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筆記:神經系統副腫瘤綜合征的影像學表現
神經系統副腫瘤綜合征(PNS)是腫瘤引起的由免疫或激素機制介導的全身反應。大家耳熟能詳的兼具臨床與影像學特點的PNS是邊緣葉腦炎。另外,還有很多的臨床綜合征,包括腦脊髓炎、腦幹腦炎、亞急性小腦變性、多發性周圍神經病、僵人綜合征、視網膜病變、重症肌無力、-Eaton肌無力綜合征和腸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等,它們影響腦、脊髓及周圍神經。
圖1:常見的副腫瘤綜合征臨床表現
其中不乏頗具影像學特點的類型,最近一篇文獻總結的不錯,在此摘取精華部分以備參考。
文章根據神經系統解剖部位劃分了腦(邊緣葉腦炎、腦幹腦炎、小腦變性)、顱神經、脊髓(脊髓炎、神經根神經病)、周圍神經幾個部分。下面摘取文獻中的病例,詳細内容可以讀一讀原文。
一、腦:邊緣葉腦炎(LE)
LE臨床表現包括精神行為異常、記憶力下降、認知功能障礙、癫痫發作等。
抗體類型包括ANNA-1/anti-Hu,anti-CRMP5/anti-CV2,以及anti-Ma2。
原發腫瘤常為小細胞肺癌與乳腺癌。
當然也有部分LE未找到原發腫瘤,以及沒有發現責任抗體。也有部分LE和與腫瘤關系不大的細胞表面抗體有關如LGI1,GAD65、有關。盡管如此,對邊緣葉腦炎患者進行潛在的腫瘤篩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LE的典型影像學表現是颞葉内側、海馬腫脹,T2高信号,伴或不伴增強,PET-FDG攝取增高。不典型的LE可能波及邊緣葉以外的部分如下丘腦和乳頭體。有時還可以表現為團塊樣,與實體腫瘤難以鑒别。
圖2:典型的LE(A,B):75歲老年男性,記憶力下降數天。LGI1抗體陽性。
非典型LE:C,D:29歲男性,既往睾丸癌術後,化療期間出現記憶力、執行能力下降,性功能、甲減。MRI可見下丘腦、乳頭體高信号,伴有明顯結節樣強化。經積極治療原發病,幾個月後複查病竈緩解。(筆者注:這個和腦病還真不好鑒别,原文中并沒有提及此事)
圖3:模拟腫瘤的邊緣葉腦炎(A-F):患者31歲男性,幹活時突發意識障礙,後出現體溫調節障礙,性欲亢進及抑郁。影像提示雙側基底節區病變,左側為主伴有明顯強化(A,B),鑒别包括淋巴瘤、淋巴細胞垂體炎等。活檢提示:非特異性富巨噬細胞脫髓鞘改變,與腫瘤不符。後發現縱隔生殖細胞瘤,血清發現抗Ma2抗體陽性。FDG-PET提示左側颞葉内側高攝取,與MRI病變部位不符。經積極化療和大劑量激素沖擊後,症狀逐漸改善,1年後病變明顯改善,僅有輕度強化(D,E)。FDG-PET提示低代謝。綜上提示副腫瘤性腦炎。(筆者注:挺刷新三觀的)
二、腦:副腫瘤性小腦變性(PCD,亞急性小腦變性)
PCD主要臨床表現為共濟失調、眼震和構音障礙,亞急性病程,持續數周至數月。
約60%可查到相關抗體,包括anti-Yo(蒲肯野細胞抗體1型,PCA-1),anti-Ri(ANNA-2),以及蒲肯野細胞抗體Tr/DNER。
常見的相關腫瘤有卵巢癌、乳腺癌及霍奇金淋巴瘤。
PCD的影像學表現取決于分期。急性期小腦腫脹,需要與感染或非感染性小腦炎鑒别。慢性期的鑒别主要有慢性酒精中毒,MSA等退行性疾病以及小腦炎後遺症。
圖4:亞急性PCD(A.B):58歲女性,進行性頭痛頭暈共濟失調數周。腦脊液查見高滴度PCA-1抗體。
慢性PCD(C-F):56歲女性,共濟失調數月。血清發現抗-G-AchR抗體。C為初始影像。D為數月後複查。提示左側小腦半球明顯萎縮。FDG-PET提示左側半球代謝降低。
三、腦:腦幹腦炎
副腫瘤性腦幹腦炎主要類及腦幹,小腦也可受到波及,臨床表現多樣,常為共濟失調、眼肌麻痹與構音障礙。
相關抗體有anti-Ma2,最近發現的anti- 11。
相關腫瘤有睾丸生殖細胞腫瘤如精原細胞瘤,也可見于神經内分泌和其他腫瘤。
影像學表現取決于受累部位及病程階段。急性期可見小腦、橋臂、腦幹T2高信号及/或強化。重要的是,急性期腦幹孤立受累,可能被誤認為其他疾病,包括腫瘤。随着疾病的發展,小腦和腦幹萎縮是常見的。
