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兴华授课笔记,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沃兴华,1955年5月出生,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一、笔法
书法表现对象是汉字。古人命名为文,美化彩陶,另一个为拍纹。宋代有许概写了一本说文外传,认为是字体之外饰。毛笔的产生,战国时最初象拖把,中间是空的,只有用笔尖。秦国蒙恬造笔,应该认为是改造。东汉后期就有笔腔,和我们现代的一样。
用笔不是一种简单的运动,分书是笔法的前奏。但真正的笔法是楷书。到了楷书后,中国的汉字真正的成熟了。形式多了,笔画连贯,提高了书写速度。到了楷书字体不再发展了。
任何笔画都分三部分:起笔、行笔、收笔。古人说:“夫作字之画,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盖一点微如粟米,亦分三过向背俯仰之势。”《书法三昧》
帖、碑用笔,无论中、侧、偏锋用笔都有其审美价值,关键在配合、在相互的关系。如此认识可以开阔眼界、各种用笔都可拿来我用。
二、点画
1、篆书的点画
严格意义上说,篆书没有点画,只有线条。
篆书的特征:1、圆 2、长
篆书线条圆,因此用笔要迟涩,有起伏,避免油滑。
明清以后写篆书大都是强调用笔
2、分书的点画
从篆书到分书,古人走的也是强化对比的路子。
点画特征:1、短 2、波磔
共性:1、分书要笔笔断,断而后起。2、左右对称
主要风格类型的三个代表作品:张迁碑、礼器碑、石门颂
3、楷书的点画
楷书点画要比分书复杂的多。唐以前的点画理论多用比喻、唐以后是技法的说明。元代陈绎曾的《翰林要决》把点画归纳为36种,好的方面是细致化,不好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是用运动的观点来分析点画,而成为概念化的文字游戏。相同点画的处理手段:位置、长短、粗细、收放。变形很重要,要倍加重视。
三、点线面
点和线是书法中最基本的两个形(横竖撇捺都可以看成是有变化的线)点是最短的形,往往以组合的方式出现。点如高山坠石,写点要肯定、迅疾、跳宕,有力度,象打击乐,有节奏感。线是点的延伸,积点成线。
线的形和势:
形:有内偃和外拓,藏锋和露锋,粗和细,直和曲。
势:急和涩
齐白石的篆书把直线中的横、竖、斜线发挥到了极致。徐渭的一些草书作品把横竖的中间虚化,给人感觉是两个点的连接,强化的点,弱化了线。最早有点线对比意识的是黄山谷。
面:汉字中本来没有面,是造出来的。墨色渗化粘并就形成面,王羲之、米芾、王铎的作品中也有一些可能无意识的面,钟鼎文中也有,可以给我们以启发。
四、点画的审美标准:筋、骨、血、肉
用熟悉的东西比喻,对人的身体是熟悉的,所以古人一般用人的身体来比喻书法。宋以前提出“筋、骨、肉”,宋代提出“血”,因为宋代就已经注重用墨了。
1、筋:就是指点画的起迄之势,藏骨抱筋。明代笪重光《书筏》“筋附骨而萦廻”。何为筋?“察其纽络一路”。筋的作用是什么?李日华“束骨而运关节”“肉不得此则痴,骨不得此则悍。”笔势映带灵动作用。怎么来表现筋?唐太宗说:“太缓则滞而无筋”,要写得快;包世臣说:“筋者,锋之所为。”要写得细一点。元陈绎曾:“断处茂之,连处度之”度就是度过去。上一笔的结束是下一笔的开始,连绵。
2、骨、肉:二者密不可分。骨――架构,肉――附丽,肌肤。对骨法的追求:骨法,用笔是也。用笔贵用锋,笔中间长的毫叫笔柱、中锋,中锋取劲。只用中锋笔画变化少,变化靠副毫,副毫取妍。副毫表现的就是肉、肌肤。绝对的中锋是没有的。明清强调中锋,忽视副毫,线条单薄。
3、血:指水墨。包世臣“血者,水之谓也”,是对水的控制。黄宾虹先生说过如何能产生血的感觉:起法先以笔蘸浓墨,然后蘸清水,产生滋润的感觉。画家比书法家更重视血。从宋代开始,因为宋代有了文人画。书法借鉴绘画。筋、骨、血、肉四者不可分割:分而为四,合则一也。凡作书无论何体,应四者皆备。
五、结体
结体介于点画和章法之间,有两重性。字作为整体时要平衡,个体时要不平衡,摆动起来。
一、作为整体的结体研究(一般是在正体字中)
1、篆书的结体
石鼓文:①特别规范,无异体,②方正,尽量把点画安排在四周。
使小篆生动的方法:1、圆线,2、上紧下松。
写小篆时一定要把握好两点:寓动于静。
2、分书的结体
特征:①横平竖直,②强调横向取势。
3、楷书的结体
结体的特点:A、左低右高,B、上紧下松,C、左紧右松。
笔画上:左细右粗,上细下粗。
二、作为局部的造型研究
书法征稿官方视频号
持续更新书协展览进程
分享最新投稿技巧(用墨、用纸、章法、做旧等)
不完整性表现在什么地方。不完整就会产生对异质的期盼,大字就会对小字有期盼,浓的就有对淡的期盼,有枯就要有一个湿的。在正体字中表现的比较隐蔽。造型,主观的东西多了,造型没有方法,只有关系。虞世南:兵无常阵,字无常体,谓如水火,势多不定,字无常定也。
追求古意有两种方式:
①字体往上靠。分﹢篆 楷﹢分
②淡化偏旁意识。古代人写字偏旁部首观念不强,偏旁部首是后来才总结的。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