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的棄兒 | M口135mm鏡頭
照片即曆史
135MM
自從1998年徕卡推出了/3.4鏡頭後,至今25年的漫長時光中,徕卡都沒有再在M口上推出過135mm鏡頭,也有可能徕卡以後不會再在135mm這個焦距上推出鏡頭了。
此外,公司無論是福倫達品牌,還是代工蔡司ZM鏡頭,都從來沒有在徕卡M口和L39口上推出過135mm鏡頭,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連90mm鏡頭都沒有。
若是從單反角度看,135mm根本不算什麼長焦,十幾年前大家都标配70-200了。但對于旁軸而言135mm真的很遠了,至少在20世紀上半葉已經能夠滿足許多記者的拍攝訴求。
徕茨公司為徕卡相機配備的第一枚鏡頭是1925年推出ELMAR 50/3.5鏡頭,其他的鏡頭都是法國,英國,或者其他廠家的,做一個39mm的螺絲口就能用。起初,就連徕卡自己的鏡頭也沒有聯動測距機構。
伴随徕卡小型相機的成功,以及徕卡相機标準化成型,1930年年底,徕茨公司推出了第一批徕卡相機的更換鏡頭:
加上之前的50/3.5,徕卡第一批L39口6枚鏡頭隻有2種結構,ELMAR開頭的都是4片3組的天塞結構鏡頭,每一枚鏡頭結構都是一樣的,但是做成了不同焦距,又由于焦距不同,所以光圈都不一樣。兩種鏡頭都是3片式鏡頭,利用貼合鏡片提升性能的改造型庫克結構。可見,在20世紀20-30年代,徕茨光學的工程師也是用設計大畫幅鏡頭的邏輯去設計135鏡頭的。不過很快,在1933年,徕茨公司推出了第二批L39口鏡頭,出現了雙高斯結構等更多元的設計理念。
135mm是徕卡旁軸上最古老的焦段之一,堪稱徕卡旁軸的親兒子。
這就是那支ELMAR 135/4.5鏡頭,誕生于1931年,生産到1936年,它很快就被1933年推出的 135/4.5替代。
ELMAR 135/4.5是采用傳統天塞結構,最初的版本連對焦杆都沒有,1932年才加上。
螺口時代的135mm主要是由 135/4.5統治,結構4枚3組,庫克結構,隻對第二組進行了貼合。
這枚鏡頭一直生産到1960年,才被采用全新結構的ELMAR 90/4鏡頭替代。
135/4.5如果放在現在,絕對是一枚素質非常糟糕的鏡頭,光圈必須收到8.0後才能使用。但對于黑白新聞攝影的年代,基本能夠滿足當時的需求,畢竟那個時候135膠卷質量也不好。
由于記者是小型旁軸相機的重要用戶,為了滿足他們望遠拍攝的需要,135mm這個焦距在M口推出後依然備受重視。
徕卡M3相機一開始就搭載了135mm框線,後來的M相機也大多搭載了這條線。
不僅僅是徕卡,尼康旁軸同樣注意到這點,他們使用使用比例1.0的取景器,而徕卡M3則是0.92。
M3剛剛面世時,徕卡并未開發專用于M口的新鏡頭,而是将一批老鏡頭改造。從1954年到1960年,M口上的135mm鏡頭還是那枚性能穩定的 135/4.5。
1960年,徕卡推出了4枚4組的ELMAR 135/4。
這枚鏡頭同樣很短命,1960年生産到1965年就停産了,被性能更好的TELE-ELMAR鏡頭替代,但是它的鏡頭設計思路未來影響了徕卡135mm和90mm鏡頭的開發。
因為素質不怎麼樣,加之135mm這個焦段實在太冷門,這枚鏡頭在二手市場上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都是白菜價。就連對徕卡狂熱到精神嚴重失常的日本人都對這枚看起來不太聰明的鏡頭不感興趣。
1965年,徕卡推出了可謂是給135mm焦距定型的産品,TELE-ELMAR 135/4。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早在1965年,徕卡已經在M口上放棄135mm焦段了。
1950年代末,單反崛起,單反相機使得新聞攝影産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前所未有的視野,快速操作的體驗,最重要的是相對準确的對焦,使得旁軸在長焦上隻能被單反吊打。别說旁軸了,就是單反在135mm上手動對焦都非常吃力,難以對準。而135mm即使收小光圈,景深也還是很窄。
另一方面,徕卡自己也開始将重心轉向0.7倍率的旁軸相機制造,在這個倍率下,135mm更容易被遺棄了。
