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想修高鐵,不期待美國,找中國更好

天天見聞 天天見聞 2024-10-29 國際 閱讀: 18
摘要: 從邊境地區有關問題達成協議,到兩國領導人在金磚峰會上的會晤,近期中印關系“止跌回暖”的迹象明顯。 中印關系的改善對雙邊關系與國際形勢有哪些影響?為什麼中印關系的改善如此曲折,印度偏向美國主導的“四方安全對話”起到了怎樣的作用?觀察者網對話三大洲社會研究所執行董事、印度學者維傑·普拉沙德先生,帶來他的個人觀察。 ► 文 觀察者網郭涵 觀察者網:中印兩國領導人在喀山金磚峰會期間正式會面,此前雙方外交部宣布就邊境問題達成協議。您怎麼評價這次會面的重要意義?

從邊境地區有關問題達成協議,到兩國領導人在金磚峰會上的會晤,近期中印關系“止跌回暖”的迹象明顯。

中印關系的改善對雙邊關系與國際形勢有哪些影響?為什麼中印關系的改善如此曲折,印度偏向美國主導的“四方安全對話”起到了怎樣的作用?觀察者網對話三大洲社會研究所執行董事、印度學者維傑·普拉沙德先生,帶來他的個人觀察。

► 文 觀察者網郭涵

觀察者網:中印兩國領導人在喀山金磚峰會期間正式會面,此前雙方外交部宣布就邊境問題達成協議。您怎麼評價這次會面的重要意義?

普拉沙德:首先,人們應該意識到,圍繞着本該在1950年代解決的邊境問題,中印之間有過一段相當不愉快的曆史。這個争議上溯到殖民時代,我認為應該理解這才是問題的本質。

是英國的殖民主義者強加給了印度和中國人民一段邊界,這不是印度和中國本來就存在的争議,兩國都試圖擺脫殖民者留下的遺産。事實上,中國和緬甸在上世紀50年代成功解決了劃界問題,說明這并非無法實現。但是印度和中國這兩個年輕的現代國家,為什麼沒能解決殖民者強加的争議?對此各有各的說法。

我的觀點是,對于拉達克地區和藏南地區的問題存在許多誤會,這是邊境争議中兩個最突出的問題。2020年,兩國很不幸地發生了沖突,也是過去4年來中印最高領導人難以舉行正式會晤的原因。

如今,中印兩國在領導人正式會晤前宣布達成了協議,但有些媒體的見聞标題并不準确。雙方解決的是2020年沖突所引發的争議,也就是各自在哪些地方設置哨卡的問題。對于哨卡和巡邏的安排達成了協議,但并不意味着邊境沖突已經得到解決。坦率地說,我期待着中印兩國未來有一天能夠正式完成劃界,因為這是一個早該被解決的遺留問題。

兩國領導人都已經意識到雙邊關系的重要性,未來存在巨大的前進機遇。現在不僅僅是中方,而是印方(外交部)也談到,我們需要穩定、可預測的和友好的雙邊關系。印方不想要動蕩的、敵對的關系。隻有先确保穩定、可預測,雙邊關系才能改善與發展。

當地時間10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喀山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會見印度總理莫迪。 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為什麼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大國之間要相互充滿敵意呢?坦率地說,這是不合邏輯的。全球經濟的重心正在轉向亞洲,這是推動中印關系改變的真正動力。不過,我們依然有許多工作要做,兩國人民仍需加深對彼此的理解,将對方視作鄰居與夥伴。也許是出于不同的理由,但兩國領導人認識到雙邊關系需要翻開新的一頁。而我認為這次會晤是向前進了一大步。

也許人們會好奇協議中談成了哪些内容。但在我看來,有時候在國際關系裡面,友好的氛圍是推動外交關系穩定發展的開始,穩定與可預期才是未來最需要的。

觀察者網:印度國内輿論對于這次兩國達成協議與領導人正式會晤的看法,能否談談您的觀察?

普拉沙德:過去5年來,中印兩國政府并沒有試圖刺激國内民間對彼此的敵意,而是試圖降溫。我認為這非常值得肯定。莫迪總理在與習近平主席會面後表示,維持穩定與邊境和平是印度的優先事項。這個表态很重要。

确實,在印度,執政黨内部有一派人持頑固的反華立場。這些人自1962年的邊境沖突以來就存在于印度右翼政治勢力中。但我認為,莫迪政府中的大量成員,以及在野的中間派、左翼政黨都沒有持根深蒂固的反華立場,他們希望改善中印關系。左翼政黨是出于反對戰争的角度,中間派則是渴望加深中印經貿往來。2023至2024年,中國再度超過美國成為印度的最大貿易夥伴。我認為印度的貿易重心遲早會從美國轉移到亞洲國家這邊。

過去5年,印度從中國進口的電子元件數量增加了兩倍。 《華盛頓郵報》制圖

所以,當莫迪總理表示“維持對華關系穩定是優先事項”時,這非常有意思。不應該僅僅因為印度政府中存在一個反華的派系就低估“優先事項”這個詞。大多數印度人并不關心反華議題,務實的印度民衆渴望與中國維持良好的關系。打個比方,當印度引進投資,比如計劃建設高鐵時,他們不可能期待美國的幫助。如果想要引進的話,可能是法國的企業和技術,但中國的會更好。

觀察者網:在您看來,為什麼中印關系改善的過程花了如此之久?阻礙雙邊關系發展的核心症結是什麼?

