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讀書與行止

天天見聞 天天見聞 2024-10-15 文化 閱讀: 44
摘要: 某天早上,高溫炙烤切換成大雨滂沱,最近的天氣惱人。臨出門前,突然收到遠方老友發來的微信,定睛一看,好家夥,一大清早就在思考人生:“昨天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感覺很值得思考,跟你共享之。為什麼古人讀幾本書就可以那麼厲害,現代人讀這麼多書依然能力平平呢?” 由于趕着上班,我在地鐵裡草草回了兩條微信,事後一想還是差點意思。顯然,在讀書學習的資源條件方面,古人與現代人的差距不可以道裡計——尤其在經曆了20世紀的知識大爆炸之後,現代人所能學習的知識門類遠遠超過古人,即使是中國古代規模最龐大的叢書《四庫全書》,與今天的圖書市場相比,仍隻是滄海一粟。然而,老友問題的關鍵在于:讀的書更多,人就一定會變得更好嗎?

某天早上,高溫炙烤切換成大雨滂沱,最近的天氣惱人。臨出門前,突然收到遠方老友發來的微信,定睛一看,好家夥,一大清早就在思考人生:“昨天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感覺很值得思考,跟你共享之。為什麼古人讀幾本書就可以那麼厲害,現代人讀這麼多書依然能力平平呢?”

由于趕着上班,我在地鐵裡草草回了兩條微信,事後一想還是差點意思。顯然,在讀書學習的資源條件方面,古人與現代人的差距不可以道裡計——尤其在經曆了20世紀的知識大爆炸之後,現代人所能學習的知識門類遠遠超過古人,即使是中國古代規模最龐大的叢書《四庫全書》,與今天的圖書市場相比,仍隻是滄海一粟。然而,老友問題的關鍵在于:讀的書更多,人就一定會變得更好嗎?

我腦海中浮現出《大學》裡的幾句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或許,答案就藏在這26個字裡。現代社會鼓勵和崇尚競争,人們讀書學習不免功利化,中小學生為了應試而讀書自不待言,即使到了大學,讀書也常常與課業、考研、就業等捆綁在一起。工作以後,這一功利主義導緻的個體差異更為明顯——有人瘋狂地閱讀,有人一本不讀。

古人由于資源和條件的限制,接觸到的書籍非常有限,許多人終其一生也隻讀到幾部經典。不過一如《道德經》言:“少則得,多則惑”,又如有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能把少數幾部經典讀通讀透,并與自身的修為、事業的精進相結合,已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在此意義上,我認為最好的閱讀是重讀——尤其是對經典的重讀。每每看到有網友曬出去年一年讀了76本書或88本書的“戰績”,我總是投以懷疑的目光。

短視頻時代,人的注意力總是處于跳轉模式,指尖輕輕一劃,一個個内容毫不相幹的吸睛短視頻依次呈現,永無止盡。長期的“多任務處理”和“跳轉化關注”,似乎逐漸改變了人腦神經網絡的排布。于是,許多人讀書學習時,難免心浮氣躁、注意力渙散,甚至無法閱讀任何長篇的東西。想到古之學者讀書前,還要進行沐浴、更衣、焚香、正冠、端坐,待心靜、意誠之後方始讀書。或許,正是這種心境上的“靜躁之别”,才是當下最大的問題吧。

人生在世,就是一場走走停停的旅行,因此古語中有“行止”一詞,既謂人生的蹤迹,也指處世的态度。現代社會往往強調了“行”的一面,讓人不斷前進、攀登,乃至陷入種種内卷,卻容易忽視“止”的價值和意義。墨子說:“知止,則日進無疆,反者,道之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在充滿誘惑的現代社會中,保持一顆安定之心,做到适可而止,才能“每臨大事有靜氣”,擁有直面挑戰的定力和智慧。

躁者很容易将“止”理解為無所作為的“躺平”,如果真是這樣,隋代大儒王通就不必費神費力地寫出一部《止學》,來辨析“當進則進,當止則止”的種種微妙之處。換言之,“止”隻有放在“行”的後面,才有自身存在的意義。

對于那些從不讀書的人,當然無法向其道出重讀的妙處;而讀書一道,最神機之處不在“由薄到厚”的曆程(幾乎每個人都經曆過),而恰恰是相反的“由厚到薄”,也就是一個人覺和悟的過程——那是有字之書和無字之書的相遇,是午夜的徘徊,灼熱的迷思,哀恸的領悟,一閃而過的靈光。

