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九年級上冊 期中複習串講:第一單元
第一單元
知識梳理
詞語知識
第1課
1.生字詞
莽莽(mǎng) 分外(fèn) 妖娆(ráo)
稍遜(xùn) 風騷(sāo) 成吉思汗(hán)
數風流人物(shǔ) 今朝(zhāo)
2.多音字
分(fèn)分外((fēn)分數) 汗(hán)可汗((hàn)汗水)
朝(zhāo)朝氣((cháo)朝向) 數(shuò)數見不鮮((shù)數量)
3.詞語釋義
(1)惟餘莽莽:隻剩。
(2)須晴日:等到。
(3)分外妖娆:嬌豔美好。
(4)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鞠躬,傾倒。
(5)略輸文采:這裡是差、失的意思。
(6)數風流人物:這裡指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
第2課
1.生字詞
嘶啞(yǎ) 洶湧(xiōng)腐爛(fǔ)
2.詞語釋義
嘶啞:聲音沙啞;
洶湧:(水)猛烈地向上湧。
第4課
1.生字詞
娉婷(pīng) 鮮妍(yán) 冠冕(miǎn) 呢喃(ní)
2.詞語釋義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鮮妍:鮮豔。
呢喃:本課形容燕子的叫聲。
第5課
1.生字詞
豐潤(rùn) 紅暈(yùn) 憂戚(qī) 枉然(wǎnɡ)
諧奏(zòu) 飄逸(yì) 坦蕩(tǎn) 搖曳(yè)
2.詞語釋義
憂戚:憂傷煩惱。戚,悲傷。
枉然:白白地。
飄逸:漂浮,飄散。
流盼:轉動目光觀看。盼,看視。
搖曳:搖蕩,晃動。
基礎檢測
一、積累與運用(32分)
1.下列選項中字形和加粗字讀音全部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妖娆(ráo) 黎明 凝望(líng) 哀愁
B.搖曳(yè) 風騷 鮮妍(yán) 海狹
C.冠冕(guàn) 篝火 憂戚(qī) 飄逸
D.分外(fèn) 遼闊 枉然(wǎng) 嘶啞
2.下列句中加粗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谷愛淩奪得2022年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人們因此稱她為滑雪運動的“一代天驕”。
B.這個男子身材偉岸,清明娉婷,眼睛像天空一般清澈。
C.一名黑衣女子秀發高聳,瞳孔烏亮有神,流盼間媚态橫生。
D.神舟十三号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不愧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風流人物。
3.下列句子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 B.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C.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D.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4.下列選項中相關知識搭配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毛澤東—《沁園春·雪》—歌頌無産階級革命者
B.柯岩—《周總理,你在哪裡》—對周總理的無限熱愛和懷念
C.餘光中—《鄉愁》—回環往複的音樂美
D.席慕蓉—《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抒發心中的希望與喜悅
5.對《沁園春·雪》這首詞運用的表達方式理解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上阕側重議論,下阕側重寫景,抒情貫穿全詞。
B.上阕側重寫景、抒情,下阕側重議論。
C.上阕側重議論、抒情,下阕側重寫景。
D.上阕側重寫景,下阕側重議論,抒情貫穿全詞。
6.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詩歌的語言與日常語言相比,更為精練優美,更有利于情感的抒發。
B.艾青的詩歌沒有華麗的藻飾,也較少生硬的歐化句子,其語言樸素生動,富有生命力。
C.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觸發我們的情感,将這種情感分行寫出來,就有詩的模樣了;雖然再适當融入聯想和想象,卻有詩的味道了。
D.《我看》這首詩寫的是春天留給詩人的印象以及詩人從中獲得的生命感悟。
7.将下列語句依次填入橫線處,使上下文語意連貫,正确的一項是( )(3分)
讀現代詩歌要注意詩歌的表現形式。詩歌與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書寫的,有些押韻,有些不押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_________________,但又常常運用有規律的排比、複沓,讀起來氣韻通暢。
