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績社會”之下,被迫内卷的7個迹象
“功績社會”下的内卷焦慮
過度忙碌與内心需求的矛盾
在當前的“功績社會”中,人們為了追求外在的成功和認可,常常忽視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孩子們在學校裡吃飯時間僅有5分鐘,成年人則在工作中不斷自我監控和自我算計,生怕稍有放松就會被競争對手超越。這種過度忙碌不僅損害了身心健康,也剝奪了人們享受生活的機會。
自我價值與工作成效的捆綁
在這個以績效和利潤為中心的社會裡,人們的自我價值往往與工作成效緊密相連。許多人認為,隻有不斷取得成就、升職加薪,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這種觀念導緻了持續的壓力和焦慮,因為一旦發展停滞,就會産生強烈的不安感。銀行存款的穩定增長、人脈的拓展、新愛好的培養,都被視為衡量個人成功的重要指标。
内化資本主義的負面影響
哲學家韓炳哲指出,這種焦慮不僅源自個人内心的驅動力,更來自整個社會的建構——“内化的資本主義”。它促使人們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标,卻忽視了真正的自我探索和個人成長。這種社會環境催生了大量的過勞抑郁症患者和倦怠人群,因為他們始終處于高強度的工作狀态,無法放慢腳步,甚至在休息時也會感到内疚。
教育專家的觀點
在《十三邀》的一期節目中,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林小英被問及當前教育是否過于内卷。她直言不諱地回答:“是,太卷了。”林小英強調,孩子們在學校中的生活已經變得極其緊張,他們幾乎沒有時間放松和自我反思。她認為,這種過度内卷的根源在于對優績主義的盲目追捧,社會隻褒獎那些具有單一特點的人,而忽視了個體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脫嵌的必要性
面對這種内卷現象,林小英提出了“脫嵌”的概念,即不要過度依賴僵化的社會系統,而是要學會從其中解脫出來。她引用著名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個人都有多種未被開發的智能。通過自我探索和自我開發,人們可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發展路徑,而不是盲目追求社會設定的标準。
覺察的重要性
脫嵌的前提是覺察。人們需要認識到什麼是内化的資本主義,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渴望的生活。隻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做出更加符合内心需求的選擇,從而擺脫内卷的困境,實現真正的自我價值。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