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好的處事方式,無非8個字
文|易妍辰
人生過半,看多了是是非非,經曆了人間冷暖,才明白,最好的生活處事方式,無非八個字:看遠,看簡,看淡,看寬。
王陽明曾說:“人要在做事上磨煉自己,方能腳踏實地,行穩緻遠。”
我們時常面臨各種大事、難事、小事、往事,有些人會因此苦惱,而有些人則能夠從容應對。
其中的區别,就在于我們如何對待這些事兒。
人到中年,逐漸明白,最好的生活處事方式,無非八個字:看遠,看簡,看淡,看寬。
大事看遠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大事看不遠。
對于一個家庭來說,職業選擇、子女教育、家庭投資,是最關鍵的三件事。
如果在這些事上做了錯誤決策,就會讓整個家庭陷入危機。
在電影《愛在别鄉的季節》裡,李紅和周南生,本是生活在廣東番禺的一對普通夫妻,有一個可愛的孩子,雖比不了有錢人,但過得也算有滋有味。
時值八十年代末的出國熱,夫妻倆聽說很多人到國外掙了大錢,眼紅不已,兩口子腦袋一熱就決定要去美國淘金。
李紅先拿到簽證,隻身一人先去了美國,南生則留在國内帶孩子,并繼續等待機會。
夫妻倆從未想過,出國後自己能做什麼,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他們以為國外遍地都是黃金,去了就能改變命運。
到了美國後李紅才發現,實際情況并不如想象得那般美好。
她沒有一技之長,根本找不到工作,隻能擠在髒亂差的貧民區,靠打零工過日子,被人欺負也無處訴說。
沒幾個月,李紅就熬不下去了,她寫信告訴南生自己想回家。
南生卻一直勸慰鼓勵她要挺下去,讓她千萬不要回來。
李紅感到失望,斷了回鄉的念頭,也很少給南生寫信了。
直到最後,南生收到了一封離婚申請信,李紅也因長期的精神壓力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李紅和南生在大事上犯了糊塗,釀成了一連串的家庭悲劇。
處理家庭大事,最怕的就是目光短淺、沖動冒進。
夫妻倆隻看到了别人出國掙大錢,卻沒考慮自身情況是否适合出國。
南生隻覺美國機會多,勸妻子不要回國,卻沒考慮妻子在國外的實際遭遇。
最終整個家庭分崩離析,從此再無歡聲笑語。
莫言說:“看事情莫要短視,一定要看得長遠些。”
在面對家庭的重要決策時,我們一定要客觀冷靜,将目光投向遠方,全面考慮這個決策可能出現的影響和後果。
凡事提前做好規劃,想好退路,如此,我們才能作出對家庭有利的決策。
難事看簡
《道德經》有言:“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天下難事,必定是先從容易的做起;天下大事,必定是從小事開始積累。
任何解決困難的過程,都是從易到難、從小到大,一步步突破的,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沒有一帆風順的道路。
齊白石年輕時酷愛畫畫,但資質很一般,當時和他一起畫畫的還有另外一個年輕人,這個人在畫畫方面很有天賦。
在他們20歲左右時,有天賦的年輕人開始覺得每天的練習很枯燥,便逐漸丢掉了畫筆。
而齊白石雖然生活貧困,每天都要下地幹活,上山打柴,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畫畫練習。
40年後,齊白石成功了,從一個小鎮上的平凡木匠,成了聞名世界的畫壇大師。
後來,當年那個有天賦的畫友來北京拜訪齊白石,兩個六旬老人促膝長談。
畫友向齊白石訴說着美術創作的艱辛和不易,齊白石聽完莞爾一笑:“其實成功遠不如你想得那麼艱辛和遙遠,從木匠雕刻到繪畫大師,僅僅需4年多的時間。”
“隻需要4年多一點?”畫友一聽,愣了。
齊雲石拿來筆和紙開始計算:
“我20歲開始練習,20到35歲,我一天隻能練1小時,一年365小時,15年就是5475小時,合計225天;
35到55歲,我每天能練2小時,20年就是14600小時,合計620天;
55到60歲,我每天能練10小時,5年就是18250小時,合計760天。
三個相加,我的總練習時間是1605天,折合為4年零4個月。”
白石老人的成功,深深印證了這兩句話:天下難事,必作于易。