①強化了節奏,增強了表現力
②而艾青的詩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詩句的韻腳和字數、行數的整齊劃一
③押韻使詩歌具有音韻美
④分行造成了詩句的獨立和詩意的空白
⑤詩句在形式上和諧呼應,抑揚頓挫,便于通讀和記憶
A.②③①④⑤ B.④①③⑤② C.②④③①⑤ D.④③⑤①②
8.詩中第一句“我看一陣向晚的春風”開始對春天的描寫。下面一句是穆旦《春》中的句子,根據你的體驗進行仿寫。(3分)
例句:綠色的火焰在草上搖曳,他渴求着擁抱你,花朵。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填寫。(8分)
(1)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各條戰線上湧現出一大批英雄模範人物,正如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所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總理,你在哪裡》一詩,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海的回答中,我們讀出了一個對革命赤膽忠心、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好總理形象。
(3)在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中,我們可以通過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詩人熾熱的愛國感情。
(4)餘光中的《鄉愁》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比喻形象新穎,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和渴望祖國統一的思想感情。
二、閱讀(38分)
10.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19分)
北國風光,
千裡冰封,
萬裡雪飄。
望長城内外,
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
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燒。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隻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1936年2月
(1)說說“大河上下,頓失滔滔”中“頓”字的表達作用。(3分)
(2)“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的“往”與“今朝”對照起來寫有何妙處?(4分)
(3)詞中評價幾代帝王,運用了詩意的語言,其中“文采”“風騷”應怎樣理解?(4分)
(4)下面是對“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賞析,請你以此為例,就“惟餘莽莽”“頓失滔滔”寫一段賞析文字。(4分)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屬于動态描寫,前者舒展柔關,後者奔騰壯烈,讓人聯想到藝術表演和體育運動,觀感非常豐富,二者又都有奔放活潑的氣勢,顯得神采飛揚。
(5)怎樣理解“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句話?(4分)
11.閱讀餘光中的《鄉愁》,回答問題。(12分)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1)這首詩運用哪些意象來表現鄉愁?這樣寫有什麼好處?(3分)
(2)聯系詩的内容,說說詩人所抒寫的“鄉愁”是怎樣随着時間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華的。(3分)
(3)請你補寫出第二分句的空缺内容,使之與一、三分句保持連貫。(3分)
小時候,母愛融在乳液裡,吮着它,香甜甜;上學後,母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長大後,母愛藏在枕頭裡,枕着它,愛綿綿。
(4)對詩中“一枚”“一張”“一方”“一灣”“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的表達效果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這是一種輕描淡寫的方式,表現鄉愁不是很重。
B這看似是一種輕描淡寫的方式,實則是把濃重的鄉愁濃縮于四個相對小的對象身上。