普拉沙德:我認為,首先,中印兩國最高領導人在2022年的二十國集團(G20)巴厘島峰會場邊交談過,所以并不是5年來都在彼此冷落對方。其次,2020年的沖突發生後,2021年、2022年依然在中印邊境發生了沖突與對峙。為什麼會繼續出現這個問題,究竟是政治問題還是軍事問題?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在很大程度上事關兩國的聲譽。邊境問題就是聲譽問題,這些國家并不是為了争奪鈾礦或是石油儲備等資源。而涉及到國家聲譽問題,隻有通過政治方式解決,但這通常會花費許多時間。對于兩國政府來說,諸如“在邊境問題上讓步了一兩公裡”這樣的消息,顯然會帶來巨大的國内政治代價。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存在邊境問題,所以對于印度來說,這并不是一件新鮮事。

觀察者網:有觀點認為,印度對華政策的調整也與加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機制後對自身角色的定位發生改變有關。您怎麼看?

普拉沙德:“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确實對中印關系産生了重要影響。這個機制成立于2007年,但運作的并不順利。我們現在看到,美國又牽頭搞了一個“美日澳菲”安全合作機制,縮寫是SQUAD。為什麼要在QUAD基礎上又弄一個機制?因為過去兩年來,随着俄烏沖突上演,印度開始對扮演美國對華“前線國家”的角色失去興趣。

印度拒絕配合西方制裁,繼續購買俄羅斯能源,也沒有再積極地參與QUAD,而美國對印度參與的信心也出現了一定動搖,于是找上了菲律賓。前段時間,菲律賓的小馬科斯政府開始在南海問題上制造緊張,在美國的配合下擺出咄咄逼人的姿态。而莫迪政府已經不再展現出這種姿态,反而在最近的雙邊會晤中強調,印度并不想挑釁中國。

人們需要理解,印度的外交政策正在發生重要轉變,這個國家越來越開始理解中國扮演的角色,印度不一定要把中國視作競争對手,中國也可能是一個機遇。中印之間有什麼值得競争的呢?也許商業上存在一定競争,但中國經濟正在朝下一個階段、更注重高科技的領域發展。印度應該加深與中國的合作,這也有利于推動全世界發展中國家的合作。

觀察者網:您提到了印度的外交政策調整,包括在加入QUAD、與美國合作的關系上有自己的考慮。印度如何界定與美國的關系,這與它作為冷戰時期“不結盟”運動發起者的曆史遺産是否一脈相承?

普拉沙德:這是個好問題。蘇聯解體後,印度的外交政策建制派做出了一個現實主義的決定,即印度需要與美國開啟全新的外交關系。美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對于關系不好的國家,美國會給他們貼上“流氓國家”的标簽,這就是時任國家安全顧問(1993-1997)安東尼·萊克的原話。印度不想被孤立,也是在那個時候選擇與以色列建交,改變了長期以來支持巴勒斯坦的外交立場。接下來,2007年的金融危機席卷整個西方。印度、中國等國家都開始重新評估局勢,認為不能夠再高度依賴美國。

在印度看來,首先,冷戰結束後,美國開始成為一個反複無常的、濫用軍事實力的政治大國。美國入侵伊拉克并在中東狂轟濫炸,讓所有人感到恐懼;稍早之前,美國也曾悍然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我相信中國人也對此記憶猶新。

其次,美國經濟不再可靠。美國不會再買印度的産品,這也是2009年金磚國家組織成立的理由之一。這些國家決定暫時放下政治分歧,專注于彼此之間的貿易。必須承認,金磚國家組織成立之初的目标是成為一個貿易集團。但在推進貿易合作之前,你需要進行政治評估,需要調和各國在政治上的不同看法。随着世界開始發生變化,印度也在重新評估對美國的看法。當然,這個重新評估的過程并不代表印度同美國決裂,即使是現在,印美之間依然保持着密切的關系。

今年6月17日,莫迪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會面,雙方發布就芯片等領域開展合作的聯合聲明。 圖源:印度總理社交媒體賬号

不過,随着美國在經濟上步履蹒跚,印度政治精英會看得越來越清楚,反華的立場并不會給他們帶來豐厚的回報,不管是在經濟上還是政治上。他們必須要務實。

當澳大利亞政客去年喊話印度應該成為北約的合作夥伴時,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表示,不,我們不想成為北約的夥伴,我們不接受北約的思維模式。這是印度政府做出的一份重要聲明。即使是作為一個政治立場偏右翼的政府,它也不想成為美國聯盟體系的一部分。

