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115師編制序列,全師15000人
八路軍115師是八路軍三個師之中,人數最多,戰鬥力最強的。115師下轄的總兵力達1.5萬人,威風赫赫,獨枝一秀。
第115師主要由紅一方面軍和陝北紅軍、陝南紅七十四師改編而成的。
一、八路軍115師的組成
第115師下轄:第343旅、第344旅、獨立團、教導大隊、騎兵營、炮兵營、工兵營、辎重營、師留守處。全師共計1.55萬人。
二、八路軍115師師部
八路軍第115師領導
師 長:林 彪
副師長:聶榮臻
參謀長:周 昆
政訓處主任:羅榮桓
政訓處副主任:肖華
八路軍第115師機關設司令部、政訓處、供給部、衛生部。
1937年10月,八路軍恢複了政治委員和政治機關制度,聶榮臻改任八路軍第115師政治委員。
三、八路軍115師司令部
八路軍第115師司令部,由紅一軍團司令部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一軍團參謀長是孫毅。
參謀長:周昆(1938年3月失蹤)
在八路軍改編後,周昆沒有到職。原本任命孫毅為115師343旅參謀長,因周昆在平型關戰役之前一直沒有到職,因此留孫毅負責115師司令部工作,因而任命陳士榘擔任343旅參謀長。平型關戰役之後,孫毅調任115師教導大隊大隊長。
1938年3月,周昆在第二戰區長官部領取了115師6萬元軍饷,讓警衛員帶回去3萬元,剩餘3萬元自己帶走,周昆從此消失于曆史記載中。
此後,115師的參謀長職務長期空缺,師作戰科長王秉璋被提拔為師司令部參謀處長行使參謀長職務。直到1940年9月陳士榘正式接任115師參謀長職務。
八路軍第115師司令部下轄:作戰科、偵查科、管理科。
作戰科 科長:王秉璋
偵查科 科長:蘇靜
管理科 科長:石新安
四、八路軍115師政訓處
八路軍第115師政訓處,由紅一軍團政治部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是羅榮桓。
1937年10月,恢複改稱政治部。
主 任:羅榮桓
副主任:肖 華
八路軍第115師政訓處下轄:組織部、宣傳部、鋤奸部、民運部。
宣傳部 部長:肖向榮
鋤奸部 部長:朱滌新
民運部 部長:潘振武
組織科 科長:鄧逸凡
調研股 副股長:周貫五
五、八路軍115師供給部
八路軍第115師供給部,由紅一軍團供給部改編組成。
部 長:邝任農
六、八路軍115師衛生部
八路軍第115師衛生部,由紅一軍團衛生部改編組成。
部 長:葉青山
副部長:谷廣善
七、八路軍115師343旅
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由紅一軍團的第2師、第4師改編組成,全旅 6500 人。
1937年7月,紅一軍團:軍團長陳光(代理),政治委員聶榮臻,副軍團長陳光,參謀長孫毅,政治部主任羅榮桓。
第343旅下轄:第685團、第686團。
旅 長:陳 光
副旅長:周建屏
參謀長:陳士榘
八、八路軍115師344旅
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由紅十五軍團的第 73、第 75、第 78 師改編組成。
1937年7月,紅十五軍團:軍團長徐海東,政治委員程子華,參謀長陳奇涵,政治部主任王首道。
第344旅下轄:第687團、第688團,旅警衛營。全旅6200人。
旅 長:徐海東
參謀長:陳漫遠
344旅警衛營
344旅警衛營,由紅十五軍團警衛團改編組成。(1937年2月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改編為紅十五軍團警衛團。)
營 長:何振亞
教導員:李雪三
九、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
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第685團,由紅一軍團的紅2師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2師:師長黃永勝,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肖華。
第343旅第685團,下轄:第一營、第二營、第三營。
團 長:楊得志(最初确定的是黃永勝,正式改編後為楊得志)
副團長:陳正湘
參謀長:彭明治
政訓處主任:鄧華,副主任:吳法憲
1、685團第一營