C.反襯出詩人内心深處濃烈的思鄉之情。
D.運用反襯,更引起人們對祖國和平統一前景的渴望與深思。
12.一天研學活動結束,晚上阿泰和周周又複習起課本中所學的名著知識并搜集到一則新聞,供大家學習。(7分)
阿泰同學在閱讀名著時,喜歡建立閱讀卡片,在閱讀《艾青詩選》時,閱讀卡片尚未完成,請你和周周同學一起幫助他:
《艾青詩選》閱讀卡片
艾青詩選
(1)第一次使用“艾青”這一筆名是在《__________________》發表時。
(2)詩人也因兩首長詩《向太陽》和《______________》被稱為______________。
(3)20世紀30年代他的詩歌風格是:______________。
(4)1978年後他的詩風發生很大變化,詩句變得更______________,詩情變得更______________,詩意變得更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13.寫作。
文以載道,文以化人。文化是什麼?文化是生活,如貼對聯、穿旗袍;文化是技藝,如打油茶、燒泥陶;文化是建築,如騎樓、哈亭;文化是器具,如會鼓、天琴;文化是首詩,如《鄉愁》《秋詞》;文化是個人,如杜甫、蘇轼;文化還是道德素養,民風家教,祖父傳之,子孫繼之。文化在身邊,文化在心裡,文化無處不在。
請圍繞“我與傳統文化”這一話題,自拟題目、以物見人、緣人記事、因事生情,寫一篇記叙文。
要求:(1)自拟标題,不得抄襲、套作,不少于600字。(2)行文中不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凝níng。B.狹→峽。C.冠guān。
2.答案:B
解析:“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3.答案:D
解析:正确的劃分是: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4.答案:D
解析:《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作品。
5.答案:D
解析:這首詞,上阕寫北國雪景,縱橫千萬裡,大氣磅礴,曠達豪邁,贊美之情溢于言表;下阕轉入議論,氣雄萬古,風流豪壯,抒發了壯志豪情。全詞将寫景、議論、抒情有機結合,渾然一體。
6.答案:C
解析:關聯詞語使用不當,最後兩個分句之間是假設關系,把“雖然”“卻”改為“如果”“就”。
7.答案:B
解析:語段主要講的是詩歌的特點。結合上句中提到的詩歌的兩個特點(分行、押韻)可知,④為首句;①緊接着④叙述了“分行”的作用;③⑤叙述了“押韻”的作用;②叙述了“艾青的詩不拘泥于形式”,因此放在最後。
8.答案:(示例)紅色的光芒在夜空閃耀,他渴望着擁抱你,月亮。
解析:注意與例句“……在……,他……,……”的格式一緻。
9.答案:(1)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高山;大地;森林
(3)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4)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10.答案:(1)“頓”是“頓時”的意思,突出了結冰的速度之快,寒威之烈。
(2)對照起來寫,表明曆代帝王都已成為曆史,以此襯托出“今朝”的風流人物登上曆史舞台,必将開創出空前偉業的堅定信心和偉大抱負。
(3)“文采”“風騷”本指文學才華,這裡用文學才華來概括廣義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當然也包括個人的文學才華。
(4)兩句都屬于動态描寫,前者強化了白茫茫的景色,用視覺形象賦予冰封雪飄的風光更為具體、豐富的直覺,氣象奇偉而雄渾。後者寫出了變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自然地想到昔日未被冰雪封蓋時這條母親河滾滾的氣勢。
(5)“俱往矣”三字将封建社會的曆史一筆帶過,點出全詞的主題“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今朝”是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風流人物,新的風流人物必将具有超越曆史上英雄人物的更卓越的才能,也必将創造出空前偉大的業績。這裡是詞人自指,是他作為革命家的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之情的抒發。
(6)上片:寫紅軍過婁山關之前的行動。下片:寫紅軍過婁山關完成了任務。
11.答案:(1)用了四個具體的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樣寫就使鄉愁有了寄托,具體形象,生動感人。
(2)“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四個意象,分别是人生四個階段“鄉愁”的對應物。這四個階段分别是:“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全詩留下長長的餘味,暗含了渴望親人團聚、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時空的阻隔與變化,推進了詩情的層層深化。
