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是路癡?
導航能力的奧秘:環境與遺傳的較量
導航能力的個體差異
和許多研究人類導航能力的科學家一樣,西北大學的認知科學家大衛·烏塔爾(David Uttal)也是個“路癡”。然而,世界上還有許多人與他截然不同,他們總是能清晰地知道自己身處何方,并輕松找到前往目的地的路徑。科學家們通過一系列實驗來評估人們的導航能力,例如讓他們指出看不見的位置,或者在想象自己處于另一地點的情況下指向第三個位置。這些實驗表明,确實有人在導航方面表現出色,而另一些人則顯得相當迷茫。
科學家的觀點
天普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諾拉·紐科姆(Nora Newcombe)在2022年的《發展心理學年鑒》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導航能力發展的論文。她指出,盡管人們在導航上永遠不可能達到完美,但有些人可以将誤差控制在幾度之内,這已經是非常高的精度了。相比之下,另一些人在被要求指出目标方向時,似乎隻是随意指向某個方向。
研究的挑戰與新進展
盡管容易證明人們在導航能力上存在差異,但科學家們在解釋這些差異的原因時遇到了困難。然而,近年來,随着虛拟現實和GPS追蹤等技術的應用,研究人員能夠觀察成千上萬甚至數百萬人在複雜環境中的導航表現。這些研究揭示了導航技能在某種程度上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
遺傳與環境的作用
最近對遺傳學在導航中作用的研究進一步強調了環境的重要性。2020年,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發育心理學家瑪格麗塔·馬蘭奇尼(Margherita Malanchini)及其團隊對2600多對同卵和異卵雙胞胎在虛拟環境中的導航表現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發現,導航能力确實有一定程度的遺傳性,但這種影響非常有限。相反,影響人們導航表現的最大因素是所謂的“非共享環境”——即每個人在生活中積累的獨特經曆。
結論
綜上所述,導航能力的差異不僅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受到個人成長環境和獨特經曆的影響。未來的研究将進一步探索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類的導航能力。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