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養生十二時辰(下)

天天見聞 天天見聞 2024-10-12 健康養生 閱讀: 33
摘要: 午時,睡好子午覺健康提醒有的人每天下午兩點多鐘就會胸悶心慌、面紅如桃花,但到醫院又查不出有什麼問題,其實這代表心髒的問題已經開始顯現了,其中臉紅是一種心火外散的現象,這個時候就需要看中醫進行身體調理了。酉時是養腎的最好時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揉耳朵。戌時,按揉心包經亥時,按外關、泡腳助安眠

午時,睡好子午覺

11點到下午1點,心經當令。《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居五髒之首,主血脈,主藏神,它能推動全身血液的運行,同時能夠主宰人體髒腑組織的一切生理活動。“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心在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午時是養心最佳的時機,此時自然界與人體陽氣最盛,陰氣始生,陰陽交接,所以應順應天地的氣機變化,睡個午覺。古人把睡子午覺叫作“盜天地之生機”,可見其意義重大。

健康提醒高血壓患者,在午時不要生氣,不要暴飲,以免中風。

健康妙招①在午休之前,我們可以先給“心”做做按摩,取兩個部位,第一是手上的大魚際,第二是心經的神門穴(掌心向上,腕關節靠小指側之腕橫紋上)。堅持這樣做,可以起到很好的養心作用。②午睡前坐在椅子上,兩腿自然分開,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腋窩15下,然後用右手拇指從腋窩頂按心經循行緩慢小拇指末端按揉,力度以舒适為宜,再用同樣方法對右側進行拍打、按揉,堅持下來,會感覺心情舒暢,更有助于午睡。

未時,揉揉小腸四腧穴

下午1點到3點,小腸經當令。《黃帝内經》有雲:“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腸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将食物中的營養精微吸收,通過脾的運化滋養全身,并将消化後的糟粕傳送到大腸。而這一切都是在小腸陽熱的作用下完成。但現在很多人因為經常熬夜、濫用空調,導緻陽氣不足,小腸就會吸收不好,所以養好小腸最主要的是養好其陽氣。

健康提醒有的人每天下午兩點多鐘就會胸悶心慌、面紅如桃花,但到醫院又查不出有什麼問題,其實這代表心髒的問題已經開始顯現了,其中臉紅是一種心火外散的現象,這個時候就需要看中醫進行身體調理了。

健康妙招養好小腸經可以在小腸經上做些按摩導引,或做些緩和的運動,比如甩甩手臂,按揉少澤(在小指外側指甲角旁)、陽谷(手腕外側,小魚際根部,腕關節突起的骨頭和尺骨頭突起間的凹陷處)二穴。古人最常用的方法是灸關元穴(肚臍下四橫指處),關元是小腸募穴,修行之人俗稱丹田,常灸關元可以補充陽氣,強身健體。

申時,捶捶肩背疏通膀胱經

下午3點到5點,膀胱經當令。膀胱經循行路線起于頭,經過背部,下行到腳,是人體行程最長、穴位最多的經脈,主要有兩大重要作用:既是人體陽氣的倉庫,又是人體排洩廢物的通道。所以,應保持膀胱經的通暢以排毒順暢,儲備更多陽氣,保持人體陽氣充足。正如《黃帝内經》所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氣充足,人體就健康。申時也是人體記憶力、判斷力最活躍的時候,所以,日常生活中可以把相對重要且耗費腦力的工作安排在這個時間段做。

健康妙招①經常捶捶肩背,可以幫助疏通膀胱經。②膀胱經上有兩個重要而易操作的穴位,委中穴(腘窩橫紋正中)和承山穴(小腿肚正中,按揉時有酸脹感的地方),按揉此二穴可以緩解疲勞,治療腰腿酸痛。③勞宮灸天柱:先把兩手掌心(勞宮穴)互相搓兩三分鐘,然後兩手五指交叉放在腦後,捂住後頸部的天柱穴(後頸部後發際正中線上半寸,往兩旁各1.3寸處:中指第二節為1寸),可疏通心經與膀胱經,起到解除疲乏的效果。