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或追求多大的目标,我們都應該保持冷靜和耐心,把困難的目标分解成一個個容易做到的小目标,從簡單和細微之處入手。
千裡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台,起于累土。
通過不斷積累小的成功和進步,注重每一個細節,我們才能最終戰勝困難,實現目标。
小事看淡
弘一法師說:“人生過半,學會看淡,靜而不争,順其自然。”
人這一生,再長不過三萬多天,不要活在别人的眼裡,更不要活在别人的嘴裡。
到了中年,最寶貴的就是時間和精力,别為一些芝麻小事,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
看過一則新聞,一天,上海消防救援支隊接到一個報警電話,說是一輛小汽車掉進河裡了。
消防人員迅速趕來現場,将車内兩人救起,所幸均未受傷。
在詢問事發原因時,消防人員了解到,兩人為一對夫妻,事發時夫妻在車上吵架,丈夫一氣之下,就将車子開進了河裡,導緻兩人被困。
消防人員繼續詢問吵架原因時,丈夫支支吾吾不願回答,妻子在旁邊不好意思地說:“就是一些小事情。”
生活中真正的大事并不多,我們常遇到的大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如果一個人總是因小事喪失理智,大動肝火,那他的生活多半也是一地雞毛,就更談不上快樂了。
很多夫妻離婚,很多戀人分手,大都是因為一些小事而上綱上線,互相折磨。
總為小事煩惱的人,就像鞋裡進了沙子,每走一步,都難受。
很喜歡一句話:“令人不悅之事,隻要不關乎生死,都是小事。”
想要收獲快樂,就要把小事看淡。
不計較雞毛蒜皮,才能卸下情緒的負荷;不糾纏無謂瑣事,才能發現更大的世界。
往事看寬
《論語》有言:“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
過去的事已經無法改變,我們要把握現在,着眼未來。
如果一直沉浸過去,隻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痛苦。
小說《我不是潘金蓮》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主人公李雪蓮,意外懷上二胎,可在當時,生二胎是違反政策的,丈夫秦玉河是化肥廠的職工,如果生下二胎,除了被罰款,還會被開除。
李雪蓮心生一計:“咱倆先假離婚,等孩子出生後上了戶口,咱倆再複婚,孩子是在離婚時生的,複婚等于一人帶一個孩子,不就不超生了嗎?”
于是兩人去鎮上離了婚,離婚後兩人也刻意不再來往。
大半年過去,等李雪蓮生下孩子,才發現秦玉河已與别的女人結了婚,不但結了婚,連孩子都懷上了。
李雪蓮氣不過,想要殺了秦玉河,一時沒殺着,她便把氣撒到了兩個月大的女兒身上,一巴掌下去,把女兒扇得憋了氣。
緊接着,李雪蓮又将秦玉河告上了法庭,可離婚證是真的,證據不足,李雪蓮被判了輸。
李雪蓮不服,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接下來的二十年,她都一心撲在這個案子上,可始終毫無進展。
最後,她成了村裡的笑話,萬念俱灰的她準備找一棵樹吊死。
本來,看清秦玉河真面目後,她便可離開這個爛人,開始自己新的生活。
可她卻為了這樣一個不值得的人,浪費了二十年青春。
《了凡四訓》中有一句話:“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生命短暫,不容我們沉溺于過去,學會釋然,看寬往事,以一顆平常心,接納已發生的種種際遇,我們才能更好地前行。
人生,沒有什麼是不可放下的,有所放下,才有所收獲。
梁實秋說:“中年的妙趣在于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人生過半,看多了是是非非,經曆了人間冷暖,才明白心态尤其重要。
大事看遠,不貪圖小利,才能收獲好運;
難事看簡,不好高骛遠,才能攀上頂峰;
小事看淡,不糾結小事,才能活得開心;
往事看寬,不執着過往,才能過得順心。
點個在看,往後餘生,願你我都能看遠、看簡、看淡、看寬,過好人生的每一天。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