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幹的來曆
地支記錄了大地氣候的溫度、濕度、風力的變化,并記錄了由這種變化而産生的五氣分布規律,從這個排列規律中說明了地上五行之氣對人體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如果說地球大氣層屬于地氣的一部分,那麼天幹又記錄了天上哪些五行之氣呢?
天幹是指天上五行之氣的變化,這一點是肯定無疑,人們可以再想一想,天上出除了大氣層以外,還有什麼?還有太陽,還有月亮,還有滿天的星星,從地支的産生原理中已經知道,太陽的能量和月亮的變化,是造成地上五行之氣的主要因素,從原理上推算,天幹記載的應該是天上星體的五氣運動規律,但天上有無數的星體,究竟天幹記錄了哪些星體的影響呢?
《黃帝内經》為人們揭開了這個迷,書中記載,天幹所表達的五行之氣變化,是指天上近地星體運動對地球所産生的影響,而重點又是以太陽系内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土星的影響為代表,書中說到:
古時候人們所說的歲星,現在已稱為木星,所說的熒惑星,現在已稱為火星,所說的鎮星,現在已稱為土星,所說的太白星,現在已稱為金星,所說的辰星,現在已稱為水星,它們和地球一樣,都是太陽系裡的行星。
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先早就發現金木水火土五星的兩大秘密:一是五星與五行有着性質上的相應類似關系;二是五星的五行性質對地球環境産生重大影響力。
木星産生出具有五行中風的性質,與東方,與青色,與肝髒有相對應的類似關聯,故定為木;火星産生出具有五行中火的性質,與南方,與赤色,與心髒有相對應的類似關聯,故定為火;土星具有五行中濕的性質,與中央,與黃色,與脾髒有相對應的類似關聯,故定為土;金星産生出具有五行中燥的性質,與西方,與白色,與肺腑有相對應的類似關聯,故定這金;水星産生出具有五行中寒的性質,與北方,與黑色,與腎髒有相對應的類似關聯,故定為水。
無大行星有五行性質,它們又是怎樣産生出一陰一陽兩種性質狀态的呢?我們知道,任何事物的運動變化都會有一個強盛和衰弱的轉變過程,五大行星的運行也不會例外,從一個側面上看,可能看到的是不斷上升過程,從另一個側面上看,看到的是不斷下降的過程,簡單地說,當确定了行星在旋轉過程中面向太陽時的最高點為中點後,在中點前為上升過程,在中點後則為下降過程,上升時體現為陽性,下降時體現為陰性。
于是,古代的人們根據五大行星在運行中一陰一陽變化産生的不同影響力,作出了明确的性質區别:
将木星在上升階段産生的陽性性質定為甲木,将木星在下降階段産生的陰性性質定為乙木;
将火星在上升階段産生的陽性性質定為丙火,将火星在下降階段産生的陰性性質定為丁火;
将土星在上升階段産生的陽性性質定為戊土,将土星在下降階段産生的陰性性質定為已土;
将金星在上升階段産生的陽性性質定為庚金,将金星在下降階段産生的陰性性質定為辛金;
将水星在上升階段産生的陽性性質定為壬水,将水星在下降階段産生的陰性性質定為癸水。
從此,由五行性質中區分出陰陽屬性的十大天幹,忠實地記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對地球有規律變化的影響。
人們或者覺得這太過神奇了,太陽系中的五大行星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影響力?現在人們已經知道,金、木、水、火、土這五大行星本身是不發光不發熱的,它們所以都擁有着明亮的光輝,完全是它們對太陽光線的反射所緻,地上五行之氣的産生,是由于地球從太陽吸收了光和熱,由于五大行星不發光不發熱,如果說它們制造出了天上五行之氣,那麼肯定這不是由光和熱産生,這是毫無疑問的事,但是除了光和熱以外,五大行星還能有什麼力量來影響地球呢?這些影響力又是怎樣體現出來的呢?
