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北邙山,埋了6朝24位皇帝,為啥帝王認為那塊風水好?
洛陽是九朝故都,跨越時間長達千年有餘。
“生于蘇杭,葬于北邙。”洛陽城北的邙山是中國人終極歸宿的代名詞,邙山上陵墓多得“幾無卧牛之地”,更有6代24帝長眠于此,分布之密、數量之多、延續年代之久,堪稱中國之最。
為什麼那麼多王朝定都洛陽?為什麼邙山是曆代帝王欽選的風水寶地?
(邙山走向示意圖)
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北,沿黃河南岸綿延至鄭州市北的廣武山,長度100多公裡。 邙山為黃土丘陵地,是洛陽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
背山面河、地勢開闊、土層深厚,被認為是死後長眠的理想之地,有“生在蘇杭,死葬北邙”一說。故而,邙山之上古墓衆多,“無卧牛之地”。
相關數據顯示,邙山陵墓群已經探明的帝陵包括東周時期的王墓8座,東漢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晉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後唐帝陵1座。統計下來,合計6代24帝。加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總數在千座以上。如果再加上普通老百姓的陵墓,總數要達到幾十萬座。
所以,這裡是中國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
(光武帝原陵)
在探明的這些陵墓中,大家熟悉的帝王特别多。比如說,東漢光武帝劉秀、西晉的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曹魏的曹丕、曹睿、蜀漢劉禅、南唐後主李煜等等帝王,都埋在這裡。曆史上知名人物更多,比如說 呂不韋、班超、孟郊、狄仁傑、石守信等等王公大臣、詩人、學者也埋在了這裡。
在中國,很多詩歌曾經詠贊這裡。晉人陶淵明詩雲:“一旦百歲後,相與歸北邙。”白居易詩雲:“賢愚貴賤同歸盡,北邙冢墓高嵯峨。古來如此非獨我,未死有酒且高歌。”金代元好問《北邙》曰:“驅馬北邙原,踟蹰重踟蹰。千年富貴人,零落此山隅。”
通過文人墨客的詩歌,我們能看出,很多人的夢想,就是死後能夠埋在邙山。
中國的邙山,也影響到了國外,韓國的首爾城也有座邙山,很多人死後埋在那裡。韓國學者認為,韓國人“魂歸邙山”的觀念可能起自中國唐代。
據文獻記載,當時洛陽太學3萬人,其中韓國留學生約占十分之一。他們之中未能回國,客死異鄉的200多人被合葬在邙山,稱作“韓園”,其他學成回國的學生不僅帶回了學術典籍,也帶回中國的風俗和禮儀,将首爾附近的一座山命名為“邙山”,一條河命名為“洛東河”。
(洛陽區位地圖)
那麼,為啥這麼多名人和帝王喜歡埋在邙山呢?主要是因為洛陽地理位置重要。
《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曾臨洛水之濱,他向南可以看到伊阙、木谷、軒轅,向北望見太行,認為此地是極佳的建都位置。周公則親自勘測其地,繪制了詳細的城市規劃圖,營建洛邑作為陪都,到周平王時則正式遷都,開創了洛陽作為都城的曆史。此後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後)、後梁、後唐各朝以此為都,是為九朝故都,曆時達1300多年。
簡單點說,洛陽南有黃河,北有邙山,易守難攻,所有很多王朝把這裡當做了首都,成為政治中心。這樣,很多優秀的人才就會聚集到這裡。生老病死是正常的輪回,死後就需要尋找下葬地。中國人的觀念中,山是最後的葬地,而距離洛陽最近的山就是邙山。此外,很多喜歡玄術的人認為,邙山山雖不高,但蜿蜒而綿長,是“中龍”主脈的聚結處,乃絕佳葬地之選。所以,久而久之,帝王及達官貴人等等都埋在了邙山。
除了帝王外,老百姓也葬在這裡。唐人王建詩雲:“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舊葬多,堆着黃金無買處。” 說明,唐朝的時候,山上幾乎都埋人了,就是花錢也找不到可以做墓穴的地方,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已确知邙山地區埋葬着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唐等六代帝陵及其陪葬群,初步統計至少有二十四座帝陵分布其間。除此之外,邙山還彙集了兩周、西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其他時期、其他類型的數十萬座墓葬。 然而,由于年代久遠、曆史變遷、風剝雨蝕及人為破壞等原因,邙山古墓群具有地面标識的墓冢銳減。
2007年,當地文物部門的普查數據公布,原先有的960多座大型封土墓,僅剩下330多座,三分之二都消失了。2007年之後,文物部門再複查發現,古墓正在以每年七八座的速度消失。
(每日漢字)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