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劍橋大學聽馮骥才做保護民間文化遺産講座
在劍橋大學的國王學院,行走于古老、恢宏的建築之中,聆聽着悠揚、綿長的鐘聲,心中油然而生敬畏之情。其聳入雲霄的尖塔、耀眼的綠色的草坪和雄偉的哥特建築風格盡顯王者輝煌之氣派,成為整個劍橋市的标志和榮耀。國王學院(King’)是劍橋大學最有名的學院之一,建立于1441年,由當時的英國國王亨利六世所創建,因之得名“國王”學院。這承載着600多年文化積澱的學院,彷佛是一座曆史的活化石,向當下的世人無聲地訴說着其悠悠的往昔。而在這樣一個“貴族學院”,應劍橋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劍橋名家講壇”的邀請,我國着名的作家、藝術家,傾盡其大半生精力緻力于保護中國民間文化遺産的馮骥才先生在學院的小禮堂,給大家做了一場“解析中國文化遺産”的講座,力圖喚醒大家對我國民間文化遺産保護的文化自覺意識。
馮先生首先談到了他這些年深入我國民間、田野搶救民間文化的感受,他說一個突出的感觸就是中國民間文化的燦爛、絢麗,我們56個民族,其不同的民族、地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産。但他也犀利地指出,盡管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悠久曆史的文化古國,但自當代以來,我們對傳統文化和遺産的态度是敵對的。文革對傳統文化的毀滅性破壞以及近30多年來我們的現代化進程對文化遺産的破壞是驚人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其他民族把自己的傳統文化看成敵人,這種對文化遺産的态度表現的是最大的無知。
馮先生認為,文化是人類的靈魂與情感,對人的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中,他非常重視發掘民俗文化對喚醒人們情感所起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所謂的民俗就是大家共同認可的情感方式,或者一種心靈生活方式。”他說他現在正在做一項主要的工作,就是正在力争申報春節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他認為春節蘊含着中國人辭舊迎新的美好的情感以及對親情的珍視,所以春運才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為什麼在那個時候那麼多的中國人都要回家過年?實際上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起了作用——就是回家過年。”他特别分析了除夕對于中國人情感歸屬的重要性,所以向政府提出春節放假從除夕開始的建議而被采納。
但馮先生痛心疾首地指出我們現代化的進程對民間文化造成了很大的破壞,他用經濟“急轉彎”來描繪我們經濟發展的态勢。認為我們更多地追求經濟的發展,各地政府為了GDP和政績,大興土木,拆除舊建築,建新樓房,随着城市化進程的推演,我們全國的660個城市幾乎變成了千孔一面,我們的諸多民間文化遺産,特别是非物質文化遺産正瀕臨滅絕的境地,而這與大家對之熟視無睹,缺乏文化自覺和保護意識有很大關系。他舉例說前些年貴州有一位年事已高的阿婆,會唱很多民歌。她積極、主動地要求給他們唱歌、錄音,但因錄音機審批耗時兩個月,等批下來時阿婆已經過世了,去世前一直念叨何時能錄歌。
馮先生認為非物質遺産中,村落的消失是最讓人惋惜的。他分析道“我國曆史上是農耕社會,曆史的源頭在村落,古村落是民間文化生态博物館,是中華民族的根性文化,非遺多半在古村落,少數民族的非遺幾乎全部在古村落(寨)。然而随着城市改造和城鎮化,從2000年到2010年,我國的古村落從361萬個銳減到270萬個,每年平均消失9萬多個。失去原有文化土壤,非遺也就随之化為烏有。其次村落解體後,原有的生活方式也随之瓦解。”所以他今年在國内的主要工作就是到村落調研,提出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
作為文化的先覺者,馮先生已經遠遠走在了我們的前面,他對我國文化遺産的保護和搶救做出了功不可沒的貢獻,文化通過代代傳承而得以延續、發展,保護民間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就讓我們從熱愛和宣傳我們的家鄉、城市文化做起吧。
(寫于2013年4月8日淩晨1點聽馮先生講座後)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