第343旅第685團第一營,由紅一軍團的第2師第4團(原為葉挺獨立團,紅四團是紅軍長征途中的一把尖刀)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4團團長羅華生,政治委員鐘索清。
營 長:劉德明 (1942年2月犧牲)
教導員:李士才
副營長:胡炳雲
2、685團第二營
第343旅第685團第二營,由紅一軍團的第2師第5團(南昌起義部隊,原紅四軍第28團三營)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5團團長張仁初,政治委員王麓水。
營 長:曾國華
教導員:王麓水 (1945年12月犧牲)
副營長:陳祖林 (1941年4月犧牲)
3、685團第三營
第343旅第685團第三營,由紅一軍團的第2師第6團(原第1師第2團)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6團團長季光順,政治委員吳文玉。
營 長:梁興初
教導員:周長勝
十、八路軍115師343旅686團
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第686團,由紅一軍團的紅4師(原紅三軍團第4師)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4師:師長李天佑,政治委員楊勇,政治部主任舒同。
第343旅第686團,下轄:第一營、第二營、第三營。
團 長:李天佑
副團長:楊 勇
參謀長:彭 雄
政訓處主任:符竹庭
彭 雄,1943年3月犧牲。
符竹庭,1943年11月犧牲。
1、686團第一營
第343旅第686團第一營,由紅一軍團的第4師第10團(原紅三軍團第4師第10團)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10團團長徐德操,政治委員陳海涵。
營 長:張仁初
教導員:戴潤生
2、686團第二營
第343旅第686團第二營,由紅一軍團的第4師第11團(原紅三軍團第4師第11團)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11團團長楊尚儒,政治委員汪連元。
營 長:楊尚儒
3、686團第三營
第343旅第686團第三營,由紅一軍團的第4師第12團(原紅三軍團第4師第12團)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12團團長楊國富,政治委員周赤萍。
營 長:鄧克明
教導員:劉西元
十一、八路軍115師344旅687團
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第687團,由紅十五軍團的第 73 師和第 78 師一部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十五軍團第73師:師長趙海波,政治委員陳漫遠,政治部主任鐘偉。紅十五軍團第78師:師長田守堯,政治委員崔田民,政治部主任譚甫仁。
第343旅第687團,下轄:第一營、第二營、第三營。
團 長:張紹東
副團長:韓振紀
參謀長:蘭國清
政訓處主任:崔田民,副主任:譚甫仁
張紹東、蘭國清1938年3月,叛變投敵。
1、687團第一營
營 長:郝世英
教導員:曹光琳
2、687團第二營
第344旅第687團第二營,由紅十五軍團的第78師(陝北紅二十六軍一部改編)第232團全部和第234團一部改編組成。
營 長:顔東山
教導員:賀大增
3、687團第三營
營 長:齊天初
教導員:齊天初(兼)
副營長:汪家道
十二、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
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第688團,由紅十五軍團的第 75 師和第 78 師另一部改編組成。
1937年7月,紅十五軍團第75師:師長韋傑,政治委員劉幼安,政治部主任王集成。
第343旅第688團,下轄:第一營、第二營、第三營。
團 長:陳錦繡
副團長:韓先楚
參謀長:盧紹武
政訓處主任:劉 震,副主任:吳信泉
陳錦繡,1938年1月22日在河北省平山縣溫塘洪子店伏擊日軍千餘人,1月24日陳錦繡抵近指揮,日軍集中炮火向其射擊,陳錦繡和一營長劉國清等7人當場犧牲,且沒有留下遺骸。
1、688團第一營
第344旅第688團第一營,由紅十五軍團的第75師(原紅二十五軍第75師第225團)改編組成。
營 長:劉國清 (1938年1月犧牲)
教導員:鮑啟祥
2、688團第二營
第344旅第688團第二營,由紅十五軍團的第78師另一部(原陝北紅二十六軍一部)改編組成。
