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大佬的“本命年”
老鬼邀您閱前思考
王衛、陳德軍、賴梅松、崔維星,48歲的他們在“本命年”會遭遇哪些大考?
中國快遞,尤其是民營快遞的成長編年史中,總有一些特殊的年份讓人印象深刻且值得銘記。
比如1993年——順豐、申通和宅急送這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分别在深圳、上海和北京蹒跚起步,一度形成“三足鼎立”格局,代表着祖國南、北、東三股強大的快遞新勢力;
比如2009年,修訂後的新《郵政法》正式出台,民營快遞被正式賦予法律地位,春風拂面之際又逢電商井噴,民營快遞駛上發展快車道;
再比如2016年,中國排名前五的民營快遞“組團”登陸資本市場:以申通為始,圓通、順豐和韻達相繼宣布“借殼上市”,中通則走出國門,赴美IPO。盛況空前,徹底刷新人們對“草根快遞”的印象;
……
已經“犬”力開火的2018命中注定也是這樣一個年份。
一方面,利好政策頻發,國辦一号文、中央一号文相繼發布,《快遞暫行條例(草案)》獲得通過,國家對快遞的重視程度再上新台階,好政策不再是“說說而已”,在文件和法律上都給出了具體的落地方法和明确的規章制度。
另一方面,行業增速整體放緩,人工、場地成本等持續上升,直接導緻市場競争愈演愈烈。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态、新生态帶來的格局分化也越來越明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滿盤皆輸。
站在這樣一個并不熟悉的十字路口,如果你是企業 “掌舵人”,會做何應對?“犬”速前進的路上,即便都是老司機,也不敢有絲毫懈怠。今天老鬼想跟大家聊的,就是這條路上的四個“老司機”——王衛、陳德軍、賴梅松、崔維星。
1970年出生的他們,正式迎來人生的第四個“本命年”。
本命年順,則一順百順,鴻運當頭,勢不可當;
本命年背,則處處關口,滿眼皆坎,舉步維艱。
開
局
本命年犯太歲,諸事不宜。太歲當頭坐,但如果開年順利的話,也預示着接下來會喜事連連。
讓四位大佬感到安慰的是,本命年開局都還不錯——
1月25日,順豐集團年度優秀表彰大會上,王衛表達了對2018年的信心,他說順豐過去三年整個就是一個U型經曆,2015年向下,2016年到底部,2017年又回到頂部并保持向上勢頭,走出了黑暗午夜的森林,看到了黎明的光,經營業績就是答案。根據順豐發布的季報和月度經營簡報數據來計算,順豐2017全年營收超過700億元。2018年延續了強勁的勢頭,1月份業務量完成3.21億票,營收73.4億元。
陳德軍在申通廣東地區2018年網絡大 會上也表示“大資本、大投入、大建設、大提升”時代已經來臨,公司的大規模投入、大手筆建設必将給各地網點、全體幹部員工帶來重大利好。其中一個具體的大動作是,接下來将投入50億元用于基礎建設,在購地、建庫、上自動化三個方面強化布局、提升能力。最近發布的月度經營簡報也顯示,2018年1月份完成業務收入12.35億元,同比增長82.72%。
與坐過山車的王衛和奮起直追的陳德軍不同,賴梅松的關注點是如何持續激發加盟模式的活力并進一步挖掘出更大的潛力。在主題為“取道,明勢,優術”的2018全國網絡大會上,賴梅松發出了強烈的變革信号:聚焦末端,通過增加收入來增強基層網點和員工的獲得感;挖潛增效,通過組織架構調整強化危機感,激勵奮鬥者;重投科技,推進業務數據化、設備智能化。
跨界快遞的“搶食者”崔維星則用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廳的上市聲吹響德邦2018年沖鋒的集結号。雖然說德邦無論是業務體量,還是營收,跟前面三家比起來都差着一個量級,但在公衆認知上,上市後的德邦股份卻一舉将自己提升到了與順豐通達和百世等一線快遞巨頭并列的地位,由此帶來的品牌溢價效應是其他二三線快遞以及物流快運企業無法比拟的。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這也僅僅是一個“彩頭”。“本命年”很長,挑戰也才剛剛開始。
大
考
戊戌狗年新春到來之前兩周,界面發布了一篇深度報道《順豐不“順”》,開篇部分就一語驚人——
“順豐是一家好公司,但我目前不會買。”數位投資者在與界面新聞交流時這樣表示。眼下,來自多家投資機構的專業人士都認可這樣一個觀點:順豐控股的估值已經“撞”到了天花闆。好公司順豐控股似乎正陷入不“順”境地。
與順豐在資本市場的境遇相似,中通自2016年上市以來,股價始終沒有漲回發行價。由此而遭遇的“集體訴訟”仍在僵持之中,各方都期待着2018年能做出一個了結。
原本說好2018年元旦正式起網運行的申通快運,除了上線官網之外,至今未有大的動作放出。最新的消息是拟于春節過後的3月1日兌現承諾,縱然好事多磨,但如果再“拖延”下去,難免人心動蕩、士氣受挫。
