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及韌帶解剖
原創:小墨紫葫蘆與解剖11月29日
踝(距小腿)關節為一軸性屈戌關節。胫骨下關節面和胫、腓骨内、外踝關節面構成踝穴,距骨滑車構成關節頭。
前面觀
F:腓骨 LM:外踝 MM:内踝 T:胫骨 TA:距骨
兩踝間的距離即踝間徑,男性平均73.1mm,女性平均66.0mm。兩踝關節面呈向前開放約25°角。外踝比内踝低,并稍靠後,因此,通過内、外踝的踝關節橫軸斜向後外方約20°。
盡管踝關節為單一的屈戌關節,但在跖屈或背屈時,其旋轉軸仍較為奶靈活。當膝關節伸直時,踝關節可背屈10°,膝關節屈曲時,因跟腱松弛,踝關節可背屈30°。在行走、跑步和跳躍過程中,背屈時韌帶最緊張,牽拉運動最明顯。在放松時,隻要不牽扯下面的胫腓聯合和作輕微的腓側屈曲運動,甚至感覺不到側向運動。在背屈時,因腓骨輕微外旋,導緻踝關節間隙增大。
距骨滑車關節面呈鞍狀,前寬後窄,前端比後端寬約2mm。關節面在前後方向上微凸,在橫向上微凹。踝關節囊圍繞關節周圍,近端起自胫骨下關節面和内、外踝關節面周緣,遠端止于距骨滑車關節面周緣和距骨頸上面,距骨頸位于囊内。關節囊前後薄弱,兩側被韌帶增強。
關節囊被下列韌帶增強:
1.内側(三角)韌帶,居踝關節内側、前方和後方。自内踝呈扁形向下,止于距骨、舟骨和跟骨,堅固地彌補了内踝短缺的部分。可分下列四部:
(1)胫距前部:自内踝前緣向前下止于距骨頸後部,恰在距骨内踝關節面前方。有些纖維越過距舟關節至舟骨。
(2)胫距後部:相當于外側的距腓後韌帶,但較短。起自内踝外面的窩,向後附于距骨内側面及距骨後突内側結節。其強韌程度有較大變化。
(3)胫舟部:位于前部淺層,起自内踝前緣,斜向前下,止于舟骨粗隆和跟舟跖側韌帶内側緣。
(4)胫跟部:位于中部淺層,肥厚而堅韌,起自内踝尖,向下止于跟骨載距突。因之,胫跟部像外側的跟腓韌帶,不附于距骨。此韌帶從内側加強踝關節,有防止足向後脫位的作用。其下部附着點堅厚,永不會剝離,但其内踝附着點可發生完全斷裂。
2.外側的副韌帶包括距腓前、後韌帶和跟腓韌帶。
(1)距腓前韌帶:位關節外側,起自外踝前緣,水平走向前内,止于距骨頸外面緊靠距骨外踝關節面前方。較為軟弱,足跖屈及内翻時容易損傷。
(2)距腓後韌帶:為外側三束韌帶中最強者,位置較深。起自外踝内面的指狀窩,水平向後内,經距骨後面,止于距骨後突外側結節,較胫距後部稍長,兩者均與mu長屈肌腱鞘融合。此韌帶在外踝的附着點甚為堅強,因之,距骨與外踝難于分離。當足極度背屈、内翻或踝關節完全脫位時,此韌帶受到最大應力。
(3)跟腓韌帶:為一強韌的圓形纖維索,一般長12mm,寬5mm,起自外踝尖前方的壓迹,行向後下方,達跟骨外面中部的結節,其長軸與腓骨長軸呈向後10°~40°角,它的形狀和方向與膝關節的腓側副韌帶相似。腓骨長、短肌腱跨過它的表面。
跟腓韌帶位于踝關節運動軸後方,在足背屈時緊張,足跖屈時松弛。在重荷位時,跟腓韌帶呈松弛狀态,允許跟骨作旋後運動,當跟骨随足旋後時,跟腓韌帶呈垂直位并繃緊,此時,可用手指在外踝下方摸到繃緊的腓骨肌腱和跟腓韌帶。同時它的機械效應得到改善,韌帶在方向上的這一變化是由距跟舟關節運動軸的斜位引起的。
(便于整體觀看,上傳足背、足底韌帶圖)
3.足背面觀
4.足底部觀
(完)
突出特點:
1. 針刀醫學泰鬥——龐繼光教授主編
2. 圖文并茂,内容詳實(90餘病種),全書彩色印刷
3.全書共有500餘幅原創解剖彩色圖譜
内容概要:
本書是從外科、骨科醫生的角度來演繹與诠釋新型微型手術刀。針刀閉合型松解、減壓術,将二十餘年針刀治療百餘種疾病的臨床研究成果毫無保留地彙成此書。以實用為宗旨,強調科學務實作風、突出準确定點與安全操作,提出了一整套規避風險、失誤的科學且可行的辦法。全書理論緊密聯系實際,科研指導臨床,條理清晰,插圖精美、文圖應對,風格獨特,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在本書中均可找到答案。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