寫到這裡,我想到電視劇《天道》裡的一句台詞:“隻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隻有我自己覺到、悟到,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我每次給學生上中國傳統文化課,都從漢字開始講起,起首便是“德”“道”二字。竊以為,中國文化的密碼就藏在這兩個字裡。“道”的偏旁“辶”,亦作“辵”(chuò),由“彳”(chì)和“止”兩個字構成,“彳”為小步行走,行、止二字同存于一字,豈不妙哉!道家哲學裡的“相反相生”以及“對立面轉化”的思想,盡在其中矣。所謂“大智知止,小智惟謀”,這正是中國文化的偉大創造。

你可能想看:

其他相關

854頁英文書8.7元!買到就是賺到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21 閱讀: 6
親愛的書友,晚上好呀! 今天,你讀書了嗎? 小時候最喜歡的書,就是童話故事了。《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這些小學時讀過的故事,早就深深地刻進了記憶裡。 小圖今天想帶給大家的書,是英文版《安徒生童話精選》。 ...

易經很玄妙嗎?掌握三個入門必備訣竅,簡單易懂,建議收藏學習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20 閱讀: 11
悟八卦之魂,生八卦之理。——《易筋經》 《易經》為大道之源,民間流派很多,細說起來似乎非常神秘。前段時間收到了一些讀者的私信:它的規律是什麼?很玄妙嗎?如何入門并運用呢?如果讓我回答的話,我覺得我說不出來,可是遇到事情下意識就會順應規律去做,應物而動順勢而為。 ...
拉薩市深挖文化資源提升旅遊魅力

拉薩市深挖文化資源提升旅遊魅力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20 閱讀: 13
仲秋時節,拉薩街頭,日光傾城,一路美景不斷。近年來,拉薩不斷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以獨特的高原風光、民俗風情,以及豐富的曆史文化遺産,成為遊客向往的“打卡地”。數據顯示,2024年1至7月,拉薩共接待國内外旅客2671.38萬人次,同比增長16.85%,實現旅遊總收入342.12億元,同比增長13.95%。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如何更好保護傳承民族特色文化、打造文旅産業新高地?拉薩市城關區八廓街給出答案。國慶假期,八廓街比以往更加熱鬧。漫步八廓街,街巷縱橫、店鋪林立、人來人往。八廓街旅拍走俏市場,行走在街上,随處可見身着藏裝的遊客拍攝寫真,作為西藏之旅的珍貴記憶,旅拍店的店主們也提供多樣化的藏裝供遊客選擇。由于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傳統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如今已成為藏裝旅拍熱門打卡地之一。...

讓“錢學森”成為“錢學森”,讓“貝多芬”成為“貝多芬”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19 閱讀: 11
南都訊 10月7日,由暨南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聯合舉辦的柳恩銘博士新著《四書心讀》首發式在華南師範大學石牌校區圖書館舉行。中山大學黨委書記、廣東省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朱孔軍,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華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王斌偉,廣東省作協主席蔣述卓等嘉賓和學界代表百餘人出席了活動。 ...
千古奇文《了凡四訓》全集:原文+譯文

千古奇文《了凡四訓》全集:原文+譯文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19 閱讀: 20
《了凡四訓》被譽為“東方第一勵志奇書”“中國第一善書”,蘊涵着中國文化的深邃和智慧,問世以來深受推崇,廣為流傳,清代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對《了凡四訓》最為推崇,讀後改号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也。’”并将其列為子侄必讀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書。胡适先生則認為,《了凡四訓》是研究中國中古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

第五屆“坪山自然博物圖書獎”公布“五大獲獎圖書”和“十本評委會推薦圖書”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19 閱讀: 15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文燦 劉育銮 11月3日,第五屆“坪山自然博物圖書獎”正式公布“五大獲獎圖書”和“十本評委會推薦圖書”。 “坪山自然博物圖書獎”是深圳市坪山區所舉辦的首個自然類圖書獎項,當下,已成為國内自然博物出版領域的風向标,也是國内出版領域具有獨特定位的重要圖書獎項。該獎每年一屆,關注和評選具有嚴謹科學态度、人文關愛情懷、推動現實變革、惠潤百姓生活的自然博物好書,獎勵有思想、有視野、有文采的作家,緻力于傳播自然博物理念和認知,倡導日常發現自然、感知自然、熱愛自然,培育自然博物素養,催生自然博物文化生活風尚。...
我來說兩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