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靖宇:系统家庭治疗的前世今生(下)
3.从初级控制论到次级控制论(1980s-)
1980年之后,临床上对结构式家庭治疗、策略式家庭治疗和早期米兰模式的工作方式过于强调治疗师的权威和治疗师的独断提出了批判和质疑。建构主义认识论和生物学中自组织理论对系统家庭治疗产生了重要影响——家庭系统不可能从外部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改变。系统家庭治疗界掀起了一股后现代主义的浪潮,针对最初的控制论,提出了次级控制论的理论假设,强调了治疗师是作为家庭系统的观察者,需要对她的观察负责。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也在不断通过反馈循环进行着自我调节,治疗师属于这个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次级控制论的认知框架下,家庭系统不被看作是可从外部调控的客体,而是一个自我创造的、独立的实体。因此,治疗师重新审视了家庭自身的疗愈力量和资源,并对此充满了信赖,治疗师不再是帮家庭解决问题的专家,家庭本身才是,于是治疗师和来访者组成了平等合作的工作团队。既然现实看不透,那就与家庭一起发明创造新的现实。
发现观察者:系统-建构主义治疗
早期米兰流派的工作模式相信可以从外部看透和中断家庭中的破坏性游戏,提出了著名的假设-循环-中立三原则。1980年由于治疗观念上的明显分歧,帕拉佐莉和普瑞塔与鲍斯考勒和赛钦分道扬镳,前两位继续在原有的土地上耕耘,而后两位则开拓新的疆土,转向了合作和社会建构主义的工作模式。
在德国,以史第尔林为中心的海德堡工作小组继承和发展了米兰模式:沿用假设-循环-中立三原则、循环提问和结尾干预,同时采纳了合作和社会建构主义的工作理念。海德堡小组整合了系统的和建构的治疗理念,所以海德堡小组工作模式既传承经典又吸纳新元素。中德高级家庭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德班)就是原汁原味的海德堡小组工作模式。海德堡小组成员把系统家庭治疗介绍到了中国,中德班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德方教师都是海德堡小组的核心成员。
(左一) (中间) Fritz B Simon(右一)
第一期中德班
索解取向短程治疗
美国的史蒂夫·德沙泽及其夫人茵素·金·伯格创立的索解取向短程治疗模式与通常的系统家庭治疗方式截然不同。它从第一个提问开始就直接切入解决办法而不是问题本身。这种独树一帜的治疗理念的灵感来源是:心智研究所、米尔顿·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疗、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以及佛教思想。这种治疗方法深信,来访者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资源,来访者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改变的来源:第一,通过鼓励来访者描述他们想要的未来——如果治疗成功的话,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第二,通过详细列举他们已经具备的技能和资源——那些现在和过去成功的例子。索解取向短程治疗通过独门秘籍奇迹提问、例外提问和量尺提问等技术,成功地转换来访者注意力的焦点,不着痕迹地把来访者从问题恍惚状态引入到解决问题的恍惚状态,索解取向疗法不仅是一种治疗模式,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治疗的理念和态度——不可救药的资源取向。
催眠系统治疗
(1901-1980,左一) (1945- ,右一)
海德堡小组的成员冈特·施密特,同样深受艾瑞克森催眠疗法的影响,他在美国凤凰城得到了艾瑞克森的亲传,他将催眠治疗和系统治疗的理念整合起来发展出催眠系统治疗。与索解取向疗法的理念不同,他对问题和解决办法之间的关系持有不同的态度:问题谈话应该更多地被重视,以便持续地从中获取关于来访者重要需求和个人能力的有价值的信息。治疗的目标是将注意力放在未来所期待的状态,聚焦来访者的能力,并且任何现象、任何行为都被视为有意义的,即使恐惧、焦虑、失眠都可以作为能力来加以利用。冈特·施密特的催眠系统语言简单而令人印象深刻,当系统治疗遇上催眠治疗便会发生神奇的改变魔力。
叙事治疗
White 1948-2008
社会建构主义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的新的透镜: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和对世界的认识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其中语言和对话起到关键作用。澳大利亚的麦克·怀特人文底蕴深厚、独具慧眼,他运用了文本类比来理解人和问题。语言、对话、文化、历史皆为叙事的素材和框架。怀特创立的叙事治疗并不关心家庭互动模式如何影响当前问题,相反关注的是该问题如何影响家庭。问题不是存在于家庭中的互动模式,而是存活在人们对这个问题故事的讲述中。当人们对自己、对别人不断讲述充满问题的故事,便在对话中建构出一个关于问题的“现实”。因此,治疗的过程就是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重述故事的过程,这便是语言和对话的疗愈力量。
4、新的发展(1990s-)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系统家庭治疗侧重于观察互动序列,从沟通理论和信息控制论的角度看,有关情感的表达永远都是发送给互动对象的信号,和其他所有的信号一样,治疗师必须要对其进行选择,看看应该把哪些信号当作话题来谈论。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早期,系统家庭治疗专注于语言和故事,情绪与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创造意义的核心,交流唤起的情绪不同,交流被赋予的意义不同。1990年代后期堪称系统家庭治疗的“情感转折点”,情绪和情感被推向了治疗的中心。
聚焦情绪和依恋的家庭治疗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流莫过于情绪上的交流,而构建或重建对自我及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式时,最重要的信息莫过于彼此之间的感受。
——约翰·鲍尔比,1988
依恋理论大大推动了系统治疗的发展。早期亲子互动分析清晰地显现了情绪和情感在关系塑造中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依恋理论也为夫妻治疗提供了理解伴侣之间互动行为的情感背景。情绪被看成是一个内部评价系统,以隐性记忆的方式对我们的体验赋予意义,让我们对下一步的行动做出选择。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师尝试促成新的依恋关系,来访者的情绪位于中心,情绪的有效调节通常是治疗过程的核心,从而使来访者有可能治愈和成长。
