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二戰中真正的中流砥柱?
誰才是二戰的中流砥柱?當美國向德意日法西斯國家宣戰的時候,此時此刻,盡管在蘇德戰場上,蘇軍占據絕對的劣勢,蘇聯外長和英國高官打了一個電話,探讨了一下戰後的世界分配問題。
對!你沒有看錯,在戰場上蘇聯的軍隊被德國人像狗一樣攆的到處亂跑,幾十萬人,幾十萬人的崩潰,而蘇聯的高層在聽到美國将參戰的消息時,已經開始想象勝利之後的事情,那麼你說誰是整個第2次世界大戰的終結者。
在整個第2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獨立扛下了日本,美國人隻用了三成功力就平推掉了有70多萬兵力的日本南方軍。說句實話,在太平洋戰争中,美國人并沒有表現出高人一等的戰術,美國人的勝利都是用鋼鐵堆砌而來的。
當看到開着吉普,喝着可樂,吃着午餐肉的美國大兵,要啥沒啥的,日本人就已經輸了,這絕對是實力的碾壓。美國為了盡快結束戰争,向日本投放了兩顆蘑菇彈,吓得叫嚣着要1億玉碎的日本人立馬打起了白旗,二戰就此告終。
在亞洲戰場上,中國憑借巨大的體量,牽制住了大量的日軍,但是不要忘了在中國戰場上始終處于攻勢。而我軍處于守勢,也許利用空間換的時間,我們确實能夠拖住日本人的腳步,但是想要真正的打赢這一戰,可能還得拖上一些年頭。
沒準橫店的出名可能不是靠拍抗日神劇,而是因為在抗戰的前線。所以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真正打敗日本法西斯的是美軍,美軍是太平洋戰争盟軍的主心骨。
我們再切回歐洲戰場,許多人會說是蘇聯人擋住了德軍進攻的腳步,逐漸把德國人拖垮。這個事情應該分為兩個階段,在諾曼底登陸之前,确實是蘇軍獨自在承受着德軍巨大的壓力。
在諾曼底登陸之前,蘇聯人吃了大虧。哪怕就是庫爾斯克會戰,蘇聯人在戰略上取得了勝利,但是蘇聯人付出的代價是德軍的幾倍。蘇聯隻是擋住了德國的進攻,戰争的控制權還是掌握在了德軍的手中。
其實就算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德國人一開始也是占了優勢的,之所以這場史無前例的坦克大會戰會出現反轉,那就是因為美英等國實施了西西裡登陸。
大量的以美軍為首的盟軍出現在了意大利的領土上,法西斯的鼻祖,墨索裡尼政府迅速垮台,為了避免意大利投降,再次上演一戰時出賣德國人的曆史,希特勒不得不改變計劃,将原本用于蘇聯戰場的軍隊挪用至意大利戰場,穩住意大利的局勢。
強大的B集團軍群,将不在支援庫爾斯克會戰轉頭殺向意大利,避免盟軍占領意大利,直接攻擊德國本土,這直接導緻了庫爾斯克會在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随着美軍為首的盟軍積極在西歐地區出手,德軍在蘇德戰場上的兵力一降再降,從庫爾斯克會戰時的390萬,降到了1944年,1月時的250萬左右。
而在西線,則聚集了244萬德軍。此時盟軍尚未實施諾曼底登陸,但是已經牽扯了相當一部分德軍兵力,有力的緩解了蘇聯所面臨的壓力。
當諾曼底登陸成功實施之後,基本上已經奠定了盟軍在二戰中勝利的局面。德國又一次回到了一戰是兩線作戰的窘境。随着大量的兵力被沖往西線,斯大林趁勢發動了七次斯大林突擊,直到把德國鬼子趕出了蘇聯的領土。
應該說在打德國人這方面,蘇聯人和美國人各有千秋。但是别忘了美國人在戰場之外做的貢獻。老美為了能夠讓蘇聯人挺住,前前後後給了蘇聯人海量的物資,烏克蘭大糧倉丢了之後,如果沒有美英兩大帝國主義及時援助,蘇聯人真未必能扛得住。
所以有這麼一個加分項,我們還是認為在歐洲戰場上美國人功勞第一,德國人功勞第二,英國人排第三。
所以第2次世界大戰的中流砥柱絕對是美國。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