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系列(5)---年齡與步态模式,正确步态的反義詞一定是不正确
視頻:骨性觸診---髂前上棘
前幾篇文章有點小枯燥,覺得再繼續介紹一些專業的名詞會讓大家開始遠離這門學科了,其實人有時遠離一門學科,是從看不懂開始的。
今天小小的調劑一下,講講關于年齡相關的步态模式。
就像之前《步态系列(3)》中,介紹:一個人步态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人生的兩端來辨識,行走看似不費力氣,但對于我們人類依然有着巨大的挑戰性。在生命初始,孩子必須花費11-15個月來學習如何站立和行走;在生命後期,行走往往成為一個越來越大的挑戰。這是因為肌肉力量和平衡感的衰退,老年人要需要輔助工具進行安全步行。
并不是所有與“正常”不相符的步态模式都是病理性的結果,有時在功能解剖中,對于人體的理解,常常犯的一個錯誤邏輯,即“正常”之外就是“不正常”。比如小孩子和老人步态特點就和成年人迥異。而這些迥異,并非是“不正常”,而是屬于年齡相關的步态範疇。
在年輕孩子中見到所謂的“步态異常”,在成人之後往往會消失。我一直勸一些咨詢我的家長,不要太擔心,如果感覺發育異常可以到醫院做一個醫療檢查。如果沒有任何發育的問題,孩子在5歲之後,開始會慢慢的消失。
在孩子學走路的過程中,步寬比較寬,步頻比較快,而且步幅長比較短。(如果對于這些概念模糊的可以參考《步态系列(2)》和《步态系列(3)》)
而且孩子在足部着地的初期,經常是全足着地(下一個章節配一些孩子走路的視頻),而不是足跟觸地。膝關節在站立初期往往是保持伸直的狀态。
通俗的講:孩子在走路的時,更多的是踏步,步長較短、不堅定而且還有伴有急促。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在孩子學習走路的時候,上肢幾乎沒有什麼交替擺動。在大街上,你遇見一個大人如果領着孩子走路,可以好好的觀察一下。
盡管沒有病理性的變化,老人的走路模式也會發生改變。盡管對這些改變的成因尚無定論,但更傾向于防止摔倒和安全感是最重要的因素。
因為随着年齡增長,肌肉體積變小,活性降低,視聽器官會變得更差,年齡的影響與許多的因素相關,比如健康狀況、活動程度都有很大關系。比如一些60多歲的老人,由于身體狀态,可能在步态中比70多歲的老人表現的更加糟糕。
老年人的步行模式也有着一些特點:步行速度變慢,步寬較寬,站立期變得更長,雙腳支撐期變得更加延長,步長變得更短。無意識的運動很少,速度也很慢,因為無意識的運動會明顯增加摔倒的機率。
無論孩子還是老人,平衡和協調是步态的根本,那就在談談平衡和協調。
對于大多數人伸手去拿一支筆、走一段路、爬一段樓梯,似乎都是生活中平常的事情,但你可知道,當初你學這些技能時,可是費盡心力。
從最初的爬行到站起來行走,寶寶要花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學會控制肌肉、關節、建立平衡感。即使如此,學步的兒童也會在當初學習走路時,摔倒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身體的大部分動作都是由大腦來進行統一調控,才能讓三種基本功能譜寫出一首驚人複雜的交響樂。這三種功能分别是:個别肌纖維的移動、肌群的協調以及平衡功能。
如果腦部的平衡感發育的不夠好,就不可能完成這些看似簡單,而實質上是極其複雜的運動。如果沒有穩定的姿勢,肌纖維收縮後就不可能讓身體複位,因為沒有基礎和參考點。就像籃球運動員,如果平衡感不夠好,為球隊得分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受傷下場。
在人體的脊髓(下圖是脊髓)内大約有2000萬個軸突。這些神經纖維以及那些分布在腦幹、頸部和腿部的神經纖維會對地心引力有所回應,從而讓身體保持穩定和直立的狀态。
當身體的姿勢發生發生微妙變化時,腦幹和大腦的神經元會自動的在正确時間用正确的信息量收縮正确的肌肉,以維持直立的姿勢。
小腦神經元受損的患者通常無法長時間直立。長期酗酒會直接影響小腦,導緻跛腳甚至更加糟糕的狀況。同樣帕金森病或中風的患者也會因為重要的神經元受損而影響動作,比如肌肉僵硬,缺乏平衡感等。某些健康問題、藥物作用和内耳的疾病也會影響身體維持平衡的能力。
這一講隻是給大家抛磚引玉,接下來的講解會為您揭示,其實步态隻為訓練走步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說法,涉及更多的是客戶教育中的肌肉記憶訓練,即神經肌肉系統對技能的學習。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