五大行星的信息能量波因頻率不同和強弱不同,故對地球上生命體産生的影響也有所不同,古代的人們發現:木星發出的信息能量波,對人體産生一種與風氣一樣的功能作用;火星發出的的信息能量波,對人體産生一種與火氣一樣的功能作用;土星發出的信息能量波,對人體産生出一種與濕氣一樣的功能作用;金星發出的信息能量波,對人體産生出一種與燥氣一樣的功能作用;水星發出的信息能量波,對人體産生一種與寒氣一樣的功能作用。這就是天幹中五行之氣的産生的原因所在,雖然天上星辰無限地多,由于金、木、水、火、土五星為太陽系内的行星,比較靠近地球,相互間的影響力必然最大,因此成為了太陽系中星體及其附近星系影響力的代表。
在十天幹中,所有陽幹都表示處于不斷上升和不斷擴張的增強狀态,所有陰幹都表示處于不斷下降和不斷收縮的減弱狀态,這就說明,天上五氣各自都有一個從弱到強,再從強到弱的變化,它們分别以兩個時辰、兩天、兩月、兩年為一個變化周期,甲表示為木氣在不斷增強,乙表示為木氣在不斷減弱,丙表示為火在不斷增強,丁表示為火在不斷減弱,戊表示為土在不斷增強,已表示為土在不斷減弱,壬表示為水在不斷增強,癸表示為水在不斷減弱。
從太陽系内的行星排列狀态來看,最近太陽的為水星,其次為金星,再就是地球,然後為火星,接着為木星,接過去就是土星,再就是天王星,再然後就是海王星,如果說十天幹源自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話,當将天幹與太陽系行星對比較後,就會産生出兩點的疑問:
一是太陽系内的行星并不隻有五顆,為什麼古代人單單就提金、木、水、火、土五星,而對地球以及天王星、海王星等又一點也不提?難道古代的人們不知道太陽系内除了五大行星外,還有其他行星麼?
二是按照五大行星的排列,土星離地球最遠,但在五行相生的規律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金,為什麼土星産生的作用,偏偏要排在五行性質的中間位置上?這不是脫離了實際情況了嗎?
可以肯定,我們的祖先們對太陽系的行星有非常清晰的認識,隻要認真地以五行性質對照天幹進行思考分析,自然會醒悟出其中的秘密,站在五行的認識觀點上來看,太陽系内不管有多少顆行星,它們最終也隻能産生出金、木、水、火、土這五種不同的性質,根據類似現代數學中合并同類項的原則,選出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土星為代表,就可以将太陽系内所有行星的不同個性性質作出歸納,從這個意義上看,可見五大行星不單在代表自己,也代表了太陽系内五行性質相同的其他行星,這就是古代人們雖然知道太陽系内有諸多行星,但始終隻提五大行星,而不再提其他行星的根本原因。
人們可能也在疑問,地球也是太陽系内一顆非常重要的行星,它的五行性質又是屬于什麼呢?如果要想從古書典藉中找到這方面的解釋,肯定找不到,因為根本就沒有清楚地解釋這些問題的答案存在。沒有解釋并不等于沒有表達的信息,表達地球五行屬性的信息肯定存在,隻是它隐藏得比較深,讓人們一時難以看清楚而已。
按照太陽系内行星的排列,地球位于金、木、水、火這四大行星的中間,但在天幹的五行性質排列中,本應地球屬于的位置卻被土星占據了,為什麼土星要位居原屬于地球所在的中間位置呢?從表面上看,這是不可思議的錯誤觀點,但實質上,這個看似荒唐的劃分,其實是有一定根據的,它在告訴人們,地球在五行的性質中,和土星的性質一樣,同屬于土,這樣,土星不但表示自己的五行性質屬于什麼,同時也代表了地球的五行性質屬性,在十天幹中,土居中央,并不是表示土星在中間位置,而是表示地球在五大行星中位于中間,當以地球代表了土星的性質後,站在地球上看,前有水星與金星,後有火星與木星,這和天幹中木、火、土、金、水的五行性質排列呈一緻性,這也證明了天幹是以太陽系行星中木星、火星、地球(土星)、金星、水星的排列順序為基礎的創造。
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自轉運動公轉運動,必然地要向周圍的空間發射自己的信息能量波,它們射向地球的信息能量波,隻是其中面向地球方向的一段,而不是全部,當這五類信息能量波相互彙合後,經過震蕩組合,自然地形成一條有序的變化規律,當這條有序的變化規律與地球的運動變化相結合後,于是就産生出了以十個時辰、以十天、以十個月、以十年為周期的四種變化過程,制造出十天幹這種有序的變化性質。
或者人們覺得五大行星産生的影響太過有序了,由它們制造的十天幹周期律,簡直有順序到不可思議的程度,現代天文學已經非常先進,各種天文觀察的儀器設備已經非常現代化,即使是這樣,人們還是未能發現十天幹的運行秘密,不管人們理解也好,還是不理解也好,天幹的存在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而且還是不能忽視的重要存在事實,幸好我們的祖先們發現了天幹具有的重大科學價值,将它記載下來。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