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通,病自除!一张通气的方子,治好两腿发麻,值得你我学习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4-04-23 文化 阅读: 2
摘要: 我认真研究了张琪老师所用的方子,过了好久才明白,原来患者的问题在于感受寒邪之后,出现了气机壅滞。其中的乌药是君药,可以行气散寒。这几味药,可以散寒解表、祛风通络。显然,这个方子的思路就是,在祛风散寒的同时,行气,畅达气机。这个配伍,既能散表寒,还能调畅气机,温散里寒,所以符合我们的诉求。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普济方》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坦率地说,文老师,是一个笨人。

正因为不聪明,所以我格外重视借鉴中医前辈的经验。

我自己不会,当然得去学别人的办法了。

学来学去,我发现,中医历史中的珍宝太多,方法太妙,而我自己,又太渺小。

来,我给你说个医案故事吧。它让当初的我拍案叫绝。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张琪。他1922年生人,出生于河北,后来调入黑龙江中医药研究所,历任中医研究室主任、黑龙江中医学院教授等职。他后来也被评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

有这么一次,张师接待一个患者,十分有意思。

这个人当时47岁。有一回,隆冬三九,他家里来了一个客人。等客人要走的时候,他就想去送送。

可是,一着急,当时的他就来不及穿袜子和棉鞋了,直接光着脚,穿着拖鞋出来了。

来到户外,他和友人依依道别,前后一共逗留20分钟,这才转身回家。

但是,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两脚出现了异样感。什么呢?就是发麻。接着,这个麻木感顺着双脚、双腿往上蔓延,一直来到肚脐小腹部位。

这是怎么回事啊?患者当时吓坏了,觉得自己可能要因此瘫痪了。

后来,他经人介绍,找到了张琪先生。

刻诊,见患者面色正常,二便正常,只是下肢感觉迟钝、麻木,脉象沉紧有力。

当时,患者还说呢,我是不是要瘫痪了?如果说是因为当时受寒着凉,那都过去这么多天了,早就热乎了,怎么还不好呢?

张师没说什么,只是低头书方一首,但见——

乌药15克,川芎15克,麻黄10克,白芷15克,僵蚕15克,橘红15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患者服用6剂以后,麻木感大大减轻。麻木范围,从肚脐的部位,向下退回到膝盖以下。接着,原方加入木瓜15克,陈皮15克,再用药6剂。这时候,膝盖以下的麻木也消失了。

这就是医案的全部经过,我给你转述了一遍。

我方才说过,我是一个笨人。

我在最初阅读这张医案的时候,就曾经认为,这个患者应当外散风寒。毕竟,你是光着脚,在三九天于户外逗留20分钟而发病。你当然是受风寒了。

但转念一想,不对。患者没有外感风寒的浮脉,而且其主要的症状,是下肢麻木,知觉迟钝,绝非肢冷畏寒。这就不能用简单的风寒来解释了。

那是不是血虚,不养经脉呢?看起来也不是。患者才40多岁,平时身体状态良好,脉象有力,一个大男人,哪来的血虚?

那到底是为什么?我认真研究了张琪老师所用的方子,过了好久才明白,原来患者的问题在于感受寒邪之后,出现了气机壅滞。

我们再看看当时张师用的配伍——

乌药15克,川芎15克,麻黄10克,白芷15克,僵蚕15克,橘红15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

这个配伍,我跟你讲,是乌药顺气汤。乌药顺气汤,是源于《济生方》里头的一张古方。它最初治什么呢?顺气、化痰、祛风,治中风病。这个,我在这里就先不给你详细说了。

我们先研究它的组成:乌药、枳壳、桔梗、橘红,这四味药是行气的。其中的乌药是君药,可以行气散寒。接着,看麻黄、白芷、僵蚕、川芎、和生姜。这几味药,可以散寒解表、祛风通络。这显然是针对外感寒邪而设置的。

显然,这个方子的思路就是,在祛风散寒的同时,行气,畅达气机。

行气,这是我想不到的地方。

那么,为什么要行气呢?

