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全球血液學家的夢想——訪骨髓移植“北京方案”創建者黃曉軍院士
新華社美國聖安東尼奧2月23日電 專訪丨實現全球血液學家的夢想——訪骨髓移植“北京方案”創建者黃曉軍院士
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骨髓移植供者匮乏一直是世界級醫學難題。人人都有骨髓移植供者,是全球血液學家的夢想。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黃曉軍教授創建了被稱為“北京方案”的非體外去T細胞單倍型相合(半相合)骨髓移植療法,讓全世界20餘類、70餘種血液病的患者擁有了重獲新生的機會。
2021年8月,黃曉軍院士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門診出診(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北大人民醫院供圖)
23日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的移植與細胞治療年會上,黃曉軍因此榮獲國際血液與骨髓移植研究中心頒發的傑出服務獎。頒獎理由之一是:“‘北京方案’是目前全球應用最廣泛、療效最好的單倍型造血幹細胞移植系統。”
作為半相合骨髓移植的全球領軍人物,黃曉軍開創了全球骨髓移植的一個新領域。會議期間,他接受新華社專訪,回顧了自己及其團隊多年探索創新的心路曆程。
骨髓移植是白血病、淋巴癌、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惡性血液病最好的治療方式之一。但長期以來,骨髓移植要求供者和患者的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百分之百相同(全相合),否則易因嚴重排異反應危及患者生命。但全相合在兄弟姐妹之間幾率也僅約25%。對中國獨生子女患者來說,找到全相合供者的機會如抽彩票中大獎一樣微小。
黃曉軍說,他從攻讀碩博時起,“腦子裡就始終有這麼一個想法:必須解決供者匮乏的問題”。上世紀90年代,國際醫學界的觀念是:通過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必須去除T細胞。但在臨床實踐中,黃曉軍發現療效很不理想,于是設想能否改造而不是去除T細胞,從而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發病率。1998年前後,他開始按照這一思路進行一系列探索,2000年成功進行全球首例改造T細胞的半相合手術,患者至今健在。到2004年,他和團隊成功進行了58例半相合手術。
病人存活,是成功的“鐵證”,給了黃曉軍堅定的信心。但當時,全球血液學界嘗試半相合治療的努力均以失敗告終,認定“此路不通”。這一突破和成功如何取信于中國和世界同行?
黃曉軍說,改變當時骨髓移植隻能全相合的事實很難,改變國際血液學界的通行做法和理念更難。這一過程并不像捅破一層窗戶紙那麼簡單,涉及一系列關鍵技術的開發和改進,還需要掌握和使用國際科研标準與方法學。
他說,針對四面八方的質疑,他和團隊圍繞半相合移植,從預防治療、抗宿主病到複發應對,進行了大量工作。他們首先帶動了天津、蘇州、廣州等地全國同行的參與,進行多中心、前瞻性循證研究,同時持續發聲,不斷在國際血液學界發表論文和進行學術交流,證明半相合療法與全相合的療效等同,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可能更好。
“為什麼能得到世界公認?就是我們面對質疑做了很多,在全國同行的幫助下說服了全世界。”黃曉軍說。
“我是發動機”,他這樣形容自己對開創和推廣全球半相合移植治療血液病的貢獻。
總結創新經驗,黃曉軍說,一路走來,國際同行的質疑、挑剔,甚至不信任,既是挑戰,也是幫助,尤其帶來方法學的進步。科學有其基本邏輯、基本方法和基本标準,任何創新也都有其局限和時限。如果沒有國際交流,創新停留于自身,很可能昙花一現,活力難以持久。
在他看來,年輕醫生需要堅持從臨床第一線基礎工作做起;需要學會快速找到和了解問題;需要提升包括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在内的科學能力;還需要“秉持這樣的想法:我也是全球進步的貢獻者,要對中國人的健康,對全人類的健康做貢獻”。
黃曉軍今年60歲。從1987年進入北大人民醫院,他已當了37年臨床醫生,迄今仍每周堅持兩個半天門診,到三個不同住院病區查房。“我每天基本上大部分時間在臨床,”他說,“臨床醫生始終是我對自己的定位。”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