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禮”觀:怎樣理解,《道德經》中對“禮”的看法?
1、在華夏思想文化史上,太上老子與素王孔子是兩位最重要的先哲,分别開創了道家、儒家兩大學派,影響中華民族達數千年之久,根據《史記》、《禮記》、《莊子》、《呂氏春秋》等典籍的記載,孔子還曾多次“問禮”于老子。
然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兩位大聖人在思想上卻有許多的不同之處,如對“禮”的态度就是一個重要表現。
如衆所知,面對禮崩樂壞的春秋亂世,孔子希望恢複社會秩序,安定世道人心,他積極提倡恢複東周的禮樂制度。與之相反,老子對周朝的禮樂制度有諸多批評。
如作為《德經》首章的《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就明确說道:“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魏晉名士之一的王弼,以其對《道德經》的注解聞名于世,其解有雲:“夫禮也,所始首于忠心不笃,通簡不陽,責備于表,機微争制,夫仁義發于内,為之猶僞,況務外飾而可久乎?故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即将禮完全作為外在的僞飾,是對生命存在的歪曲,當時宗奉道家思想的名士們,就提倡追求道家式的逍遙,非孔孟而薄湯武,做出種種逾越禮法的荒誕行為,認為“禮法豈為我輩所設”,将儒家與道家推到對立的境地。
宋明理學家也據此批判道家非聖誣法,毀棄禮教,斥為異端。據此,人們往往将老子、道家定位為否定禮制、棄絕禮法的形象。
但考諸《道德經》的經文,依然有“吉事尚左,兇事尚右……戰勝以喪禮處之”等關于如何操辦禮儀的内容,可見“禮”并不為老子所絕對否定,實際上,作為社會存在的人,永遠處于人際關系之中,為保障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互動,禮的存在不可或缺。
老子作為大聖哲,不可能不明白如此簡單的道理而去簡單的、拙劣的否定禮。
2、有學者認為,要注意到老子所處的春秋晚期的社會曆史情況,才能更好的理解老子對“禮”的批評,考諸曆史,在當時已經存在許多批評和反思周禮的聲音。
如《左傳》記載:“子大叔見趙簡子,簡子問揖讓、周旋之禮焉。對曰:是儀也,非禮也。”
子大叔認為,禮并不是揖讓、周旋這些外在的形式動作,而是一套文化體系,包含了政治、經濟、生活、文化、藝術等幾乎社會所有方面的内容。
昭公五年,魯國國君拜訪晉國,各種場合沒有任何失禮之處,結果晉國大臣女叔齊卻說“魯侯焉知禮!”因為進退揖讓這些在女叔齊看來“是儀也,不可謂禮。
禮,所以守其國,行其政令,無失其民者也……”而立志恢複周禮的孔子,也感歎“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禮,與其奢也,甯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在這個時代,“經禮三千,曲禮三百”,禮儀已經空前的繁缛複雜,而禮的精神卻日漸失落,逐漸轉變為徒具形式。甚至有“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局面出現,“禮樂征伐”原本屬于周天子的權威,也已經淪落到“自諸侯出”。
正如《莊子》所批判的“竊鈎者誅,竊國者侯”。禮已經背離了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的功用,淪為政治勢力勾心鬥角的遮羞布。
面對這種局面,孔子和老子都想讓人類回歸到淳樸的本性,孔子希望通過恢複周禮來實現這一目的,而老子則認為人的天性本來是清靜的、完善的,不應該再去提倡禮法來修飾人性,而是應當讓人回歸本性的真實自然。
3、相反,如果公開提倡所謂的仁義道德,人們看到表現出仁義道德、遵守禮法能夠獲得聲譽、好處,就會作僞,可能出現“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雞”的局面。
在曆史上,為了謀得朝廷嘉獎,許多家族主動或順勢迫使喪偶女子孀居守節,釀造了無數的人間慘劇,這都是提倡所謂禮法節義的後果。這都是刻意提倡“道德禮教”所導緻的對人性的扭曲和扼殺。
清儒戴震憤怒的稱之為“以理殺人”,而近代新文化運動中首當其沖受到激烈抨擊的也正是這種異化了的“道德禮教”。
在《道德經》中,老子提出了“先道而後德,先德而後仁,先仁而後義,先義而後禮”的思路。将形而上的“道”和人性本有的“德”(德者,得也,道之在人謂之德,頗近似于後世道教思想家們說的一切衆生本具的“道性”)作為仁、義、禮的形上依據。
仁義、禮法等與形而上的道、德相通,服務于天道的生生之大化,而不是反過來制約、窒息一切存在的生化之流,這樣,仁義、禮法就擁有了源頭活水。
老子認為,應當“上德無為而無以為”,所謂“無為而無以為”,并不是說什麼都不做,而是通過對本源之德、人性本真的涵養和保護,發揮道對人性的潤化作用,“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
“無以為”就是說在修養道德時不要帶有功利性的目的,尤其不能以功利來衡量道德的高下。
4、就此而言,孟子的四端說,陽明的良知說,都頗能與老子、道家所追求的純真的、樸實的、活潑的道德仁義相通。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這就是人人天生本具的善端,無關乎利益得失的計較。
當人看到小孩子快要落到水井中,自然的心生不安,想要沖上去解救,這種善心不是為了邀獲社會的贊美,也不是為了谄媚小孩的親屬,而是人内心不自己的天然沖動,隻要人能擴充這種善念,就自然成為有道德的人。
陽明的良知學說同樣認為,每個人天生具有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面對自己内心的思想和外在的人事,自己的良知清楚的知道每一念、每一事的對錯,隻要順其對,去其錯,就能成就道德,也正因為如此,錢穆先生認為儒學發展到陽明,頗有溝通儒道之意。
簡而言之,老子、道家對“禮”的批評,并不是簡單的去否定禮法、禮制,而是從更深遠的層面注意到了外在形式對人性的扭曲,以及外在禮儀和内在道德之間的不統一。
也正為如此,道家才要求從内在出發,從人的本真出發去生出真正的道德,達到“民複慈孝”、“百姓皆曰我自然”的境界。
正如有學者(北京交通大學周耿)指出的,老子認為隻有重新回到仁義禮的本源,才能從根源上促使人性的複歸,這體現了老子對人性與社會更為深沉的關切。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