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认清自己、选择路线、建立“秘密项目”
1、怎么看待自己
很多人的成长路径跟游戏里升级打怪是一样的。
前期没经济、没血量,有一点点对抗就会被打的半死,需要补血,需要猥琐发育。
强势期,出门找机会,要么单打独斗,要么配合队友搞事情。
后期,双方的经济、等级、装备都到了“神装”,没有可以提升的,看的就是抓机会的能力。
抓住了一个关键性的机会。要么一波带走,要么逆风翻盘。
不同的是,游戏的短短几十分钟,和人生漫长的几十年没法比。
95%的人到了而立之年,就会有一个阶段性的结果。
一部分接受现实,一部分心有不甘,一部分继续找机会。
再进入下一阶段,就要看看自己的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
什么是个人资源?存款、人脉、技能,知识储备,有啥算啥。
对于普通人最实在的就是上班,每月领工资这种确定性,远远比其他任何个体项目要舒服的多。
特别是今年。
在你手头资源里,技能是你的绝对优势。
前期靠技术,中期看关系,后期看山头。
不论你身处什么行业,自己可以做的是完全控制技术和掌握一部分关系。大关系和山头要靠运气,着急也没用。再加上,你独一无二的个人经历和感悟,复盘后结合专业技能。就会形成一系列的知识,这些知识有价值。
每个人都要坚持一个信念:自己是一个有很大价值的人。
2、突破价值瓶颈的路线选择
人一旦认可自己是有价值的,剩下的就是选择路线问题。
想象一下两个场景:
1、你想写一本书,半路出家,一边工作一边写作,每天都很辛苦,可依然坚持,并获得家人的支持。一开始你的作品并不成功,之后你研究成功者的经验和风格,终于被出版社收购,收获了一些粉丝。然后你赚了一些钱,但一直不温不火。
2、你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干着普通的工作,你熟悉国内所有的小说类型,可是你嗤之以鼻,有一天你决定自己写一部别人从未写过的风格的小说,里边有从未出现的人物、宏大的世界,让所有人都深陷其中。
以上的这两种场景,都是个体实现价值突破的选择,都有其自洽的逻辑。
对于创作来说:
前者是相信努力会有结果,持续努力,通过验证、模仿、改进、迭代,让自己越来越好,从而收获信任。
这种人有很多,特别是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的渠道、速度和方式越来越多,只要有观点就会有传播和受众。
后者是一直默默无闻,背地里搞事情,突然有一天彻底爆发。比如: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刘慈欣《三体》J.K罗琳《哈利.波特》,他们靠“创造”。创造了一套新体系,新的历史观、宇宙观和魔法世界。而且,一直都是默默无闻,坚持自己的创作。他们就是想做这个事,向世界传递自己的想法。
你选择第一种场景,那么就需要你深耕一个领域,不断改进,借助渠道输出自己的观点和认知。这个社会是一个“达克效应”的社会,无论你的观点是什么,都会有5%的人相信你。这也是现在流行的打造个人IP的社会学原理。
选择第二种场景,就需要你创造一个没有过的“新东西”。你不断调研、论证、调整,并表达出来。直到有一天,你创造的东西获得认可。这需要你有强大的内驱力,你发现没有这个东西,你就要弄出来。
第一种方式能激励你,赚些钱,第二种方式能让你施展自己的理念。
想想哪个更适合你?
3、做局内世界的局外人
认清了自己,选择好了价值路径。剩下的就秘密干大事了。
你需要创建一个“秘密项目”
平时该上班,私底下做自己认为能突破个人成长依赖的事。这个秘密项目不是一个普通的业余爱好,而是每天都要有进展,并能让你达到很高的水平。比如:写作、绘画、写代码,研究某领域中的一个难题。
数学家张益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上世纪80年代,北大毕业之后去了美国,跟了个普通的导师,也没有好的研究职位,经济一度十分窘迫,还去餐馆当过会计。在这种条件下,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研究,没有经费和报酬,别人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直到有一天,他完成了破解“孪生素数猜想”的关键一步。
“秘密项目”有一个好处是它是秘密的,除了你自己不会有其它任何的交流,就能保证一些独立的思考。
或许在一些大佬眼里,模仿写个热门文章,或者弄个市面上已有的产品,没啥出息。
对于任何普通人来说有一个“秘密项目”并不断精进,就是展示个人价值的基地。
这个项目将是你最大的底牌。
衷心的祝愿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秘密项目”
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还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最好加个星标,因为微信的规则改了太多,感谢阅读。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