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火车站东广场南侧围挡内,曾产生过吉林市工业系统的“第一”
位于白山松水之间的吉林地区山峦起伏,林木茂密,自古盛产制作木器的木材。尤其是山林中材质坚硬的柞树、榆树,乃是制作木制车辆的优质材料。得此地利,使得木制大车(马车)制造业很早就成为吉林城的优势产业,木制大车也一直是吉林地区城乡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甚至在火车出现之后,虽长途运输中马车使用量大幅减少,但日渐衰落的大车制造行业,却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近代开始,由于铁路建设导致吉林市的木材集散中心地位丧失,修建丰满大坝拦截木排通路,以及其他大小因素,进一步导致吉林城的木材供应量逐渐减少。伪满时期,日伪当局不断强化对物资、物价的管控,大车制造行业更是举步维艰。到了1939年,吉林市残存的28家大车制造业户被强行推行“组合制”,归并入日本人佐藤熊雄开设的满鲜车辆(农具)株式会社下属的“荷马车修理厂”。
与南马路上“满鲜坑木株式会社”不同,虽然也带有“满鲜”字样,位于向阳屯以南,新地号西侧的“满铁车辆”却并不属于满铁体系内的子公司。但这家日本私营企业在日本侵华历史上,却扮演着比满铁那种掠夺者更恶劣的强盗帮凶角色。据有关史料记载。这家公司的“荷马车修理厂”专门生产铁木结构的炮车车轮——木制辐板、辐条、轮辋组装后,套上铁制轮箍。随后将车轮批量发往沈阳兵工厂组装成炮车,为日寇侵华战争提供武器装备。
1945年日本投降,满鲜车辆农具株式会社随即解体。吉林市解放后,政府组织了市内几家铁工厂,在满鲜车辆会社旧址,成立了吉林市第一个公司合营企业——吉林机械工业公司。这家公司集中了20多台简陋的机器设备和40多名能工巧匠,开始了艰苦却充满希望的创业历程。据《船厂今昔》一书中记载,吉林机械工业公司因陋就简,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在四面围着铁丝网的破旧厂房里,工人们不仅生产民用的麻袋机、纺织机、破碎机,还生产军用镐、六零跑,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贡献”。
1950年,吉林市政府折价退回了机械工业公司中的私人股金,使得这家公司成为吉林市第一家地方国营工厂,1951年工厂更名为吉林市机械厂。五十年代初,这家工厂的技术人员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制造出100升/分柳条包式滤油机。这款机器的问世不仅填补国内空白,更让工厂拥有了称雄一时的拳头产品。工厂也在1956年再次更名为吉林市第一机械厂(以下简称一机械)。此后,一机械先后开发出多款滤油机、压滤机,终于在1965年时,被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正式确定为生产各种滤油机、压滤机的首家定点单位(1969年产品远销阿尔巴尼亚)。
随着一机械成为行业内声威赫赫的著名企业,企业效益、职工福利也一路水涨船高。七十年代,一机械在今天新地号民生胡同南北两侧,一次性修建了五栋四层的火炕楼(北侧三栋,南侧两栋),在那个物资尚显匮乏的特殊时期,可谓风光一时。
然而就在1970年,一机械的发展道路也出现了波折与坎坷。这一年,为防止可能发生的中苏战争,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指引下,一机械主体被迫搬迁进桃园路北侧望云山的山洞中。同时工厂放弃分离机械产品的生产和研发,转产通用机床和半自动武器制造。之前积累的行业声望、技术优势被一点点消磨损耗,企业可谓元气大伤。
早在1965年时,一机械曾按照政府统一部署,先后分出机床大修厂、光学机械厂、电镀厂、齿轮厂,此即吉林市机械工业发展史上有名的“一场变五厂”。在一机械主体由新地号西侧的辽宁路迁出后,原厂址交由机床大修厂使用。1973年,这家工厂改名吉林市组合机床厂。1985年又因划归吉林市汽车工业公司管理而改名吉林市汽车工业公司组合机床厂。我记得这家工厂在街角处的围墙内,曾有一座略显欧式风格的建筑,南侧檐下的墙面上,高高地装饰着水泥字建筑时间。由于这座建筑在新地号一带极具特色,尽管略显陈旧,可每次路过,我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虽然继承了大名鼎鼎的“一机械”衣钵,遗憾的是这家工厂的效益虽有过小高潮,长期看却一直不温不火,诸多原因共振下,经营情况也未见起色。最终在2008年,已更名为“吉林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吉林轻型车厂组合机床厂”的这家工厂正式解体,厂房划归铁建办(铁投)所有。然而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这块场地至今仍处在待开发状态。在涤荡干净八十多年来积累的工业气韵后,不知道这块土地在未来派作何用,会不会有一些积极的“第一”再次出现……
东北传统交通运载工具——大车
日本山炮,红箭头指向为包覆铁制轮箍的车轮
1969年吉林市第一机械厂研发的产品
吉林火车站东广场南侧现状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