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基本功(40):新課标背景下,中小學教師究竟應該如何評課
1.中小學教師評課的“四個維度”
2.如何寫出高質量的評課稿?
3.評課究竟應該怎麼“評”?
在新課标背景下,評課已成為中小學教師不可或缺的專業成長環節。它不僅是對教學質量的一次全面檢驗,更是确保新課程标準得以有效實施的關鍵。評課的核心目标在于聚焦核心素養的培養,審視課程内容的科學性與适宜性,以及單元整體教學的連貫性與有效性,從而推動新時代課堂的轉型與升級,确保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教育實踐中得以真正落實。
一、評課活動的意義與價值
評課活動作為教育評估體系中的關鍵環節,其意義與價值不僅體現在對個體教師教學的即時反饋與改進上,更在于對整個教育教學生态系統的持續推動與優化。
(一)檢驗與更新個人教學理念
評課活動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檢驗自身教學理念的“試金石”。在評課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理念将被置于實踐的檢驗之下,通過同行和專家的反饋,教師可以清晰地認識到自身教學理念的優勢與不足。這種檢驗不僅有助于教師保持教學理念的先進性和科學性,還能促使教師根據時代發展和學生需求的變化,不斷更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學理念,以更好地适應新課标的要求。
(二)審視與升級教學方法與策略
評課活動同樣是對教師教學方法與策略的審視與升級過程。通過評課,教師可以直觀地看到自身教學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包括其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知識掌握程度的提升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等方面的作用。同時,評課還能幫助教師發現教學方法中的不足和缺陷,從而促使其積極尋求改進和升級教學方法與策略的途徑,以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三)增強研究能力與實踐技巧
評課活動是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和實踐技巧提升的重要途徑。在評課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剖析教學現象,挖掘教學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這無疑是對其研究能力的極大鍛煉。同時,評課還能促使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通過不斷的實踐、反思和總結,提升自身的教學實踐技巧。這種研究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有助于教師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提升教學藝術水平。
(四)激發教師合作與交流
評課活動為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評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就教學問題展開深入的讨論和交流,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和心得。這種合作與交流不僅有助于教師拓寬視野、開闊思路,還能激發其創新思維和創造力。同時,評課還能促進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提升教育教學整體水平
評課活動的最終目标是提升教育教學整體水平。通過評課,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和不足,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果。同時,評課還能推動教師之間的學習與合作,促進教育資源的共享和優化配置。這種全面、深入的教學評估與改進過程,有助于構建高效、優質的教育教學體系,提升教育教學整體水平,為培養具有核心素養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撐。
二、評課的核心原則
評課作為教育評估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原則不僅反映了教育評價的基本理念,也體現了對當前教育改革方向的深刻理解和實踐。
(一)聚焦核心素養:确保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
評課的首要原則是聚焦核心素養,這是确保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的關鍵。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适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評課過程中,應重點關注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是否充分考慮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如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社會責任感等。通過評課,促使教師明确教學目标,将核心素養的培養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确保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
評課不僅要關注教師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意識和行動,還要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分析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如學生的參與度、思維活躍度、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從而評估教師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效果。這種聚焦核心素養的評課方式,有助于推動教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課程内容與單元整體:展現教學的系統性與連貫性
評課的核心原則之二在于關注課程内容與單元整體,展現教學的系統性與連貫性。評課過程中,應關注教師是否對課程内容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和整合,是否構建了清晰的單元教學目标和體系。通過評課,促使教師明确教學内容的邏輯關系,确保教學的系統性和連貫性。
評課不僅要關注單個課時的教學設計,還要從單元整體的角度審視教學,分析課時之間的内在聯系,确保教學内容之間的銜接和遞進。同時,評課還應關注教師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如教材、教輔資料、網絡資源等,以及教師對課程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如将課程内容與實際生活、社會熱點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這種關注課程内容與單元整體的評課方式,有助于推動教師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提高教學的整體效果。
