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年臨床驗案
壬午年臨床驗案
患者信息
XXX,女,78歲,1942.8.11出生,壬午年
就診時間
2020.12.3(庚子年終之氣)
主訴
間斷心慌汗出伴胸悶憋氣4天
現病史
患者近4天無明顯誘因間斷出現心慌虛汗出,伴胸悶憋氣,心前區及上背部有緊縮感,自覺心髒有停跳,情緒波動或勞累後誘發,1天出現10餘次,每次持續10分鐘左右,深呼吸或平卧休息後可緩解,自服酒石酸美托洛爾25mg QD,未見明顯好轉。平素脾氣急躁,煩燥怕熱,口幹口苦,乏力納差,飯後胃脹,食物難以消化,寐安,二便調。為求系統診療,就診于我院門診。
現症
間斷心慌虛汗出,伴胸悶憋氣,心前區及上背部有緊縮感,自覺心髒有停跳,煩燥怕熱,口幹口苦,乏力納差,寐安,二便調。
舌脈
舌暗紅,苔黃,少津,脈細數。
查體
血壓:130/80mmHg,神清,精神可,心率95次/分,心律齊,心髒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幹濕性啰音,腹軟無壓痛,雙下肢不腫。雙手關節融合,雞爪手樣改變。
輔助檢查
心電圖:室上性期前收縮,HR:95bpm。
既往史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史3年餘,未予系統治療。否認高血壓病、糖尿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型心髒病、腦血管病等慢性病史。
辨病辨證
西醫:房性早搏
中醫:心悸 心火上炎證
病位
心,肺,肝,脾
病性
上火燥中濕郁
病機
心肺燥熱,肝郁脾虛
治則
清心瀉火,疏肝健脾
處方
西藥
琥珀酸美托洛爾 47.5mg QD PO
中藥
黃連15g 肉桂6g 黃芩15g 柴胡15g
枳殼30g 茯苓15g 白術15g 砂仁6g
薄荷30g 香附10g 川芎12g 檀香6g
甘草6g 陳皮30g 煅龍骨30g 煅牡蛎30g
麥冬20g 百合15g
4付代煎,日1付,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每次150mL溫服飲。
案例分析
壬午年髒腑氣化特點圖
庚子年髒腑氣化特點圖
患者壬午年出生,上少陰君火司天;中太角木運太過;下陽明燥金在泉。故其體質特點為:肝肺風火燥熱,脾虛濕盛體質。整體氣化特點:上為心火燔熱,肝風肺燥偏勝,在中為脾虛濕盛,簡言之為上風火燥中濕。
發病及就診時間為庚子年終之氣,上少陰君火司天,中太角金運太過,下陽明燥金在泉,終之氣陽明燥金,庚子運氣影響下的髒腑氣化特點為:心肺燥熱,肝失疏洩。
病機症狀分析
壬午年出生的人逢庚子年,患者肝風被抑制,但心肺燥熱體質得以加強,故本病病機可總結為心肺燥熱,肝郁脾虛。即上火燥中濕郁。心火燔熱,相火熾烈,鼓動心陽急劇有力,則心悸不安;火邪耗氣傷津,氣虛無以推動血液運行,心失所養,則胸悶氣短、倦怠乏力、口幹;邪火擾心,神不守舍而心煩;脾胃健運失司,濕聚不化,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濕煉成痰,脾胃運化無力,則脘痞納呆;舌暗紅,苔薄黃,脈細數是肝脾不健、心肺燥熱的表現。治宜清心瀉火,疏肝健脾。
方藥分析
方中甘草、茯苓、白術、砂仁健脾利濕,四藥固運中土,恢複樞機,升降如常;黃連、黃芩、柴胡清心瀉火,麥冬、百合滋陰潤燥,肉桂引火歸元,陳皮、煅龍骨、煅牡蛎斂降肺胃上逆之氣,使君相浮火二氣皆從右路潛降;川芎達肝,以活血行氣,令肝氣随脾氣而升,舒達肝氣;枳殼、薄荷、香附、檀香調節上中二焦氣機,使肝脾之氣得升,心肺二氣得降。諸藥合用,重在健運脾胃、清心瀉火,兼顧斂肺、疏肝,恢複左升右降,一氣回歸周流。
二診
患者心慌伴胸悶憋氣症狀較前好轉,發作頻次及憋氣程度較前改善,仍有乏力。舌暗紅,苔黃,少津,脈細數。加黨參15g,繼服4付,繼觀。
三診
患者胸悶憋氣症狀消失,一天内發作心慌1-2次,乏力較前改善。舌暗紅,苔黃,脈細數。繼服7付,繼觀。
小結
氣有周流,必有其運動的源頭,滋養源頭,才是恢複周流的根本。故治療心悸時,首要調理脾胃樞軸之力,使中氣輪轉,清濁複位。同時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明醫指掌》言:“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總統于心”,說明了心脾功能正常協調是氣血正常運行的保障,反之則易緻氣血虧少或運行不暢。因此,心悸之為病,關鍵是治在脾胃,祛濕健中。
12.21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