(3)(示例)裝在書包裡 背着它 沉甸甸
(4)A
解析:(1)結合詩句分析,意象是: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結合全詩可知這樣寫使鄉愁有了寄托。
(2)抓住“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四個意象對應的“鄉愁”的四個階段,分析詩情的層層深化即可。
(3)注意内容上上下文連貫,格式上一緻。
(4)并非“不是很重”,而是抒發了詩人濃烈的思鄉之情。
12.答案:(1)大堰河——我的保姆
(2)火把;“太陽與火把”的歌手
(3)凝重、深厚、大氣
(4)整齊;深沉;警策
解析:(1)調動閱讀積累可知,第一次使用“艾青”這一筆名是在發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時候。
(2)根據《向太陽》這一提示可知,應填《火把》,艾青因此被稱為“太陽與火把”的歌手。
(3)20世紀30年代,艾青的詩多寫國家的苦難、悲傷與反抗,同時也表達了他希望祖國能驅逐黑暗、取得勝利的美好願望。這一時期他的詩格風格表現為凝重、深厚、大氣。
(4)1978年以後是艾青詩歌創作的另一個高峰。他的詩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詩句變得更整齊,詩情變得更深沉,詩意變得更警策。
13.答案:[例文]
竈台的故事
那天爸爸來電話說,拆了家裡的老竈台,我的心突然像被掏空了一樣,茫然,悲傷。因為,在那竈台旁,有我們的故事。
小時候,我身高剛及竈台,就開始圍着竈台轉,因為那裡總會飄來陣陣菜香,刺激着我的味蕾。水泥的竈面,粗糙不平,上面擺滿了瓶瓶罐罐。從奶奶的嘴裡,我認識了鹽、油、醬、醋、糖這些調料。那時,奶奶總說:“生活,就如這鹽、油、醬、醋、糖,調在一起,就有不同的風味。”當時我不理解,如今想來,才解其味。原來,這是奶奶的人生哲學,也是她在竈台旁給我上的第一課。
上小學後,我的身高已經到奶奶的腰身了。奶奶做菜,也準許我坐在竈台旁燒火。剛開始學習生火,我擔心那短短的火柴梗會燒到自己的手指,一劃一丢,總點不着,引來奶奶的哈哈大笑。我記得她說:“不用怕!從容點!你還有時間。”好不容易點着火,我又吃力地往竈台裡塞滿木柴,火卻似乎和我作對,剛才還着着的火竟慢慢地熄滅了。竈台口裡冒出濃煙,嗆得我直咳嗽,布滿煙灰的手再往臉上一抹,我就變成了花臉貓。這時,奶奶蹲下來,先從竈口裡抽出一半的木柴,又點燃一小把稻草,放進竈口裡,裹住木柴,那木柴竟神奇地燃起來了。“孩子啊,不能塞滿木柴,要留一定的空間,火才會燃得旺。做事也是如此,欲速則不達!”如今想來,奶奶的這番話不僅有生活常識,還有做人的道理。原來,穩重的處世風格是奶奶在竈台旁給我上的第二課。
上了初中後,我每月回家的時候,也是奶奶最忙碌的時候。竈台上,這邊的鍋煮雞蛋,那邊的鍋煮瘦肉……現在,我雖然吃過不少美味,卻總懷念吃豆豉瘦肉拌飯的日子。我曾經問過奶奶怎麼做,老人家也曾耐心地指導過我,但我總是做不出那種味道。那幾年,印象最深的是奶奶說的話。奶奶說:“菜,要用心去做,才會香。從選材到調料再到烹饪,每一步都要紮紮實實做好。做人如做菜,用心,生活才更有味。”如今回味這番話,竟覺得我那可愛、慈祥的奶奶簡直就是一位智者,在平凡的生活中竟有如此深刻的感悟。
我的奶奶,借着竈台這個老物件,将傳統文化中最值得我銘記的道理一一說給我聽。就像鹽溶于湯,溶于菜,那麼自然,那麼美味,讓我細細咀嚼,反複回味。這些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慢慢成了我靈魂的底色。
我時常想起奶奶在竈台旁教給我的人生哲理,也特别懷念竈台上那家常的味道。如今竈台已拆,竈台旁的故事被我珍藏在内心深處,激勵着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解析:[寫作指導]這是一道話題作文題。話題作文最突出的特點是圍繞話題、題目自拟,而且一般不宜直接以話題為标題,這就要求學生掌握拟題的方法。話題作文的選材比較自由,可在話題範圍内任意選材,學生應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素材寫作。“我與傳統文化”的關鍵詞是“傳統文化”,學生可以根據材料選擇熟悉的傳統文化作為素材。“我”限定了選擇的内容要與“我”相關,“我”可以是主角、見證者、感受者等。“與”則表明寫作中要體現“我”和“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可以是懷念、傳承、發展等。題目要求“以物見人、緣人記事、因事生情”,所以在構思作文時,可考慮以物為線索,寫出“我”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再由此表達“我”對傳統文化的情感。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