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系列83丨大浪淘沙 漢武宏圖
△征集惡囚
一道“敢如玉門關者、立斬不赦”的命令,将李廣利等人生生攔截在了玉門關外,進退不得,隻能留守敦煌,躊躇着接下來該怎麼辦。
憑借他們現在這點人力,再去攻打大宛,恐怕隻有半路被沙漠和沼澤吞噬的結局。
李廣利從未如此絕望,本以為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如今竟像是被逼到了死胡同裡,生死未蔔。遠在長安城中的天子,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劉徹的想法,别說李廣利不知,滿朝文武能懂劉徹心思的也沒有幾個。
當時,除了李廣利敗北,漢朝另外一支部隊也遭遇了重創,正是被劉徹派去北上讨伐匈奴的軍隊。漢軍和匈奴維持了幾年的“和平”,怎麼突然又開戰了呢?
因為匈奴新上任的單于委實有些不靠譜,不帶領臣民發展壯大、回擊漢軍也就罷了,對待自己的臣民竟也殺戮無度。
匈奴的左大都尉不想坐以待斃,決定幹脆造反,甚至還和漢朝通風報信說:“我準備殺死單于,歸降漢朝,漢朝如果來援,我立刻就動手。”劉徹便安排了趙破奴去接應匈奴左大都尉。
誰知左大都尉的造反被察覺,尚未起兵便被平定,而未來得及應對這突變的趙破奴亦全軍覆沒,被匈奴單于俘虜。
劉徹本想着讨伐西域和匈奴的軍隊雙管齊下,讓他們無力互相支援,正好一舉拿下兩個目标,如今卻成了禍不單行、雙重打擊。
此時,滿朝文武都谏言劉徹:“征調大宛兵力,全力讨伐匈奴。”然而,劉徹始終不同意,甚至還懲處了一直要求停止征伐大宛的鄧光等臣子。
劉徹到底是怎麼想的?李廣利不懂,鄧光等人不懂,或許隻有一人能懂,那就是張骞。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西域向來是“得之無用、棄之不可惜”的蠻夷之地,即使這些年漢朝在西域開通商路,也不過帶了些新鮮玩意兒到回來,漢朝何必廢那麼大的兵力去攻打離漢朝如此之遠的大宛呢?
然而,匈奴在失去了漠南和河套平原、河西走廊之後,生存空間被壓縮,資源驟減,西域就是匈奴最大的資源後備,被匈奴控制的西域一日不平定,匈奴永遠都有後路可退,這也是張骞為何提出開通西域的原因。
既然已經出兵征讨大宛,若是一直宣稱打走了匈奴的漢朝連大宛都征服不了,隻會讓所有西域國家輕視,從此對大漢更加不遜,劉徹和張骞為此投入了那麼多精力和财力也都前功盡棄。
大浪淘沙,百煉成鋼,将匈奴趕到漠北花了十年時間,若想要徹底打敗匈奴,必然要經曆更多的質疑和挫折,是選擇中途放棄,還是擯棄雜念、一往無前,劉徹是否猶豫過我們不能得知,但是他最終仍是選擇了一條路堅定無疑地走下去!
他想要征服的不隻是一個大宛國,而是整個西域,還有從西域到匈奴橫亘在漢朝西北方向所有的不安定因素。
公元前102年,李廣利退回敦煌後不久,劉徹再次開始征兵調往邊疆。不僅赦免了正在服刑的囚徒,征伐那些品行惡劣的青年和邊塞的騎兵,一年多的時間就征集了六萬多人,還不算帶着私人裝備而跟随從軍的人在内,奉命征伐大宛的校尉就有五十餘人。
另外,又征調了十萬頭牛、三萬匹馬以及數以萬計的驢和駱駝等為打仗和運送物資做準備。除了人馬牲畜,還準備了十分充足的糧食和兵械,并下令全國犯罪的官吏、逃亡者、入贅婦家的男子、商人、原屬商人戶籍者、父母或者祖父母屬于商人戶籍者一律谪罰為兵,為李廣利運送這些物資。
同時增調了十八彎戍卒進駐河西走廊附近的邊塞,護衛緊鄰西域和匈奴的漢朝邊壤。
除此之外,劉徹還做了其他一些準備。
因為打探得知大宛國都中沒有井,都要汲取城外的水引進城内使用,劉徹專門派遣水工随軍前往,準備将大宛城中的水引向别處,利用城中的舊水道挖洞攻城。
以前衛青出戰時,劉徹坐鎮長安,卻也常常會在戰略上有所指導。如今,通過第一次出征,對于李廣利的能力,他心中已經基本明了,所以幾乎是一磚一瓦地将李廣利要走的路鋪好,隻等他采摘勝果而回即可。
如此苦心孤詣又事無巨細地為第二次出征做準備,劉徹會等來漢軍的勝利凱旋嗎?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