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的痰飲!何為痰,又何為飲
摘要:
痰飲為飲停于腸胃者。痰飲形成後往往阻滞氣血的運行,如痰飲阻滞,使肺失宣降則胸悶氣喘、咳嗽、咳痰等,痰飲形成後還影響肺、脾腎及三焦的功能,進一步影響體内的水液代謝使體内水濕痰飲增多,病證繁多,狀複雜且病勢纏綿,病程較長。
痰飲指體内水液不得輸化,停留或滲注于體内某一部位而發生的病證。是人體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産物,與肺、脾、腎、肝及三焦的功能失常密切相關,急則先治其痰,以化痰、祛痰為主,緩則求其本,治在肺、脾、腎。
痰飲的形成還與某些外感内傷直接相關,如外感濕邪留滞體内,火邪傷人煎灼津液,恣食肥甘厚味、七情内傷氣郁水停等凡與津液代謝功能失調有關的緻病因素均可導緻痰飲的形成。
稠濁的為痰,清稀的為飲,所謂“積水成飲,飲凝成痰”,其次它們又可能成為新的緻病因素。一般以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稱為飲。痰不僅是指咳吐出來有形可見的痰液,還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髒腑經絡等組織中的痰液,臨床上可通過其所表現的證候來确定,這種痰稱為“無形之痰”。
飲,即水液停留于人體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狀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區分。這裡的痰飲是狹義的專指四飲之一,即飲邪留于腸胃的病證。飲邪具有流動之性,根據飲邪停留部位的不同,可将痰飲分為痰飲、懸飲、支飲、溢飲。痰飲為飲停于腸胃者。懸飲為飲停于脅下者。支飲為飲停于胸肺者。溢飲為飲停于肢體者。痰又可分為有形之痰與無形之痰,視之可見聞之有聲的為有形之痰,一般呼吸病中所謂之痰即指此類,隻見其征象不見其形質的痰病中的痰即無形之痰。
痰飲形成後往往阻滞氣血的運行,如痰飲阻滞,使肺失宣降則胸悶氣喘、咳嗽、咳痰等,痰飲形成後還影響肺、脾腎及三焦的功能,進一步影響體内的水液代謝使體内水濕痰飲增多,病證繁多,狀複雜且病勢纏綿,病程較長。
痰飲總屬陽虛陰盛,本虛标實。因飲為陰邪,遇寒則凝,得溫則行,因此治療應以溫化為原則。通過溫陽化氣,可杜絕水飲生成。
你可能想看: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