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讀書與行止
某天早上,高溫炙烤切換成大雨滂沱,最近的天氣惱人。臨出門前,突然收到遠方老友發來的微信,定睛一看,好家夥,一大清早就在思考人生:“昨天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感覺很值得思考,跟你共享之。為什麼古人讀幾本書就可以那麼厲害,現代人讀這麼多書依然能力平平呢?”
由于趕着上班,我在地鐵裡草草回了兩條微信,事後一想還是差點意思。顯然,在讀書學習的資源條件方面,古人與現代人的差距不可以道裡計——尤其在經曆了20世紀的知識大爆炸之後,現代人所能學習的知識門類遠遠超過古人,即使是中國古代規模最龐大的叢書《四庫全書》,與今天的圖書市場相比,仍隻是滄海一粟。然而,老友問題的關鍵在于:讀的書更多,人就一定會變得更好嗎?
我腦海中浮現出《大學》裡的幾句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或許,答案就藏在這26個字裡。現代社會鼓勵和崇尚競争,人們讀書學習不免功利化,中小學生為了應試而讀書自不待言,即使到了大學,讀書也常常與課業、考研、就業等捆綁在一起。工作以後,這一功利主義導緻的個體差異更為明顯——有人瘋狂地閱讀,有人一本不讀。
古人由于資源和條件的限制,接觸到的書籍非常有限,許多人終其一生也隻讀到幾部經典。不過一如《道德經》言:“少則得,多則惑”,又如有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能把少數幾部經典讀通讀透,并與自身的修為、事業的精進相結合,已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在此意義上,我認為最好的閱讀是重讀——尤其是對經典的重讀。每每看到有網友曬出去年一年讀了76本書或88本書的“戰績”,我總是投以懷疑的目光。
短視頻時代,人的注意力總是處于跳轉模式,指尖輕輕一劃,一個個内容毫不相幹的吸睛短視頻依次呈現,永無止盡。長期的“多任務處理”和“跳轉化關注”,似乎逐漸改變了人腦神經網絡的排布。于是,許多人讀書學習時,難免心浮氣躁、注意力渙散,甚至無法閱讀任何長篇的東西。想到古之學者讀書前,還要進行沐浴、更衣、焚香、正冠、端坐,待心靜、意誠之後方始讀書。或許,正是這種心境上的“靜躁之别”,才是當下最大的問題吧。
人生在世,就是一場走走停停的旅行,因此古語中有“行止”一詞,既謂人生的蹤迹,也指處世的态度。現代社會往往強調了“行”的一面,讓人不斷前進、攀登,乃至陷入種種内卷,卻容易忽視“止”的價值和意義。墨子說:“知止,則日進無疆,反者,道之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在充滿誘惑的現代社會中,保持一顆安定之心,做到适可而止,才能“每臨大事有靜氣”,擁有直面挑戰的定力和智慧。
躁者很容易将“止”理解為無所作為的“躺平”,如果真是這樣,隋代大儒王通就不必費神費力地寫出一部《止學》,來辨析“當進則進,當止則止”的種種微妙之處。換言之,“止”隻有放在“行”的後面,才有自身存在的意義。
對于那些從不讀書的人,當然無法向其道出重讀的妙處;而讀書一道,最神機之處不在“由薄到厚”的曆程(幾乎每個人都經曆過),而恰恰是相反的“由厚到薄”,也就是一個人覺和悟的過程——那是有字之書和無字之書的相遇,是午夜的徘徊,灼熱的迷思,哀恸的領悟,一閃而過的靈光。
寫到這裡,我想到電視劇《天道》裡的一句台詞:“隻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隻有我自己覺到、悟到,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我每次給學生上中國傳統文化課,都從漢字開始講起,起首便是“德”“道”二字。竊以為,中國文化的密碼就藏在這兩個字裡。“道”的偏旁“辶”,亦作“辵”(chuò),由“彳”(chì)和“止”兩個字構成,“彳”為小步行走,行、止二字同存于一字,豈不妙哉!道家哲學裡的“相反相生”以及“對立面轉化”的思想,盡在其中矣。所謂“大智知止,小智惟謀”,這正是中國文化的偉大創造。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