美国的丹尼尔·A·休斯发展出了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治疗目标是促进来访者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反思功能。情感-反思对话是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的核心。既包括对事件产生的情绪本身的意义和对事件的情感表达,也包括对事件的认知理解以及事件在反思性觉察中的位置。情感-反思对话其实就是来访者与治疗师共同创造的叙事过程。
加拿大的苏珊·M·约翰逊发展出了情绪取向的夫妻治疗,她以依恋理论作为工作地图,情绪调节理论作为核心技术,采用人本取向的治疗态度以及人际互动的视角。约翰逊假设,夫妻在关系中的依恋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双方尝试各种方法后也无法得到改善,未满足的依恋需求成为负面情绪的刺激源,两人陷入冲突越演越烈的恶性循环中。治疗目标不仅仅是将情绪维持在平衡或更协调的状态,还要使来访者利用新的情绪体验来获得新的视角和良好的人际互动。
英国的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彼得·冯纳吉和系统家庭治疗师艾亚·阿森合作开创了基于心智化的家庭治疗。心智化是由冯纳吉发展出的概念,即反思性功能,心智化活动使我们能够通过对心理状态的归因来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父母的心智化对促进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而安全型依恋又为激发儿童自己的心智化潜能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因此,促进家庭成员的共同心智化对于解决家庭中的关系创伤和行为问题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系统式父母教练
系统式父母教练由以色列心理学家哈依姆·奥马尔创立,适用于出现严重行为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家庭。传统观念中往往把孩子当成家庭关系的受害者,新的角度是父母当作亲子关系的受害者,父母的无助无力是一种创伤性的体验,父母也需要被支持。通常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挑衅时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以暴制暴,一种是置之不理。系统式父母教练提供了第三条出路——非暴力抵抗。非暴力抵抗既是一种立场也是一种行动,父母绝不采用任何形式的暴力(打骂、冷暴力),但也绝不屈从于孩子的不良行为或放弃自己的孩子。系统式父母教练的工作对象是父母,目标是帮助父母从家庭内部不断升级的冲突中脱身,但同时又保持在关系之中。帮助父母如何保持“在场”,而非心灰意冷地放弃父母的立场或使自己陷入不断升级的恶性循环当中,从而改善严重冲突的亲子关系,修复亲子依恋创伤。
系统治疗中的整合
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异彩纷呈,多种多样,有必要进行一个新的整合。爱尔兰的阿兰·卡尔把家庭治疗方法分成三类:互动模式(初级控制论)、信念体系(次级控制论)和背景(代际取向、精神分析取向、依恋取向、人本主义取向和心理教育方法),即系统家庭治疗的“三大支柱”。无论是对问题或解决方法提出假设还是进行干预,要始终想到这“三大支柱”。在初始会谈中,既要探讨围绕问题的互动模式,又要查明与之相联系的共同的或单独的叙述和看法,还要了解与问题相关的家庭的过去,更大的系统的作用和成员的个人特点。这样一来治疗师在干预时就有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美国的彼得·弗伦克尔认为治疗工作的方向和方式要始终与来访者的主观改变理论和动机完美契合。他为家庭治疗师提供了一份家庭治疗工具箱清单。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对以下问题的回答:
1. 时间上的焦点是放在现在(结构—策略式、心智研究所、米兰和成长取向)、过去(鲍温家庭系统理论、精神动力的)还是想象中的未来(索解取向,叙事)?
2. 治疗师应该如何间接地(倾听地、确证地、鼓励地)或直接地(心理教育式地、友好的悖论式地、质疑地)工作?
3. 改变的开始首先是针对认知(想法、信念、回忆、故事、幻想)、感受还是行为方式?
他建议,不要等到现行的方法进行不下去再换方法,而是要不断尝试更加丰富充实的方法。
系统观以其固有的兼容并蓄和灵活多样的特点,使得系统家庭治疗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系统家庭治疗发展至今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家庭治疗设置,与更多更大的系统合作,例如,联合家庭系统、学校系统和同伴系统的多系统家庭治疗,社区取向的系统治疗和多家庭治疗。这些是为了解决更加严重和持久的问题而动用的更加大手笔的生态系统干预模式。此外,系统思想和实践也跨越了心理治疗的边界,在教育领域、商业系统、社会工作系统和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治疗未来还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和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完——
参考文献
1、阿里斯特.冯.施利佩 & 约亨.施魏策,系统治疗与咨询教科书,史靖宇、赵旭东、盛晓春译,商务印书馆,2018.
2、史蒂夫.德沙泽等,超越奇迹,雷秀雅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3、麦克.怀特 & 戴维.爱普斯顿,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廖世德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4、丹尼尔.A.休斯,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孙寒、陈东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
5、苏珊.M.约翰逊,依恋与情绪聚焦治疗,蔺秀云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6、萨尔瓦多.米纽琴,家庭与家庭治疗,谢晓健译,商务印书馆,2009.
史靖宇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家庭治疗学组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认证注册督导师XXD-2020-037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D-20-063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