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的精華部位
董氏奇穴的穴位排列分布方式與傳統經絡的穴位分布不一樣。傳統的穴位是以經絡作為基礎并呈現出線狀排列,而董氏奇穴則是以全身十個部位為基礎的片狀排列。
一一部位,是手指區域;二二部位,是手掌區域;三三部位,是前臂區域;四四部位,是上臂區域;五五部位,是腳趾區域;六六部位,是腳掌區域;七七部位,是小腿區域;八八部位,是大腿區域;九九部位是耳朵區域;十十部位,是頭部區域;此外還有軀幹的腰背胸腹部位。一一到十十部位,所包含的奇穴可謂繁多。其中,七七部位與八八部位是董氏奇穴的精華區域,即從小腿與大腿的區域。為什麼說小腿與大腿的區域是董氏穴位的精華部位?因為,這兩個區域裡,包含了能夠治療五髒疾病的“總穴位”,隻要是調理髒腑疾病,使用董氏奇穴時難免少不了這幾組“五髒總穴”。
他們分别是治療肺的“驷馬穴”,治療心的“通關穴、通山穴、通天穴”,治療肝的“上三黃穴”,治療腎的“下三皇穴”與“通腎穴、通胃穴、通背穴”。
董公将肺、心、肝、腎這四髒的“總穴位”都公布出來,唯獨脾的“總穴位”模糊不清,雖在小腿上的“足三重穴”具有治療脾腫大的作用,但是此處的脾并非指中醫的脾及髒象病,而是指現代醫學解剖上的脾,因此,如果用“足三重穴”作為治療脾髒疾病的“總穴位”,有所不妥。
董氏先輩在設立董氏奇穴的時候比較喜歡留有一手,雖然沒有明指哪個奇穴是治療脾胃疾病的“總穴位”,但是其重視脾胃的思想無不體現在治療五髒疾病的“總穴位”上。可以看看,幾組治療髒腑疾病的重要穴位的分布位置,治療肺的“驷馬穴”、治療心的“通關、通山、通天三穴”都在胃經的經線範圍内。治療腎的“下三皇穴”與“通腎、通胃、通背三穴”皆在脾經的經線範圍内。而治療肝的“上三黃穴”雖然位于傳統經絡的肝經循行線上,但是該穴組位于大腿内側的肌肉最豐厚處,脾主肌肉,肉應脾,這也是和脾胃有一定的關系的。以上充分說明了董氏奇穴對脾胃學說的重視程度,或者可以說在創立董穴時,先輩們已經深受脾胃學說的影響,因為董氏奇穴裡治療髒腑疾病最重要的幾組穴位都與脾胃經相關聯。其實,董氏奇穴治療脾經的總穴位還是有的,它就是小腿的“下三皇穴”,這組穴本來就在傳統經絡的脾經路線上,可以治療脾髒疾病,也是理所當然。同時,“下三皇穴”也是補腎的重要穴位,凡是一切腎虧引起的疾病用之皆有療效。這是通過補後天以滋先天的用法,因此,“下三皇穴”是脾腎雙補的要穴,主要治療各種脾腎兩虛之症。
董公在治療内科疾病中的,其很多是用了五行配五髒的原理方法去選穴治療。
明白了,董氏奇穴中髒腑疾病的治療總穴,就能知道為什麼七七部位和八八部位是董氏奇穴的精華部位。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