酉時,揉揉耳朵固腎氣

下午5點到7點,腎經當令。《黃帝内經》上說:“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 “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主骨生髓,人體的衰老也與腎有密切關系,腎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養腎最重要的就是要藏精,保持腎精充盈,腎經氣血就旺盛,人就光彩照人、精力充沛。酉時是養腎的最好時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揉耳朵。中醫認為腎開竅于耳,按揉耳朵可以保護腎髒,同時耳朵上有很多反應點,現在貼耳穴、耳針等方法就源于此,所以按揉耳朵有很好的健身效果。

健康提醒酉時飲食應少量、清淡,且飯後喝一杯溫開水,不但能幫助消化和排泌,還可以清洗腎和膀胱,減少患腎結石、腎炎的概率。另外,小孩兒如果在該時間段發低燒,往往提示腎氣虛損,就要引起家長注意了,建議及時中醫調理。

健康妙招①經常按揉耳朵,但注意按揉的時候手盡量是溫的,而且每次要揉到耳朵發熱才有效果,尤其在申時按揉效果最佳,當然在其他時間段按揉也是很好的。②按揉湧泉穴(在腳底,中趾尖與腳跟的上1/3處),可睡前洗完腳,兩手拇指點按該穴,可起到強腰固腎的效果。③提肛和叩齒,這是養腎的好方法。以上方法簡便易行,貴在堅持。

戌時,按揉心包經

晚上7點到9點,心包經當令。此時氣血流注于心包經,心包具有保衛心髒并能反映心髒某些功能。在中醫理論中,心包代心受邪,是心髒外近身護衛。

所以要想有個好心髒,強大的心包經是必不可少的。養好心包經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按揉心包經,心包經循行剛好就在手臂内側正中,好記好操作。

健康提醒心包經有個穴位叫内關穴(在腕橫紋正中上三橫指寬處),該穴位如有青筋凸起、扭曲、紫暗,提示心包經堵塞不暢,要注意心髒疾病發生。

健康妙招有幾個重要穴位可以經常按壓以保養心包經:①内關穴(在腕橫紋正中上三橫指寬處),經常按壓,可以安神。②勞宮穴(手握拳,中指與無名指指根之間的位置),戌時按揉這兩個穴位,可以起到養心降壓的作用。③天池穴(乳外1寸、前正中線旁開5寸處),按摩時,可用雙手拇指或中指的螺紋面或指端适當輕緩柔和按摩兩側天池穴,對時常胸痛、胸悶的患者很是适合。④郄門穴(前臂掌側,大約在腕橫紋上5寸附近),當心髒不舒服的時候,就可以用指尖用力按壓郄門穴,間斷按壓此穴,可緩解不适症狀。當然,保持心情舒暢至關重要。

亥時,按外關、泡腳助安眠

晚上9點到11點,三焦經當令。三焦是包圍在五髒六腑外的大腔隙,根據功能不同分為上中下三部分,故稱三焦。中醫認為三焦是人體元氣、水液運行的通道,三焦通暢,人體的元氣、水液才能順利輸布全身,人體的各項生理功能才能正常運行。所以亥時要順應自然、停止活動、保持心情平靜、準備睡覺,以确保三焦通暢,陰陽調和。

健康提醒不可生氣、大悲,不可狂喜,更不能在此時吵架怄氣,否則極易使體内的元氣紊亂,造成精神萎靡不振,可用冷水洗臉、溫水刷牙,右側卧位入睡。

健康妙招①按壓外關穴:該穴就在手背側,腕背橫紋上三橫指寬處(與内關穴正好相對),可以用一手拇指按于另一手的内關穴,其食指或中指按于外關穴,對按這兩個穴位20~30 次,可有效緩解焦慮,幫助睡眠。②睡前溫水泡腳,一般要保持水溫在40℃以上,持續15~20分鐘,最佳狀态是渾身都覺得暖暖的。