在這個嚴峻的背景下,徕卡依然再1963年和1965年推出了135/2.8和135/4兩枚鏡頭,兩枚鏡頭都采用了全新的頭重腳輕的現代望遠結構,由于光圈不同,第一組部分略微不同。
135/4結構
135/2.8結構
135/2.8鏡頭應該算是旗艦産品,當年的定價要比50/1.4貴,然而徕卡M鏡頭也不是每一種都有價值,在今天這枚鏡頭的二手價格也就3000-5000,老版本的50/1.4價格都是過萬的,有些成色好的,特殊塗裝的,還得好幾萬。
這枚鏡頭的壽命也非常長,從1963年一直生産到1996年,結構一直沒有變,由于它的光圈太大,景深太淺,所以專門配備了一個類似過去給M3用的眼鏡來輔助對焦。
而且當年給美軍的M4軍用系統裡,也是把這枚鏡頭帶上的。
135/2.8我也是有的,當時看着便宜就買了,其實非常難用。旁軸相機鏡頭體積大就會遮擋取景器,嚴重影響取景,這枚鏡頭的遮擋更是嚴重。可能也是的确不實用,加上生産時間又長,所以才這麼便宜吧?反正我買回來就用過一次,然後就成為防潮櫃管理員X号了。
而後來真正135的主力,還是TELE-ELMAR 135mm/4,至少要比2.8實用一點,它因為生産時間太長了,外觀也經曆過老造型到新造型的變化。
如果不仔細看,135/4的後期外觀和還挺像的。
黃字外觀的M鏡頭一般價格都很穩定,但是這枚新外觀的TELE-ELMAR 135/4,我還真就看着它的價格一路走低。十幾年這枚鏡頭都是要1萬多才能買到的,阿富汗成色也要7000,8000,現在挂6000都沒啥人要。其實我覺得135mm的徕卡頭挂在徕卡數碼相機上挺合适的。
TELE-ELMAR整體一直保持着1965年的光學設計,所以整體素質也就這樣了,你要指望好也好不到哪裡去,爛也爛不到哪裡去。
總體來看,從1965年-1998年,這麼漫長的時間裡,徕卡也就是給兩枚135鏡頭換了個殼子,調整了一下鍍膜,連光學材料都隻是平替調整(因為原本60,70年代的玻璃停産了,換了新的牌号玻璃),也沒有再更新結構,或者推出新的135mm鏡頭。
就這樣,到了1998年。
徕卡在90年代對M口鏡頭進行了一輪大更新,推出了許多非球面鏡頭。盡管按今天微單鏡頭設計的邏輯這些鏡頭素質也已經不行了,但在當時是相當驚豔的,尤其是35/2的非球面化,使得體積如此小的鏡頭竟然蘊含如此強大的能量。
就在這年,徕卡推出了一枚5枚5組的,驚世駭俗的APO 90/2非球面鏡頭。現在看起來标配的非球面+複消色差技術在當時可謂震驚業界。因為一般情況下,定焦鏡頭到了90mm沒必要利用非球面去糾正球差,但人家徕卡就是牛X。到了2005年,徕卡又推出了75雙A鏡頭,後來又有了50,35,徕卡這個新的35雙A鏡頭非常火,買都買不到。
也就是在技術革新的時代,徕卡卻出人意料地更新了135mm鏡頭,推出了APO-TELYT 135mm/3.4鏡頭。
可謂徕卡M在135mm上的絕唱。
要聊這枚鏡頭得先說明2點:(1)這不是非球面鏡頭,沒有使用非球面鏡片,它不是雙A鏡頭。(2)它當年的定價和90/2是一樣的。
由于這枚鏡頭依然是在産鏡頭,我們還是能看到它的數據的。如果光看數據,其實它的素質放在1998年真的不錯,你肯定不能按2023年的标準去要求一枚1998年的鏡頭。畢竟這10年來,民用光學的進步實在是太快了。
這枚鏡頭光學結構非常簡單,5枚4組,重點是在材料上。它依然是傳統旁軸長焦鏡頭設計,要知道在現代設計下,徕卡SL90/2被足足塞進去11片鏡片。
外國人總結這枚鏡頭,得出的結果是它在數碼徕卡上其實非常好用,是拍攝人像的利器,盡管它設計出來時針對膠卷的。但是因為135mm,而且光圈還大了,所以對焦非常吃力。數碼相機因為不拍對不準,如果是膠卷相機那就很難用了。
還有一個缺點是它太貴了,現在官方定價都是3萬多,二手2萬多,而二手135/4的價格是6000多。
當然,由于材料升級,它的素質也是碾壓135/4這種60年代老古董的。我看了老外從M9到M10時代的5種對比(老外真挺無聊的),結果都是APO鏡頭完勝。
不知道看了這篇文章後,你有沒有去淘一支135/4回來玩玩的想法,如果你有,我勸你還是放棄吧,長焦還是老老實實用微單和單反拍吧,旁軸還是35,50适合一點。
人家徕卡自己都想通了,不去折騰135mm了,我們玩玩90mm足夠了。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