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源頭,再降血脂,四個穴位揉一揉,血液幹淨了,血壓、血脂都
“
▼
每晚9點與你聊艾灸| 與你說晚安
”
網友提問:
馮名雨老師,我爸爸52歲,有三高,高血壓多年,之前血壓是:高壓193,低壓122,我們全家都吓壞了。當時吃了降壓藥,有用了馮老師的艾灸方法,現在不吃藥隻做艾灸的情況下。現在血壓可以穩定在高壓123,低壓82左右了,謝謝馮老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和高血脂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問題,許多年輕人也開始面臨這一挑戰。
那麼,高血壓和高血脂究竟是怎樣一種情況呢?本質上,這是「身體排污降濁功能的衰退」。
血液中雜質的增多,那些「本應被排出體外的痰濕、瘀血,卻滞留在血液中」,無法順利排出。
這種積累導緻血管承受更大的壓力,進而使得血壓和血脂的指标雙雙升高。
今天給大家分享四個降血壓降血脂的穴位,可以說完全幾乎沒有副作用,四個穴位分别是:内關穴,豐隆穴,陰陵泉,太沖穴
(戳上圖,可進店)
1.心血管病:内關穴
高血壓和高血脂本身沒啥可怕的,隻要沒有特别的病症表現和不舒服,都不用太擔心。
我微信群裡有個學員,他的親叔叔就是學醫的,當了一輩子醫生,今年已經83歲了,血壓一直穩定在高壓180,低壓120左右。
看的家裡人都特别的害怕,生怕他的血壓太高,沖破腦血管,整個腦溢血出來。但是這個血壓有三五年了,一直沒啥問題。
血壓高點也問題不大,隻要别稍微一高,就頭暈頭痛不得勁就行。
大家害怕血壓和血脂偏高,主要還是害怕得心腦血管疾病,比如心髒病和腦中風。
内關穴是養護心腦的第一要穴,可以把高血壓和高血壓對于心腦的傷害降到最低。
内關穴屬于心包經,心包經猶如心髒的忠誠侍衛。心髒是皇帝,心包經扮演着「侍衛」的角色,遇到暗殺時,心包挺身而出,為心髒擋下一切傷害。
心包經的作用,可以形象地歸納為「三個代表」——代心執行任務,代心承受傷害,代心發揮作用。
患者小a,有高血壓、心髒病、高血脂和脂肪肝,有頻繁的頭暈、頭痛,心慌、胸悶的問題。
針對他的問題,我給他治标和治本兩個方法:
治标:用血糖針在耳朵尖和十宣穴(就是十個手指尖)放血,放血後血管裡的淤堵和過多的壓力,随着血液流出,可以緩解疼痛。
在頸椎兩側塗抹藍色艾草精油後,用純銅刮痧闆,從上往下刮痧。因為,頸椎是供血的通道,通道淤堵,頭就會出現問題。
治本:「以内關保心、百會健腦、湧泉促眠」,還有幾個輔助穴位就不講了。經過五個多月的艾灸,現在睡眠好了,血壓偏高導緻的頭暈頭痛沒了。
「内關穴」:手腕橫紋上2寸,兩條大筋中間。
2.健脾化痰:豐隆穴
痰濕瘀血,排不出去,在血液中沉澱,血管壓力變大,導緻血壓、血脂指标增高。化痰必須健脾胃。
「脾胃,乃後天之本,主運化」,運化是啥意思?就是消化吸收食物和水。
水沒有完全代謝吸收,多餘的水會變成濕氣,濕氣在某個地方呆的久了,會變成痰,黏黏糊糊,流動性減弱。
痰是濕氣的高階形态,也是更麻煩的存在。
豐隆是經的絡穴,屬于胃經聯絡于脾經,因此,此穴有治脾胃兩經的作用。
可以治療胃痛、食不消化、腹脹、腹瀉、痢疾等。
「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則濕聚為痰,故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之說,而豐隆穴能除痰。
豐隆穴肌肉豐滿,可以拿一根4厘米的石磨艾條,距離皮膚3-5公分,直接艾灸。
脾胃的消化好了,濕氣和痰沒有了,血管裡面幹幹淨淨的,血液流通暢快,自然血壓和血脂恢複正常了。
「豐隆穴」: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
豐隆穴以化解黏黏糊糊的痰位置,濕氣是生成痰的原材料,用陰陵泉的祛濕效果更好。
「陰陵泉」:食指沿小腿内側骨内緣向上推,抵膝關節下,胫骨向内上彎曲凹陷處即是。
3.疏肝調氣:太沖穴
化痰為什麼要加一個疏肝氣的穴位呢?
中醫說:「行氣化痰」,隻有身體的氣機運行起來了,這個痰濕才容易被運化,「氣行則水行,氣滞則水停」啊。
「肝主疏洩」,肝可以疏調身體的氣機運行。太沖穴又是肝經原穴,肝的原動力發源地就在這兒,因此,艾灸太沖穴可以疏肝氣,保證痰濕代謝的順暢。
「太沖穴」:足背,沿第1、第2趾間橫紋向足背上推,可感有一凹陷處即是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