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重百病生!中醫1個祛濕方,僅需2味藥,就能從根上斷絕濕氣
在往期的文章中,我們曾講過,人體很多疾病的産生和發展,如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等,其實都和體内的痰濕過重有着很大的關系。
痰濕結于喉結之處,就會誘發甲狀腺結節;到了乳腺,就是乳腺結節、乳腺增生;停于肺部,就是肺結節;還會在胃、肝、子宮等部位停滞,形成肌瘤。
那麼痰濕是怎麼來的呢?
一般認為,如果人體津液運行失常,首先會形成濕,當濕不能很好地運化,再蒸騰進津液就會形成痰。
所以痰濕的本質是津液的一部分,隻是它是在一個病理狀态下出來的。
因而想要防止痰濕凝聚,祛濕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那麼到底什麼是濕氣,又該如何預防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一聊關于時期的這個話題。
一、濕氣是什麼
中醫認為,濕氣是一種以沉重、粘膩感為特征的疾病。
從傳統中醫來說,濕氣作為一種緻病因素,在導緻人體産生疾病時,容易出現以下特質:
1.沉重感
如“首如裹”、“腰中如貫五千錢”等頭部、腰部發沉的感覺。
2.粘膩感
如大便粘膩,出汗粘膩,而且病情易反複,遷延難愈。
這是由于濕屬中醫陰邪範疇,常損傷人體正氣,并阻礙氣血正常運行從而使人出現乏力、倦怠感。
二、濕氣是怎麼産生的
濕氣根據其病因及來源不同,可分為外濕、内濕兩種。
1.外濕
外濕多數因氣候潮濕,涉水淋雨、久居濕處、工作環境潮濕等感受濕氣所緻。
那麼是不是睡前洗澡或天天洗頭就會有濕氣呢?
是也不是,發生外濕的情況,一般是長期持續,多個因素綜合影響的,不是說,碰水就會有濕氣。
2.内濕
内濕則多是因為自己本身脾胃功能不足,在此基礎上還進食大量油膩,生冷的食物,導緻水液代謝紊亂而成。
所以,大家更要注意的是保護脾胃功能和控制飲食。
三、哪些人群容易濕氣重
1、多食肥甘厚味及生冷食物的人群;
2、飲酒過多的人群;
3、生活、工作環境潮濕的人群;
4、平素脾胃虛弱的人群;
5、久坐運動少的人群。
四、如何判斷體内有濕氣
濕氣重常有以下幾種症狀及表現:
1.頭昏沉重,嗜睡,身體困重,四肢發酸,肢體倦怠乏力;
2.大便黏膩、稀溏不成形,排便不盡感,馬桶難以沖淨;3.舌苔白厚膩、黃厚膩或舌體重着感且舌邊有齒痕,自覺口中甜膩;
4.面色晦暗,有油光;
5.胸脘脹滿、痰多、食欲減退;
6.婦女可見白帶量多黃稠,這是水濕之邪具有趨于人體下部的特點;
7. 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8. 睡覺流口水、打呼噜。
五、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濕氣
1、飲食要清澹适量,少吃油膩食物和涼性食物;
2、适當運動,通過運動來強身健體,四肢健則脾胃健;
3. 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勞逸結合,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鍛煉;
4. 避免長期居住和工作在潮濕的環境中。
六、體内濕氣重該如何調理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張流傳千年的經典名方,出自張仲景的《金匮要略》,名為澤瀉湯。
方子也很簡單,就是把澤瀉、白術,水煎服。
這張方子的立意很簡單,其中的澤瀉,利水,能把痰濕水飲通過小便往外排。白術,苦溫健脾燥濕,可以杜絕生痰之源。
兩味藥配合,患者體内的痰濕水飲就少了一大半。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