剛剛上市的德邦眼下雖說沒有什麼鬧心的事情,但與順豐通達和百世在資本市場正面交鋒後,接下來的路并不好走。在快遞與快運的“邊界戰事”中,雙方的交集面越大,德邦所要面對的風險就越大,而且充滿不确定性。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作為數十萬員工的“大當家”,王衛、賴梅松、陳德軍和崔維星所要接受的考驗,遠不止這些。
-1-
佛教徒王衛并不是一個“認命”的人。2015年在反思轉型和創新帶來的陣痛時,他就直言“靠出賣勞力搬貨不是順豐的終極宿命”,并一直對抗至今。
觀察順豐過去三年的軌迹,有一顆“新星”最為搶眼,它就是順豐科技。自獨立運作以來,作為整個集團的底盤,順豐科技在2017年尤其活躍,“豐鳥大戰”、無人機、電子(穩私)面單、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綠色包裝等重大項目都離不開它的參與和支撐。
現在的順豐早就不再是單純的快遞公司,除了一直在力推的向“順豐服務”轉型,這兩年的順豐越發的像是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可以肯定,順豐科技的權重在2018年會更大。如何通過科技的力量來抵抗和消除“本命年”的不順(賦能業務、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拓展新領域等等),是王衛大考中的第一個命題。
剛剛過去的情人節,京東物流宣布完成總額約25億美元的首輪融資,僅估值就達到了134億美金,比通達和百世、德邦的市值還要大。資本熱捧之下,京東物流也在加快推進上市。這将是一個可怕的對手。盡管劉強東多次在口頭上向順豐“示好”,但具體到業務層面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強敵。比如前段時間就硬生生搶了網易嚴選這樣的大客戶,據說在無人機方面還曾向相關部門舉報順豐“黑飛”。
威脅和較量已經發生,2018年的競争将更加直接、激烈。如何在守禦疆土的同時,培育和鞏固新的業務(重貨、冷運、同城配、國際)是王衛大考中要解決的最為現實的問題。
▲劉強東雖然多次站位順豐,但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強敵
-2-
申通首創了中國特色的快遞加盟制,陳德軍陳小英兄妹接手後将其發揮到極緻。鼎盛時期,申通快遞部分區域加盟商的實力甚至能抵得上一個二三線快遞網絡。韻達、圓通和中通等“小兄弟們”起網的時候,身為“老大哥”的申通也都曾在其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扶一把,幫着代派一下快件之類的更是常事。
陳德軍的情義和信義也由此深入人心。
情義無價,但商戰總會有進有退。2014年年底開始,穩坐“頭把交椅”十年之久的申通在業務規模上先後被圓通、中通超越。持續壓縮的利潤空間和殘酷的市場競争使得加盟商們在投入的時候越發猶豫和遲疑,“空心化”的總部在這個時候又難以進行及時有效的輸血,在最需要變革的時候申通卻陷入僵局。
借殼上市挽救了申通。一是解決了“大投入大建設”中的資本壓力,二是為組織變革提供有效解決方案。2017年9月27日,申通快遞發公告稱,陳小英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董事長、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
陳小英的“退隐”在淡化家族式管理的同時,也從頂層設計上為陳德軍的集權式管控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在她辭職的第二天,另一個關鍵人物亮相登場——申屠俊以執行總裁的身份重回申通快遞。
申屠俊上任後釋放出的最強信号就是:強化公司管理,一是加快推進直營化,把管理職能前置,把責任權力下沉,把省區變成總部派出的小總部,全面推行省區實體化管理;二是加大投入搞基建(2018開年即投入50億來購地、建庫、上自動化就是最直接的說明)。
對于廣大加盟商們來講,錢越來越難賺、接盤俠相繼離場的境遇下,通過“現金+股權置換”的方式賣給總部就是變現和解套的最好退路(事實上,也沒有第二個選擇)。
借“基”直營,總部收權——申通快遞“二次創業”的大幕就這樣徐徐拉開。這場事關未來甚至生死存亡的變革,在2018年必将迎來高潮。這一切經曆,又恰逢陳德軍的“本命年”。
▲陳小英“退隐”,申屠俊“回歸”,申通直營化步伐加快推進
-3-
在中通最為正式和官方的話語體系中,加盟商這個概念是用另一個詞來表述的——網絡合作夥伴。中通總部是一個平台,平台上集聚着大大小小的“夥伴”。總部的職能是為這些“夥伴”的共生制定規則并提供服務,總部服務好“夥伴”,“夥伴”服務好用戶,雙方利益捆綁,責任共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就是中通上市以來一直提倡的“同建共享”,也是賴梅松帶領中通“二次創業”的關鍵和核心。
上市前,賴梅松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綁定關鍵區域的總經理,并設計了一套公平科學的業務進入和轉讓機制,原先多個利益主體轉變為一個共同的利益主體,有效保障和平衡了網絡内各方利益,傳統的加盟式網絡也升級為“雙創”式的商業平台。這是“同建共享”的1.0時代。