(三)挖掘深層價值:推動課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評課的核心原則之三在于挖掘深層價值,推動課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評課不僅要關注教學的表面現象,如教師的教學态度、教學技能等,更要深入挖掘教學的深層價值,如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等。通過評課,促使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挖掘教學中的亮點和不足,尋找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評課過程中,應關注教師的教學創新,如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手段等,鼓勵教師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評課還應關注教師的教學反思,鼓勵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深入的反思和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這種挖掘深層價值的評課方式,有助于推動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評課的核心維度
評課作為教育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過全面、深入地分析課堂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升教學質量。在新課标背景下,評課更需聚焦于核心素養的培養、課程内容的科學性以及單元整體教學的連貫性。
(一)評課堂建構
1.課堂結構分析。評課首先需對課堂結構進行深入剖析,這包括課型特點與單元大概念體系的整體性考察。每種課型都有其獨特的教學目标和教學流程,評課者需根據課型特點,評估其是否能夠有效體現單元大概念體系的整體性。同時,導入、展開、實踐、運用、遷移和拓展等教學環節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也是評課的重要關注點。這些環節應緊密相連,形成一個有機的教學鍊條,确保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
2.教學理念與策略體現。評課還需考察教師的教學理念在教學設計中的體現,以及教學策略的實施路徑與效果。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其教學活動的靈魂,它決定了教學活動的方向和目标。評課者需關注教學理念是否先進、科學,是否符合新課标的要求。同時,教學策略的實施路徑與效果也是評課的重要方面,它反映了教師将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實踐的能力。
(二)評精妙之處
1.教學智慧的閃光點。評課過程中,評課者需細心捕捉并記錄教學片段的精彩呈現,分析教學技巧的靈活運用與啟發引導的巧妙手法。這些精妙之處是教師教學智慧的集中體現,它們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評課者需将這些閃光點記錄下來,為其他教師提供借鑒和參考。
2.借鑒與前瞻性。評課還需關注教學的借鑒性與前瞻性。評課者需評估這些精妙之處是否對其他教師的教學具有借鑒意義,是否能夠推動本學科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時,評課者還需從未來的角度審視這些精妙之處,思考它們是否能夠為未來的教學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評不足之處
1.教學疏漏與不足。評課過程中,評課者需保持批判性思維,審視教學設計的不合理、教學方法的陳舊或課堂管理的疏忽等教學疏漏與不足。這些不足可能源于教師對教材理解的偏差、對學生學習特點的忽視或教學經驗的不足。評課者需指出這些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
2.改進與優化策略。針對教學疏漏與不足,評課者需與教師共同探讨改進與優化策略。這些策略可能包括調整教學設計、更新教學方法、加強課堂管理等。評課者需與教師一起探讨這些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共同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評探究之處
1.疑問與反思。評課過程中,評課者需記錄教材解讀、教學方法适用性、學生反應解讀等方面的疑問。這些疑問是評課者深入反思與探讨的起點,它們能夠推動評課者對教學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評課者需将這些疑問作為教研活動的切入點,與同行共同探讨解決之道。
2.質疑與探索精神。評課還需體現質疑與探索精神。評課者需勇于質疑現有的教學方法和理念,積極探索新的教學路徑和模式。這種質疑與探索精神是推動教學不斷進步的重要動力,它能夠激發評課者和教師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五)評感悟之處
1.教學感悟與靈感。評課過程中,評課者可能會因某個教學片段、某個學生反應或某個教學方法而産生感悟與靈感。這些感悟與靈感是評課者教學思維拓展和升華的重要源泉。評課者需及時記錄這些感悟與靈感,并将它們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動,以提升教學觀的凝練性。
2.教學熱情與創新精神。評課者需評估教師在教學中的投入程度和創新精神,鼓勵教師保持教學熱情,勇于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這種教學熱情與創新精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推動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
(六)評獨到之處與重構設想
1.獨到之處評價。評課過程中,評課者需結合自身體驗與思考,為上課教師提供有針對性建議。這些建議應針對教師的教學特色和獨到之處進行點評和肯定,同時指出其可能存在的不足和改進方向。評課者需通過評價獨到之處,促進課堂教學改進與教師專業成長。
2.重構設想與實踐。評課者還需設想自己上這堂課的設計思路,進行深度反思與重構課堂結構、教學方法、教學内容等。這種重構設想不僅能夠幫助評課者更深入地理解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還能夠為上課教師提供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評課者需通過實踐這些重構設想,不斷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助力新課标核心素養與單元教學的落地實施。
總之,在新課标背景下,評課不僅是中小學教師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更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教育事業進步的關鍵環節。評課活動通過系統、深入地分析教學實踐,确保了新課程标準的有效實施,為教學質量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它不僅能夠揭示教學中的亮點與不足,還能激發教師的創新思維,推動教學方法與策略的持續優化。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