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養生宜忌談(下)
謹和五味
膳食有辛、甘、酸、苦、鹹之異。中醫養生理論認為,“謹和五味”是益壽延年的基本飲食原則。所謂“謹和五味”即是依據人體生理需要,合理調配,适度攝取膳食營養,以滋養人體髒腑氣血。偏嗜甜食,易緻糖尿病、肥胖症等;偏嗜鹹味,易緻高血壓、動脈硬化,或加劇水腫等;偏嗜辛辣,易緻便秘、痔瘡,加劇潰瘍病等;偏嗜酸味,對于平素胃酸偏多、胃脘嘈雜吞酸的人,尤為不宜;對于陽氣不足、脾胃虛弱的人來說,更不可偏嗜苦味,因為苦味多寒,苦寒易傷陽氣。
以人為本
飲食養生,又當以人為本,不同年齡、不同性别、不同體質、不同病症,乃至于有孕之婦、過敏之人,因其具體情況不同,在飲食方面所注意的事項也有所不同。如小兒髒腑嬌嫩,脾胃薄弱,供給小兒的營養物質,既要保證充分營養,又要易于消化吸收。老人髒腑衰退,化源不足,平素多食清淡素食、乳食、富含纖維素的食品為宜。
婦女有妊娠、哺乳等生理特點,其膳食宜忌也有特殊之處。妊娠期間,随着胎兒的生長發育,母體需要比平素更多的營養,以滿足母體消耗與胎兒發育的需要;哺乳期,膳食應有充分熱量,并注意多吃富含礦物質的食品,以滿足各種微量元素的攝入。另有肥胖之體,應限制糖及脂肪的攝入;消瘦之人,應多進滋陰生津的食品。
辨證食補
在注意優化飲食結構、平衡膳食營養的同時,了解食療、食養的知識,對于科學養生也很重要。各類人群(如兒童、老人、孕婦)、各類體質(如偏寒性體質、偏熱性體質)、各類病證(如腎病、肝病),飲食調補各有宜忌。
茲就常用食品輔助的調補作用簡介如下,以資選用。
大蒜、韭菜、雞肝、蝦、羊肉、鹿肉、海參等,具有一定的補氣溫陽作用。
菊花、枸杞、苦瓜、菠菜、白蘿蔔、黃瓜、龜闆、鼈甲等,具有滋陰降火作用。
大麥、酸牛奶、蘋果、山楂、西紅柿、白菜、橘皮、雞肫等,具有健脾開胃作用。
蜂蜜、核桃仁、香蕉、蘋果、麻油、杏子及富含粗纖維的蔬菜,具有潤腸通便作用。
牛奶、蜂蜜、蘋果、猕猴桃、胡蘿蔔、雞蛋、黃瓜、燕窩、哈士蟆油等,具有潤膚養顔作用。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