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其间必有名世者,名家眼中的黄宾虹
黄宾虹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大家,60岁以前师古人,70岁以后师造化,80岁以后画艺大进,自立面目。他喜欢用焦墨和浓墨,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出'平、留、圆、重、变'五字用笔方法和'浓、淡、破、泼、焦、积、宿'七字用墨方法,具有很高的美术理论价值。
黄宾虹 桐庐晚渡
出版:1、《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五十周年-虹叟书画集》P168,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
2、《经典画库——黄宾虹国画山水精品》P23, 四川美术出版社。
展览:1.'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五十周年——虹叟书画展',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保利艺术博物馆,2014年5月8日-14日。
2.'中国近现代十二大家展',2017年5月10日至5月14日,江苏美术馆陈列馆。
先生曾云:'我用重墨,意在浓墨中求层次,以表现山中浑然之气趣,'成先生独特之风格,岂偶然哉?然有时或为雄奇,或为苍莽,或为闲静秀逸,或为淡荡空灵,或为江河之注海,或为云霞之耀空,或为万马之奔腾,或为异军之突起,千态万状,又非笔墨布置等所能概括之矣.间作梅竹杂卉,其意境每得之于荒村穷谷间,风致妍雅,有水流花放之妙,与所绘之山水,了不相似,白阳耶?复堂耶?新罗耶?其或颠道人之仲伯欤?孟轲云:'五百年,其间必有名世者。'吾于先生之画学有焉。
——潘天寿《黄宾虹先生简介》
黄宾虹论画,论笔墨,以我浅见所知是古今少有的。黄老作画,笔在纸上摩擦有声,远听如闻刮须。我戏问黄师,他说行笔最忌讳轻浮顺划,笔重遇到纸的阻力则沙沙作响,古已有之,所以唐人有句诗:'笔落春蚕食叶声。'黄老师笔力雄强,笔重'如高山坠石',笔墨功力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黄宾虹 湖舍坐雨图
己卯(1939年)作
出版:《浙江四大家三》P130,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
黄宾虹广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浸经唐宋,集历代各家精华之大成而构成自己面目。尤可贵者,他对以前的大师,都只传其神而不袭其貌,他能用一种全新的笔法,给你荆浩、关仝、范宽的精神气概,或者是子久、云林、山樵的意境。他的的写实本领(指旅行时构稿),不用说国画家中几百年来无人可比,即赫赫有名的国内几位洋画家也难与比肩。他的概括与综合的智力极强。所以他一生的面目也最多,而成功也最晚。六十左右的作品尚未成熟,直至七十、八十、九十,方始登峰造极。我认为在综合前人方面,石涛以后,宾翁一人而已。
——傅雷《致刘杭书》
黄宾虹先生是中国近代卓越的艺术家,是中国画精华的代表人物,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师。对这样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如果不继承,说明我们对自己的民族和时代没有尽到责任。
——张仃《全面开展对黄宾虹的研究》
黄宾虹 峨眉洗象池
水墨纸本立轴
出版:1、《浙江四大家》(三)P119,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
2、《晚香斋藏画选》p7,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
'黑、密、厚、重',是中国近代杰出画家黄宾虹在山水画上的表现特点。他所画的'黑',由于不同寻常,一度曾有'画如拓碑','图似乌金纸'之讥。对比,黄宾虹一笑了之。黄宾虹的画,画得确实黑,但是他的妙,也就是妙在它的黑。画上的黑,不是墨黑一团,而是黑中有对比,黑里有层次,故有'亮墨生神'之誉。
——王伯敏《'黑、密、厚、重'的山水画》
中国画学理论,自魏晋南北朝。发展到唐代张彦远作了一次大总结。再经历五代、两宋、元,到了明代董其昌,又作了一次大总结。自清初到现代,黄宾虹再次作了大总结,在中国画的领域中不断修筑扩建这条宽阔的'笔墨'路。
——邵洛羊《从张彦远到黄宾虹一脉相衍的笔墨观》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