病病機,尤其是夜晚心中煩躁,在淩晨1時至3時常胸悶而醒。“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病人于醜時發病,故改用厥陰經主方烏梅丸加減,取得良效,筆者也感驚奇,既往中藥治療高血壓病,多從平肝潛陽治療,而本方中細辛、肉桂、附子、花椒之品皆屬溫熱之品,常常是高血壓病治療禁忌,卻取得療效,深感經方之妙用。筆者認為,厥陰肝為風木之髒,主藏血而内積相火,性喜條達,功值疏洩。厥陰生理為由陰出陽,和風以生,其應于肝,則陰陽相貫,陽輸陰布,風和木達,水火調勻。病入厥陰,則肝失條達,陽亢風動,表現為血壓升高。

病案2 烏梅丸合炙甘草湯加減治療擴心病、心律失常案

于某,女,51歲,2013年10月3日初診,擴張性心肌病10年餘,頻發室性早搏10年餘, 服倍他樂克、科素亞等常規西藥,中藥常用益氣活血方藥及炙甘草湯加減,症狀有所控制。近來症狀加重,早搏頻發,心悸,乏力,氣短,畏寒肢冷,耳鳴,常常在淩晨2-3時因陣發胸悶心慌而醒,醒來自覺心跳有間歇感,心慌,口苦口幹,納一般,眠差,二便調。面色暗,舌質淡暗,苔薄白,脈沉。心電圖示:頻發室性早搏、 ST-T改變。以烏梅丸合炙甘草湯加減:烏梅30g,細辛3g,桂枝30g,黃連10g,當歸12g,黨參30g,幹姜6g,附子9g,麥冬30g,熟地黃30g,麻子仁9g,黃芩15g,六劑而平,再六劑,畏寒肢冷、耳鳴等得解,複再飲數劑以善後。

按:患者病情夜間2時至3時加重,且病情纏綿不愈多年,“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夜間1時至7時均為厥陰主時,此時陽氣欲張,陽氣虛衰而陰陽之氣不相順接,陽氣未複,則胸陽失于溫煦,故胸悶、心悸加重,以烏梅丸合炙甘草湯加減取得良效。

病案3 烏梅丸加減治療PCI、搭橋術後案

劉某,男,68歲,2013年3月20日初診,PCI術後7年餘,搭橋術後4年,術後患者仍屢感胸悶氣短,近5個月來,自感症狀頻發,勞累後加重,常于淩晨1時至3時胸悶憋喘而醒,伴冷汗大出,氣短,心率加快,後背發冷,肩背發緊,口幹,下肢冷,大便幹。舌暗紅,苔薄白,脈沉。方選烏梅丸加減:烏梅30g,細辛3g,肉桂6g,黃連10g,當歸12g,黨參30g,幹姜9g,炮附子9g,川楝子9g,黃芩12g,生黃芪30g,葛根18g。服藥五劑,胸背不适明顯好轉,再進六劑,四肢轉溫,已無胸背不适之感,後改以益氣活血治療,以鞏固療效。

按:患者多在淩晨1時至3時發病,兼見下肢冰冷,汗出,口幹,大便幹結等寒熱錯雜症狀,扔以傷寒厥陰病論治,陽氣不能來複,則胸陽不得輔布,故胸痹發作。

病案4 烏梅丸加減治療擴張性心肌病案

高某,男,68歲,高血壓病史40年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年,高脂血症1年餘,曾因擴張性心肌病反複三次入院治療。患者陣發性胸悶、心慌、氣短4年餘,加重伴乏力7天,遂于2013年10月10日又入院治療,患者陣發性胸悶、憋喘,平卧時加重,每日晨起5時尤甚,肢冷,常冷汗淋漓,心慌,乏力氣短,晨起咳嗽,咳吐黃白色痰液,口幹,不思飲食,失眠,小便不利,下肢凹陷性水腫,大便調。西醫診斷為擴張性心肌病。患者多次住院,此次較重,患者及家屬比較擔心。患者憂心忡忡,愈覺心煩,方拟真武湯加減以溫陽利水:炮附子10g,茯苓30g,白術30g,白芍15g,幹姜6g,麥冬30g,黃芪30g,杏仁9g。西醫常規抗感染,利尿劑、硝酸酯類、硝普鈉,西地蘭等方案治療,體重由85公斤降為76公斤,出入量大緻平衡,體征雖好轉,但症狀無明顯減輕。拟烏梅丸加減:烏梅30g,細辛3g,桂枝20g,黃連12g,黃柏9g,當歸15g,黨參20g,幹姜9g,炮附子10g,白芍15g,杏仁9g,麥冬30g,仙靈脾12g。用此方後第二天,患者晨起5時胸悶症狀明顯緩解。六劑後症狀明顯好轉,但仍汗出明顯,于上方加黃芪20g,白術20g以固表止汗,山茱萸12g以收斂止汗。患者陣發性胸悶、憋喘、咳嗽明顯減輕或消失,平卧時已無胸悶,心慌、乏力、氣短、口幹、汗出、雙下肢輕度凹陷性水腫等症狀均消失,納眠可,二便調,患者及家屬如釋負重,對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十分滿意。

按:仔細回顧患者病情變化,由于心衰病反複入院,常規用藥已不能有效解除胸悶、憋喘的症狀,長期大量應用利尿劑,已傷及陰液,單純用真武湯等溫陽利水的方劑效果并不明顯。患者畏寒肢冷,下肢水腫,咳喘黃痰,久病陰陽失調,寒熱錯雜,故拟烏梅丸加減取得良效。