營 長:王德榮 (1941年9月叛變投敵)
教導員:張天雲
3、688團第三營
第344旅第688團第三營,由紅十五軍團的第75師(原紅二十五軍第75師第225團)改編組成。
營 長:耿良太
教導員:吳大林
副營長:徐體山
十二、八路軍115師獨立團
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由紅一軍團的第1師(長征到達陝北後,恢複紅一師番号)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一軍團第1師:師長楊成武,政治委員鄧華,政治部主任羅元發。
115師獨立團,下轄:第一營、第二營、第三營。
團 長:楊成武
副團長:黃永勝
參謀長:熊伯濤
政訓處主任:羅元發
平型關大捷之後,以八路軍115師獨立團為基礎創立了晉察冀軍區。
1、獨立團第一營
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第一營,由紅一軍團的第1師第1團(原紅三軍第7師)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1團團長楊尚堃,政治委員周赤萍。
營 長:曾保堂
教導員:張文松 (1937年9月犧牲)
副營長:袁升平
2、獨立團第二營
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第二營,由紅一軍團的第1師第13團(原紅七軍部隊)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13團團長陳開祿,政治委員郭林祥。
營 長:季光順 (1940年8月犧牲)
教導員:張襄國 (1938年9月犧牲)
副營長:肖思明
3、獨立團第三營
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第三營,由紅一軍團的第1師第3團(1936年1月在陝北組建)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3團團長黃壽發,政治委員謝斌。
營 長:黃壽發 (1948年6月4日,因殺妻被執行槍決)
教導員:李水清
副營長:邱 蔚
十三、八路軍115師直屬部隊
1、八路軍115師炮兵營、辎重營
八路軍第115師直屬炮兵營、辎重營,由陝南紅軍第74師改編組成。1937年7月,紅第74師:師長陳先瑞,政治委員張明先,參謀長楊煥民,政治部主任吳東升。
炮兵營
(缺營領導資料)
辎重營
營 長:李學先
副營長:王福堂
2、八路軍115師教導大隊、騎兵營、工兵營
八路軍第115師直屬教導大隊、騎兵營、工兵營,分别依次由抗大步校一部、紅一軍團騎兵團、紅二十九軍一部改編組成。
教導大隊
大隊長:孫 毅(平型關大捷之後擔任)
騎兵營
營 長:劉雲彪 (1942年4月病逝)
教導員:蔡順禮 (改編初期任二連指導員,不久任騎兵營教導員)
副營長:李鐘奇
工兵營
營 長:王耀南
十四、八路軍115師留守處
以八路軍第115師直屬炮兵營、辎重營組成115師留守處。
留守處主任:陳先瑞
平型關大捷之後,八路軍兩次分兵。
第一次分兵:
第115師,于1937年10月下旬決定分兵。
林彪、羅榮桓帶師直大部和343旅向東向南作戰,開辟呂梁抗日根據地。
聶榮臻率師直一部及獨立團向晉察冀三省交界地挺進,開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聶榮臻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徐海東的344旅歸八路軍總部直接指揮。
第二次分兵:
1938年中,115師第二次分兵。
首先去了685團曾國華的2營(擴為第5支隊),孫繼先的工兵連(擴為津浦支隊)到冀魯邊;随後去的是肖華(旅政委)、符竹庭(旅主任)領導的343旅的一個指揮“架子”(稱為東挺縱隊),也到冀魯邊。
之後陳光、羅榮桓親率115師師部及343旅主力(686團大部,教導隊等)進入山東黃河之畔;在向魯北、魯西發展的同時,彭明治、吳法憲率685團主力劍走偏鋒,于該年底躍進到蘇魯豫地區,掀開八路軍向華中挺進的序幕。
最後343旅中在晉、冀、魯邊已小有發展的彭雄、梁興初、張國華、龍書金等以支隊、大隊。
另預留有力一部(686團3營編成的獨立團)由副旅長楊勇帶領占據運河以西作為後援,而留守于晉西呂梁山一“眼”的343旅參謀長陳士榘、副主任王麓水所率師補充團(鄧克明部)已擴展為晉西支隊。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