圖5:模拟轉移的副腫瘤性腦幹腦炎(A-D):患者29歲男性,表現為耳鳴、聽力喪失、複視及不平衡1年餘。顱内診斷為轉移性精原細胞瘤,并有腦脊液IgG升高。血清和腦脊液中有kelch樣蛋白11自身抗體陽性。矢狀t1加權增強(A)和矢狀FLAIR (B)圖像顯示增強,中腦和頂蓋的T2高信号病變(A和B,箭頭),最初被認為是轉移,化療後症狀短暫改善,後再次加重。4年後影像提示腦幹、小腦明顯萎縮,雙側橋臂高信号,腦橋十字征。最終診斷為副腫瘤性腦幹腦炎,晚期影像與MSA-C難以鑒别。經過免疫治療症狀稍好轉。
腦幹腦炎與HOD(E,F):患者45歲男性,出現進行性聽力喪失,誤診為中耳炎。後出現共濟失調和複視2年。腦脊液提示 to 11.超聲發現右側睾丸腫塊,确診為生殖細胞瘤。FLAIR可見雙側橄榄核肥大,小腦蚓部高信号。HOD被認為是腦幹病變繼發華勒變性所緻。此例患者雖然腦橋未見影像學異常,但HOD的出現提示腦橋受累。免疫治療有效。
四、顱神經
副腫瘤性顱神經病變較罕見。III、VI、VII、VIII均有所報導。相關腫瘤有膽囊癌等。相關抗體有抗Hu/ANNA-1,和新發現的 -11抗體。提示我們在臨床上,腫瘤患者出現顱神經麻痹除了考慮腦膜轉移,副腫瘤性顱神經麻痹也需要注意鑒别。
影像學主要表現是相關顱神經的強化,我覺得這個比較吃影像技術和閱片能力,看看就好。
圖6:模拟軟腦膜癌的副腫瘤性顱神經麻痹(A-D):患者54歲女性,診斷小細胞肺癌。近期出現進行性複視,查體眼睑下垂,眼球活動障礙。起初懷疑軟腦膜轉移,但腦脊液細胞學未見腫瘤證據。相關副腫瘤抗體也是陰性。影像提示動眼神經腦池段輕度腫脹伴強化(BC),冠狀位T1提示左側動眼神經輕度腫脹(D)。(筆者注:這個真是玄學……)。給激素後明顯緩解。
鑒别診斷包括GBS、CIDP;結節病、淋巴瘤以及腦膜癌往往波及範圍更廣,CIDP可有神經根腫脹但無強化是主要鑒别。
五、脊髓:脊髓炎
副腫瘤性脊髓炎是脊髓病變中罕見但可能被低估的病因。它可以孤立出現也可能波及其他部位,如副腫瘤性腦脊髓炎。常見臨床表現有肢體無力、麻木或二便障礙。如顱内受累可出現頭痛、癫痫及谵妄。
常見抗體有抗CRMP5/CV2,抗抗體,以及副腫瘤性AQP4抗體陽性的NMOSD(Arch 2008;65:78–83)。
影像學表現為長節段的脊髓病變,伴明顯強化。對稱性長束,尤其側束受累是比較有特征性的。可能有FDG-PET攝取異常,可被誤認為轉移。鑒别診斷包括NMOSD、神經結節病、DAVF、放射性脊髓炎及脊髓梗死。多發血管流空提示DAVF,前角對稱受累提示梗死等特點可作為鑒别。免疫治療反應不一,預後較差。(筆者注:長節段脊髓炎鑒别紛繁複雜,這個特征性的側束受累有一些提示意義)
圖7:副腫瘤性脊髓炎(A-E):患小細胞肺癌的52歲女性。出現進行性雙下肢無力數周。腦脊液IgG指數和合成率增高,副腫瘤相關抗體陰性。MRI提示長節段脊髓病變伴明顯強化(AB),對應層面可見側索T2高信号伴強化(CD),FDG-PET提示高攝取。激素沖擊後症狀輕微改善。
對治療反應較好的副腫瘤性脊髓炎(F-I):患小細胞肺癌的64歲女性,表現為進行性雙下肢無力數月。血清及腦脊液CRMP5抗體陽性。頸髓可見長節段病變,特異性波及雙側側索伴強化(FG)。環磷酰胺治療6月後,病竈明顯改善(HI)。
六、多發性周圍神經病
副腫瘤性多神經病罕見。臨床表現為疼痛、深淺感覺障礙、無力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常見相關抗體有:抗Hu,CRMP5等。
圖8:副腫瘤性多發性神經病:29歲男性,既往有縱隔精原細胞瘤病史。表現為進行性雙下肢無力及反複跌倒數月。腦脊液及血清 11抗體陽性。腰椎MRI提示馬尾神經根均勻強化,軸位提示偏向背側。多種免疫治療效果甚微。
副腫瘤綜合征複雜且少見,特征性的影像學表現有助于早期發現并診斷,縮小鑒别診斷的範圍。
參考文獻:
AJNR Am J . ;41(12):2176-2187. doi: 10.3174/ajnr.A6815.
最後祝大家元旦快樂!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