病案5 烏梅丸加減治療冠心病并不安腿綜合征案

于某,男,75歲,冠心病病史5年,陳舊性心肌梗死3年,高脂血症3年,痛風性關節炎5年平素陣發胸悶,乏力,門診及住院多次,間斷服用中藥及西藥後症狀能夠緩解,病情纏綿,最近勞力甚感胸悶,眠差,1周來,常常下半夜因下肢紊亂不适而醒,自述兩下肢酸脹無處安放,感心中不适,心煩懊惱,不得入睡,舌紫暗苔黃膩,脈弦。遂于2013年10月30日又來就診。試投以烏梅丸加熟地、山萸肉、白芍滋補肝陰,柔筋止痙,整方:炮附子 6g,桂枝 15 g,細辛 3g,幹姜9g,黨參 30g,黃柏 15g ,黃連 12g,當歸12,烏梅 30g,熟地 20g,山萸肉 12g,白芍 15 g,6劑水煎服。二診患者喜極而告,雲服第4劑即感下肢紊亂明顯緩解,睡眠改善,胸悶也随之好轉。病人年高體弱,久病纏綿,此次發病雖然沒有明顯胸痛,但兩陰交盡,而厥陰風木不得疏洩,不能柔筋,故覺下肢不适,投以烏梅丸效果顯著。

按:病人胸痹多年,此次胸痛不明顯,但是覺下肢紊亂難耐,考慮下半夜厥陰主時,厥陰生理為由陰出陽,和風以生,其應于肝,肝主筋,肝氣不得生發疏洩,筋膜不得濡養,故下肢紊亂,攣急不适,不适難耐,仍從厥陰論治,以烏梅丸加減。

以上5則心系病案,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均是病重久病,病勢纏綿,常規的中西醫藥物治療效果不顯著,同用烏梅丸加減,收到良好效果。筆者臨床體會,隻要明确判斷其證屬厥陰,陰陽失調,寒熱錯雜,皆可使用烏梅丸加減,取得異病同治之功。柯琴在《名醫方論》雲:“腎者肝之母,椒附以溫腎,則火有所歸,肝得所養,是固其本,肝欲散,細辛幹姜辛以散之,肝藏血,桂枝當歸引血歸經也,寒熱雜用,則氣味不和,佐以人參,調其中氣。”。烏梅丸重用烏梅,酸平,入厥陰肝經,是伏其所主。細辛、幹姜、附子、蜀椒、桂枝以溫下寒,人參、當歸益氣養血,以辛甘之品以助陽複,黃連、黃柏以清上熱,全方酸苦辛甘并投,寒溫兼用。因此全方從厥陰病機立法,因症增損,寒溫同施,諸藥相伍,搭配得當,故可奏效。

你可能想看:
其他相關

消散一切息肉與囊腫,這個4味藥的中醫方子,值得你點一萬個贊!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0-05 閱讀: 5
中醫怎麼治息肉呢?息肉,它也屬于“肉”,是身體多餘出來的一塊肉,是我們不想要也不需要的,中醫把它當作一塊痰瘀來看。烏梅酸收,它可以把息肉腫結牢牢抓住,然後再把它消散。針對不同部位的息肉,需各加引經藥組,比如,聲帶息肉加玄麥甘桔湯,胃部息肉加平胃散。...

國醫大師張志遠先生臨證70年經驗錄—習方心悟(138)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0-02 閱讀: 9
1957年老朽執教山東省中醫進修學校講授《傷寒論》時,曾介紹老朽的父親、業師應用經方調理多種疾患的經驗、特殊遣藥方法,療效不菲。張老在本文中已經列出了加味的藥物,諸位可自行參考學習體會。...
遼甯省蒙醫醫院的祛濕活絡湯藥浴通絡愈足疾

遼甯省蒙醫醫院的祛濕活絡湯藥浴通絡愈足疾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09-25 閱讀: 9
而這所謂的“秘方”就是遼甯省蒙醫醫院的院内制劑祛濕活絡湯。...

學習肌筋膜觸發點MTrPs肌筋膜觸發診斷的三條金标準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09-25 閱讀: 15
當然,根據不同的疼痛和各科疾病與肌筋膜觸發點發生的規律,指導定位肌筋膜觸發點的思路不同,神經思路、血管思路和筋膜力學思路定位被發展出來;綜合應用這四大思路,定位更準确,治療更有效;但是牽涉痛思路指導施治者診斷和定位肌筋膜觸發點是基礎思路,必須牢記。一般來講,骨骼肌的肌筋膜觸發點有3種情況:...
黃芪 百合 薏苡仁:補氣潤肺 健脾化濕

黃芪 百合 薏苡仁:補氣潤肺 健脾化濕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09-25 閱讀: 11
薏苡仁為臨床常用的補氣滋陰兼以健脾化濕藥角。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之功效。具有健脾滲濕,除痹止瀉,清熱排膿之功效。再如知柏地黃丸:百合、黃芪、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可以治陰虛火旺之咯血、咽痛、遺精盜汗、手足心熱。...
黑醋汁香酥肉、青檸洛神花樹蕃茄、新麥燒海參

黑醋汁香酥肉、青檸洛神花樹蕃茄、新麥燒海參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09-26 閱讀: 11
黑醋汁香酥肉将樹番茄用熱水燙一下去皮,櫻桃蘿蔔切薄片把檸檬50克、洛神花汁50克、白蘭地30克、玫瑰露30克、蜂蜜20克、冰糖水100克兌成汁水熬制濃稠後自然放涼把去皮的樹番茄放入汁水中冷藏浸泡8個小時入味取出裝盤加櫻桃蘿蔔片和檸檬肉點綴即可...
我來說兩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