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體測成為新的教育焦慮
體測季引發家長焦慮,如何正确應對?
體測季的焦慮與對策
家長的焦慮
北京四、六、八年級的學生和家長正面臨一年一度的體測季。體測,即體質健康測試統測,涵蓋了體重指數、肺活量、跳繩、跑步、坐位體前屈等多個項目。由于這些年級的體測成績将計入中考成績,家長們對此尤為關注,甚至在微信群中讨論如何增重和減重,甚至考慮通過作弊手段來提高成績。
商家的推波助瀾
體測季的到來也催生了一系列所謂的“體測神器”,如體測專用鞋和體測功能補劑。這些産品打着“1000米提升20秒到25秒”“一瓶就可開挂考試”的旗号,吸引了大量家長購買。然而,據文章作者報道,這些産品往往并不适合孩子使用,有的甚至含有咖啡因,對未成年人有害。
政策背景與初衷
政策出台
體測成績與中考挂鈎始于2021年北京市教委發布的《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考核評價方案》。該政策旨在通過将四、六、八年級的體測成績納入過程性考核,引導學校和家長從小學階段起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這一改革确實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學校增加了體育課的頻率,家長也更加注重孩子的運動。
改革的效果
盡管初衷良好,但這一政策也引發了一些問題。青少年肥胖率和近視率依然居高不下,許多學生在進入大學後,連一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長跑也缺乏耐力。因此,體測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挑戰。
正确的應對方式
家長的角色
家長首先需要放下焦慮。雖然體測成績與中考挂鈎,但根據北京教委的解釋和實際經驗,體測獲得滿分并不難,隻要孩子達到良好水平即可。這意味着,隻要孩子不是過于胖或過于瘦,在運動上不是過于弱或者沒有重大失誤,體測都能順利過關。家長應關注孩子的整體健康,而不僅僅是考試成績。
商家的責任
商家的宣傳确實加劇了家長的焦慮,但我們不能完全歸咎于商家。家長和學生應保持理性,不被市場噱頭所迷惑。如果消費者不再盲目購買這些産品,商家自然會減少這類營銷活動。
學校的作用
學校在培養學生運動興趣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體育課不應僅僅是為了應對考試,而應以增強學生的運動興趣和自驅力為目标。去年5月,南開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兩則新聞對比鮮明:南開大學呼籲學生誠信跑步,而北京大學的“體能提升:運動與膳食”選修課卻備受追捧。這說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至關重要。隻有當學生真正喜歡運動,才能自律、堅持,最終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結論
體測政策的初衷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家長、學校和學生應共同努力,正确對待體測,避免過度焦慮,培養真正的運動興趣,從而實現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