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愈内在小孩,你遠比想象中優秀

天天見聞 天天見聞 2024-10-31 母嬰育兒 閱讀: 37
摘要: 01 每個大人 都曾是一個小孩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曆: 莫名感到悲傷、抑郁、憤怒,控制不住地發脾氣或感到崩潰; 感情中缺乏安全感,害怕失去,經常用“作”、讨好來換取伴侶的關心; 人際交往中不敢拒絕,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敢争取應有的權益; 工作中自信心不足,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習慣性拖延、懶惰; 内心敏感脆弱,性格孤僻,過于在意他人的感受和評價; 仿佛心裡有個頑固不受控的小孩,在你想要好好的時候,總出來搗亂。

01

每個大人

都曾是一個小孩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曆:

莫名感到悲傷、抑郁、憤怒,控制不住地發脾氣或感到崩潰;

感情中缺乏安全感,害怕失去,經常用“作”、讨好來換取伴侶的關心;

人際交往中不敢拒絕,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敢争取應有的權益;

工作中自信心不足,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習慣性拖延、懶惰;

内心敏感脆弱,性格孤僻,過于在意他人的感受和評價;

仿佛心裡有個頑固不受控的小孩,在你想要好好的時候,總出來搗亂。

正如《小王子》中說:“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隻有少數人記得。”

其實,上述所有表現,正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内在小孩。它正在向你呼救,渴求被你關心愛護。

02

内在小孩不長大

我們再努力也無法成長

我們每個人的内心深處,都住着一個長不大的小孩。

不管在童年,還是成年後,當它得不到關心、愛護與療愈時,它就會一直蹲在角落哭泣,成了一個陰晴不定的孩子:

它會變成你失控的情緒:當你訴求得不到滿足時,當别人跟你意見不同時,當事與願違時......讓你憤怒、悲傷、恐慌,甚至發展為抑郁症、焦慮症等身心疾病;

它會變成你那根脆弱敏感的神經:讓你缺乏安全感,在感情中很作;在工作中沒自信,總害怕做錯事,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不敢拒絕,不敢争取;

時間久了,它還會變成你極度想去壓抑的性格部分:拖延、懶惰、敏感自卑、情緒化......它們都會慢慢長在你的性格裡,讓你忍不住想去壓抑它們,克制它們。

可是,我們越是無視内在小孩,越是壓抑内在小孩,它會更沮喪和抗争,仿佛一個惡性循環,影響着你的情緒、性格、婚姻愛情和工作。

因為,内在小孩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情緒得不到釋放、價值觀得不到肯定,她就會一直蹲在那裡哭泣,停止成長。并将這些演變成你性格裡的不理性,不成熟,脆弱敏感......

不得不說,生命中幾乎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受傷的内在小孩在作祟。

内在小孩就如同我們人生木桶的最短闆。它不長大,我們再努力也無法成長。

所以榮格說:“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領者。”

隻有内在小孩被看見、被療愈,并且與我們一同快樂健康地成長,我們的内心才會真正成長,真正感到快樂。

03

療愈内在小孩

你遠比想象中優秀

一位長期堅持療愈内在小孩的媽媽說: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即使内心一鍋沸水,表面也要故作鎮定。而我已經不會了。

以前,我很容易崩潰,感情冷淡、孩子哭鬧……工作家庭一地雞毛,平靜下來後又不得不在廢墟上一次次重建。

現在,我終于為自己搭好了牢固的地基,足以應對生活中的狂風暴雨。

因為我有一個法寶——跟我心裡的寶寶對話。

我每周返回一次童年,去照看一下那個哭泣的、孤獨的小女孩,給她足夠的支持、關注、贊許和愛。而今她終于長大了,強大到足以成為一個好妻子、好媽媽。

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我能給女兒最好的禮物,就是把我這個原件改好。

當我學會愛自己,照顧好自己,自然而然地,我就能把這份愛潛移默化地傳遞給我的孩子,而不需要刻意努力或模仿他人。

你的内在小孩也正在等着你,她在等你抱抱她,跟她說:“我在,别怕~”

但這個過程是深度且漫長的,需要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帶領才可以抵達内心深處,看見并療愈内在小孩。

為此,我們特意邀請了著名心理大師施琪嘉教授,用專業、系統、有效的方法,帶你重新回應内在小孩的需要、釋放被壓抑的情緒、塑造被摧毀的價值信念,讓你的内在小孩走出創傷,開始成長。

1. 滿足内在小孩的5大需求,補足缺失的愛與陪伴

2. 釋放内在小孩的5種情緒,告别恐懼、羞恥和不安

3. 重建内在小孩的5大信念,擺脫“我不行”、“我不好”