中國文化講究天人相應,人體是個小宇宙,大自然的節律在人體也有相應的反應,跟着大自然的節律去調整作息,人就會生活得更輕松而健康,反之,人體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且更容易出現健康問題。我們每個人要關注自己的健康,從“起居有常”做起,做到每天十二時辰生活有節,适時養生,讓身體功能時刻處于最佳狀态,才能抵禦外界的不良影響。

(作者:張宏超 李志強 本文摘自《青囊·辛夷花開》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 陳仁壽 主編)

你可能想看:

其他相關
六經病對應的症狀一覽

六經病對應的症狀一覽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2-01 閱讀: 33
六經病對應的症狀一覽不管什麼細菌病毒,隻管六經辨證(六經症狀羅列)然後想想怎麼用傷寒六經來辨證,隻要你的思維足夠靈活,仲景先師早已告訴你不管什麼細菌病毒,你隻管辨清六經,随證治之…………口苦,咽幹,目眩——熱燥津虧,表裡不通(陽性)...
徐小麗:一位名老中醫手裡的十大王牌方,個個療效非凡

徐小麗:一位名老中醫手裡的十大王牌方,個個療效非凡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29 閱讀: 42
又聽人說秦嶺終南山有一老中醫擅治此病,去了幾次吃藥不少,亦無多大效果。後在看到山東名醫張志遠先生的文章《地榆貫衆白頭翁湯治崩漏》,感覺效果亦很好,考慮可以把二方合用。我屢用屢驗,療效百分之百,稍為作一加減即可,現已成我手中王牌專方,病例無數故爾不再例舉,醫者盡管放心大膽使用,一樣會成為手中王牌。...

食療藥膳銀桃懷杞鹌鹑湯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29 閱讀: 41
銀桃懷杞鹌鹑湯銀杏仁50克,核桃仁100克,鐵棍山藥200克,枸杞子15克,紅棗3枚,生姜3片,鹌鹑2隻(約500克)。諸物合烹,味道鮮香可口,湯性溫潤,有良好的健脾益氣、養胃生津、潤肺止咳、滋補肝腎、益精血、壯筋骨等作用,适宜于深秋時節一般人群服食以禦涼燥。...
清代通儒名醫張宛鄰

清代通儒名醫張宛鄰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29 閱讀: 34
張宛鄰在中國學術史和醫學史上,清代張宛鄰都是傳奇人物。以博學多才稱著,工詩詞、古文及分隸,尤精輿之學,又是一代名醫。張宛鄰于嘉慶十八年(1813)參加順天府鄉試中舉,官服山東,曆任鄒平、章邱、館陶知縣,在館陶縣任時最長,達十年,卒于任上。張宛鄰還是地理學專家。...
玉一齋臨證推求——同中有異咳痰喘

玉一齋臨證推求——同中有異咳痰喘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26 閱讀: 28
玉一齋臨證推求——同中有異咳痰喘(2)滾痰湯合雙玉散例證屬外感咳嗽;治以宣肺化痰。杏蘇散出自《溫病條辨》,為治涼燥之方。“燥病屬涼,謂之次寒,病與感寒同類(沈目南《燥病論》)”。本案并不咳,苔白膩,且痰色不黃而白,初看似方證不合。...
五髒有寒,身體先知!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髒腑有寒”

五髒有寒,身體先知!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髒腑有寒”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26 閱讀: 21
表現:中醫認為呢,肝主一身疏洩,如果你肝陽不足了,導緻疏洩功能失職,出現氣郁氣滞,導緻身體出現淤堵的現象,而我們的兩肋正是肝經循環的地方,所以就容易出現肋痛,并且還伴有頭痛,腹痛等,這個時候就需要疏肝行氣,散寒止痛了,可以參考一個十香丸。...
我來說兩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