我觉得,从患者的脉象里,可以探知一二。

这个患者,脉象沉紧有力。

脉沉,说明什么?第一,说明邪气郁滞,正气鼓动不出来,两者较劲,于是脉沉。这个时候,脉象是沉而有力的。第二,说明人正气虚弱,脉象就沉而无力。总之,沉脉,说明病势在里。另外,此人脉紧。脉紧说明什么?说明“阴多阳少”,痛症、食积、寒凝都可能导致紧脉。那是正邪相博的表现。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感知,这个患者的主要问题,是当时外受寒邪以后,寒邪入里,形成了里寒,影响了体内气机的正常运转。正气“鼓不出来”,使得气血不能通行,进而出现了麻木之感。而且,随着气机壅滞的状态越来越严重,麻木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大。

因此,只用外散风寒之法,不对。只用温经通脉之法,不对。只用养血柔筋之法,也不对。正确的选择,就是散里外之寒,同时行气,恢复气机的正常运行,把正气“放出来”。

正因如此,张师才采用了乌药顺气汤这样的配伍。这个配伍,既能散表寒,还能调畅气机,温散里寒,所以符合我们的诉求。尤其是其中的乌药,善于疏理气机而散寒,并能激发肾阳,鼓舞正气外达。这对于患者来说是十分恰当的。

我这么解释,不知道你能否看懂。

总之,这就是张琪老师早年,利用乌药顺气汤治疗麻木的一张医案。

其实,这张医案里患者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多见的。冬天,自不必说了。即便是夏天,也有很多人在使用了风扇空调以后,导致腿部的麻木。有的人,甚至长时间麻木,久久不得好转。这时候怎么办?看脉象。若脉象沉紧而有力,舌淡苔白,说明寒邪在里,气机郁滞,那就该考虑借鉴张师的办法。当然,非专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这个辨证的过程,是科学而严谨的,千万不能含糊。我们一定要将其和血虚失养、营卫不和等因素导致的麻木区别开来。

总而言之吧,你记住,有一种麻木,叫做气机不同。对这种病因病机,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这是中医的智慧之一。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其他相关
相 机 理概 论

相 机 理概 论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27 阅读: 3
相掌之法,古人早有所论。相掌原则,大致可概括为:“太极阴阳论,气色纹理参。再如,掌中任一主要纹理,均有两种不同取用准则(顺看和逆看),此亦应用太极法则也。以下,逐一阐述掌相机理。九宫为后天之机,涵盖天地而不遗。万物运化之理,均可现于股掌之间。“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在一掌中。”古人早有定论。...
它是药非药,越吃痰湿越少,越吃肺脾越好,脏腑越通泰

它是药非药,越吃痰湿越少,越吃肺脾越好,脏腑越通泰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26 阅读: 2
中焦有脾,上焦有肺。所以消食导滞名方保和丸,燥湿化痰名方二陈丸,湿滞脾胃名方平胃散……有陈皮的方剂太多了。而鸡内金这种药食两用的代表,既能消胃中积滞,磨坚消石,又能入肝除热,入肾涩精,怎能不和陈皮配搭配搭呢?陈皮理气,鸡内金消积,能使脏腑通顺,消腹胀等。...
历史上关于中医的有趣冷知识,第一个就亮了

历史上关于中医的有趣冷知识,第一个就亮了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25 阅读: 3
近年来,中医因为各种原因,在中国备受争议。尽管如此,中医却在韩国、日本等国家备受青睐,许多外国人特意到中国学习中医。但说实话,我们真的了解中医吗?有人对中医一窍不通,甚至从未尝试过中药。今天,我们没打算大谈中医的是非,只想分享一些中医史上的有趣故事,激起大家对中医的兴趣。来,第一个中医历史趣闻给你听。 ...
40年老中医讲真话,结节到底能不能散掉,有省钱的办法

40年老中医讲真话,结节到底能不能散掉,有省钱的办法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18 阅读: 2
搞不清楚结节的原因,胡乱的吃一通,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我说话比较直,咱就说点大实话,如果结节真的是你能看一两篇医案,你自己就会抓药吃药了,那这病肯定随便一个医生都能治好了。这就是很多人觉得结节不好治的原因。凡是问诊的时候告诉你,几天,1个月就散掉的,你可要担心被骗。...
主治:扭伤,骨折等一切跌打损伤

主治:扭伤,骨折等一切跌打损伤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17 阅读: 2
功效:活血疗伤,续筋接骨,消肿止痛疗效:敷药一次,疼痛即可明显缓解,数次痊愈...
[转载]日本汉方腹诊初探

[转载]日本汉方腹诊初探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16 阅读: 2
种生药列为医疗用药,汉方医学在日本逐渐转暖之势,汉方腹诊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五云子腹诊法》约在日本明历年代完稿。”松岗与曲直濑道三同是江户时代初期汉方界最为有影响的人物,后者著《百腹图说》,就此推算,意斋腹诊法应为江户早期著作。与日本汉方腹诊相较,中国腹诊的发展一波三折。...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