施琪嘉教授是中國首批國家注冊心理督導師,同行眼裡,他對心理治療的理論倒背如流,記憶力驚人,是圈内公認的為數不多的大師級心理咨詢師。就連國内精神分析大咖曾奇峰,對他也很“服氣”。

美國加州大學助理教授童慧琦評價他:中國精神分析領域隻可能有一個施琪嘉,當然也隻需要一個施琪嘉。

施琪嘉教授從事創傷治療研究20多年,幫助了近萬人走出心理陰影,療愈内心,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視角,成了來訪者心中最受歡迎的“治療大師”。

在心理治療中,10多年的醫學系統訓練,20多年豐富的心理療愈經驗,給了施琪嘉難得的醫學+心理學雙重視角。

施琪嘉告訴我們,被一個人一生困擾的問題來源于早年創傷留下的陰影,也就是說:他總是帶着一個創傷的内在孩子在生活,如果内在孩子得不到療愈,他自我的一部分會永遠“卡”在那個地方,陷入重複怪圈。

當我們讓内在小孩蘇醒,給她足夠多的愛和關注,擁抱她,支持她,關注她,我們的生命才會恢複本來的活力和光彩。

現在,施琪嘉教授将他多年研究成果,總結成一套系統的内在小孩療愈方案,從内在小孩的5大需要、5種情緒、5個價值信念出發,三管齊下,帶你療愈内在小孩,激活内心的能量——

回應内在小孩的需要看見:愛的需要、陪伴的需要、誇獎的需要、玩耍的需要、道歉的需要

釋放被壓抑的情緒共情:恐懼感、羞恥感、被抛棄感、空虛感、哀傷感受

塑造被摧毀的價值信念改變:我不行、我不好、我不配、不喜歡、不認同

看見内在小孩,才是對自己最深度的療愈。

▍ 療愈自己的内在小孩,它能幫助你:

你的内在小孩在呼喚你

快去抱抱TA,陪陪TA吧~

真正的療愈,是内在小孩的成長

擁抱你的内在小孩

别讓内在小孩獨自哭泣

現在就擁抱你的内在小孩

以上内容包含廣告

你可能想看:

其他相關

讀心術:心想事成的100個心理策略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29 閱讀: 40
二、讨人喜歡的心理策略四、凝聚人氣的心理策略大方效應:學會吃虧,是對他人心理上的隐性投資讀心術:探測人的深層心理,需要策略性的技巧藏心策略:讓人對你視而不見,把危險降到最低程度好奇心理:抓住好奇心,五分鐘讓人對你感興趣要想在别人心中留下好印象,自嘲式的幽默也是重要因素。...

心理學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2024年考試科目詳解與備考策略!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19 閱讀: 27
大家好,我是途途老師。今天我們要讨論一個對準備考研的同學至關重要的話題:心理學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了解考研科目是制定有效備考計劃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将為大家詳細解答。 心理學考研科目概述 ...

新書推薦 | 情緒傳染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19 閱讀: 20
作者: 伊萊恩·哈特菲爾德(Elaine Hatfield) / 約翰·卡喬波(John T. Cacioppo) / 理查德·拉普森(Richard L. Rapson)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原作名: Emotional Contagion...
心理學一年制碩士:彭亨教育基金大學高級心理學碩士EMP

心理學一年制碩士:彭亨教育基金大學高級心理學碩士EMP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18 閱讀: 34
一、項目簡介 彭亨教育基金大學高級心理學碩士EMP項目,旨在培養具備紮實心理學理論基礎、實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高級心理學專業人才。該項目不僅深受學術界認可,更因其獨特的課程設計與實踐機會,成為當前心理學領域的熱門選擇。...
探究人類微笑背後的心理與生理機制

探究人類微笑背後的心理與生理機制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10 閱讀: 38
笑聲背後的原因笑聲的社會功能笑是人類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不僅是一種生理反應,更是社會互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特殊場合,笑聲總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傳遞情感,緩解緊張氣氛。本文将從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個層面探讨笑聲産生的原因。笑的生理機制...
為什麼我們身邊的“NPD”越來越多?

為什麼我們身邊的“NPD”越來越多?

作者: 天天見聞 時間:2024-11-01 閱讀: 30
NPD泛濫背後的心理文化反思流行文化中的NPD标簽化現象近年來,自戀型人格障礙(NPD)這一心理學概念在流行文化中頻繁出現,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讨論。從綜藝節目《再見愛人》第四季中楊子被網友集體“診斷”為NPD,到《花兒與少年6》中周雨彤因言行被貼上同樣的标簽,這些現象反映了心理學名詞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然而,這種普及也帶來了标簽化和誤解的問題。...
我來說兩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