上市後,尤其是通達系的幾個老夥計都登陸資本市場以來,在現代化企業的理念沖擊下,加盟制快遞又暴露了很多問題,矛盾和沖突最集中的就是末端,一是基層網點和員工的獲得感(險金、收入、福利等),二是服務質量有待提升,亂象較多。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今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上,更是直指加盟制快遞“層層加盟,加而不盟,連而不鎖”這一問題痼疾難除。
在賴梅松看來,“同建共享”的2.0時代就是為這個問題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為此,中通将在2018年嘗試一項重大變革——
總部與業務員直接鍊接,通過收派标準化(自下而上加快制定收派費的标準),真正增加一線收入,保障基層收派者的利益。
接下來,中通就是要對加盟制進行變革,破除原有體制中“總部-加盟商-基層網點-一線業務員”之間的頑疾,直接在總部和基層之間加強鍊接。這也意味着,作為支撐起整個快遞網絡的末端網點和一線人員,将直接享受到總部政策,加盟制快遞體系下總部與基層聯系不暢、層層疊疊的架構問題,中通正在探索有效的解決方案。
前路漫漫,行有擔當。這樣的“本命年”,值得一搏。
▲“同建共享”2.0時代下的中通變革已經開始
-4-
崔維星的“大考”是奔跑。
德邦必須力争在最短的時間内縮短與其他6家上市快遞公司的差距,其中主要的考核指标是業務收入和業務量。
這個差距有多大?2018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期間,國家郵政局發布的信息顯示:我國已形成6家年收入超3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哪6家?根據各家公司的上市公告,綜合推算,正好是順豐、中通、圓通、韻達、申通、百世這6家已上市的巨頭。
根據德邦股份披露的2017年業績預告,預計2017年營業收入在200億元至205億元。至少100億元的差距,在同場競跑的條件下,德邦的壓力可想而知。
上市前的答謝宴上,崔維星多次提到順豐,稱順豐是德邦快遞路上“繞不過的話題”。如何與順豐等快遞巨頭差異競争?他的答案也很清晰——
德邦就是要用華為的管理辦法,咨詢公司的最佳實踐,加上德邦的企業文化、人力資源、創新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來和順豐做差異化。德邦物流是從零擔企業做過來的,大件是德邦的看家本事,也是現在客戶的痛點。因此,德邦要發揮特長,做中國性價比最高的大件快遞。
大件快遞發德邦?談何容易!通達系已全線布局和起網快運,順豐也在調整和細化重貨産品,專注大包裹三年的優速也形成了不可小觑的影響力,安能、佳吉、中鐵、天地華宇等老對手更不會等閑視之……崇尚“長跑思維”的崔維星,48歲的本命年裡除了加速奔跑,别無他徑。
▲小荷露尖尖,更大的挑戰在後面
江
湖
2018,快遞迎來新時代。王衛、陳德軍、賴梅松和崔維星這四個人之所以備受關注,除了“本命年”的眷顧,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他們背後橫縱交錯的江湖。
德邦上市後,A股又多了一家直營模式的快遞公司,順豐不再“一枝獨秀”;申通和中通正在進行的變革,看上去是自我革新,實際上是商業模式的叠代,通達系之間盤根錯結的關聯也注定了這種“單點突破,全線跟進”的演變軌迹還會延續下去。
順豐年會的演講中,王衛說财富于他皆浮雲,員工才是他真正的信仰,也是順豐的信仰。2018年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繼續為信仰服務。
賴梅松在全國網絡大會的報告中也專門拿出一章的内容來闡述人才建設和激勵保障,“同建共享”2.0時代要突破的重要命題就是通過機制創新來提升基層網點和一線員工的收入。
陳德軍更是提出申通快遞将以“質量和服務”為導向,打造“人才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快遞生态圈,首次将人才建設提升到“三流合一”的高度。
崔維星力挺華為,就是要學習華為的“分錢機制”,最大程度的激發員工潛能。最讓他感到欣慰的就是,與王衛相比:德邦是48歲的崔維星帶着平均年齡35歲的高管在戰鬥,而順豐是48歲的王衛帶着平均年齡49歲的高管在戰鬥。
快遞江湖歸根到底是人的江湖。
人心齊,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難。站在“本命年”的關口,誰都不敢保證接下來會一帆風順。但如果有幾十萬兄弟姐妹托底,衆志成城之際又何愁大事不成?
對員工好,就是最有效的護身符。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