這算是一種“不結盟運動”的新形态嗎?與20世紀50年代不同,今天恐怕沒有“萬隆精神”那樣的宣言,有的是一種區别于過去、比較勉強的“不結盟”。正如參加喀山峰會的金磚國家,他們并沒有在所有問題上達成一緻,比如譴責以色列停止種族屠殺這件事。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意見和立場,這是一個逐漸發展、協調的過程,也許到2025、2026年或者很多年後才能調和分歧,但我們清楚前進的方向。全球南方國家中出現了一種新的氛圍,他們想要擺脫屈服于美國的角色,創造一個不同于過去的、真正基于多邊主義和尊重聯合國憲章的世界。

來源|觀察者網

你可能想看:

其他相關

國慶節前夕,菲内部傳出強烈信号,老杜家族帶頭對華“表誠意”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23 閱讀: 6
專門在國慶節前夕,菲律賓内部傳出了一個強烈信号,杜特爾特家族帶頭對華表明心意,與馬科斯劃清界限。 1、杜特爾特家族的“外交謎” 近年來,中菲在南海問題上的争端不斷,但這并不能影響兩國之間的其他交往。就在最近,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在馬尼拉如期舉辦了國慶招待會,場面依舊熱鬧,菲律賓多位政要到場祝賀。讓人意外的是,菲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也通過視頻方式送上了緻辭。...

給誰都不許給中國?越南将“大禮”送給美國,還對中方提離譜條件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0-29 閱讀: 21
據觀察者網報道,越南連接全球互聯網的5條主要海底電纜老化,屢遇故障,新建電纜成為政府的首要任務。路透社援引多達12名了解内幕的消息人士獨家報道稱,美國正敦促越南在其至2030年建造10條新海底電纜的計劃中避開同華海通信以及其他中國企業合作。多名消息人士稱,越南政府和國有企業迄今為止對于同中國在電纜上的合作持開放态度,而自今年1月以來,美國官員和企業已經與越南官員、外國官員以及企業高管舉行了至少六次會議。 美國的南海布局中,有美軍駐軍存在的菲律賓,是其主要棋子。國土狹長、海岸線漫長的越南,同樣是美國挑動局勢的切入點。美國總統拜登去年9月到訪越南期間,兩國關系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美國市場是越南出口的主要方向,美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對越南構成直接性軍事威脅。金融領域越南金融防線不足、金融風險過大,使美國具備對越南金融體系形成爆破的能力。除此之外,美國培植越南海外分裂組織,形成對越南政府的又一重大威懾。...

中國果然被騙了!印度剛對華作出保證,莫迪轉頭拿中方“把柄”送美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0-28 閱讀: 29
根據海外網報道,中方在喀山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會見印度總理莫迪。莫迪表示,印中關系保持穩定發展對兩國和兩國人民至關重要,事關28億人民的福祉和未來,對地區乃至世界和平與穩定也十分重要。在當前複雜國際形勢下,作為兩大古老文明和兩大經濟引擎,印中合作有利于促進經濟複蘇和世界多極化。印方願同中方加強戰略溝通,增進戰略互信,拓展互利合作。印方願全力支持中方擔任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工作,并在金磚等多邊框架内加強溝通合作。 ...
俄媒:塞爾維亞高官稱,塞爾維亞永遠不會加入北約

俄媒:塞爾維亞高官稱,塞爾維亞永遠不會加入北約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0-28 閱讀: 21
【環球網報道】據塔斯社10月27日報道,塞爾維亞負責國際經濟合作等事務的部長波波維奇在接受該媒體采訪時稱,塞爾維亞記得北約1999年轟炸南聯盟造成的影響,塞爾維亞永遠不會加入北約。 波波維奇 資料圖 圖源:俄媒...

三大消息:朝鮮突然急踩刹車!中方火速點名美;拜登欺騙了所有人?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0-28 閱讀: 19
三大消息正引發輿論熱議。第一大消息:據觀察者援引法新社、韓聯社報道,朝鮮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一名負責人在紐約出席第79屆聯大第一委員會會議時,就韓國政府近日發布朝方派兵援俄消息反駁稱,這是毫無根據的謠言。 最近國際舞台上真是熱鬧非凡,各種傳言滿天飛,這不,又有一條消息讓人大跌眼鏡:據說朝鮮要派兵去俄烏戰場了!韓國國家情報院也出來添油加醋,說他們已經确認,确實有一批朝鮮士兵坐着俄羅斯軍艦去了俄羅斯。據說這第一批士兵有1500人,目的地是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在那裡進行适應性訓練後,就會被派往俄烏前線。...
伊朗外長:事前“收到”以色列襲擊信息

伊朗外長:事前“收到”以色列襲擊信息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0-28 閱讀: 20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27日說,以色列26日襲擊伊朗前,伊朗就已“收到”相關信息。 據伊朗邁赫爾通訊社報道,阿拉格齊27日在參加伊朗議會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員會會議時說:“我們在遭襲前一晚就收到襲擊可能發生的信息,這使我們确定襲擊即将發生。我們還與各方交換了信息,并在襲擊發生前就采取了必要措施。”...
我來說兩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