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传筋骨开发如何界定“开肩”是否到位了
对于传统武术爱好者而言,开肩可以疏通“躯干与肢节”之间的劲力,能够顺达指尖,在练习的方式上,很多朋友一开始就追求“松”,当“松”到极点的时候,身体关节就能够更好的拉开,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容易练成“松懈”,就如同吃的面条,一种是有筋道的,一种是没有的,咬在嘴里的感觉截然不同。
那么我们选择哪一种方式练习更为恰当呢?如果追求能够形成“崩弹”劲力,做到出手如箭,则需要强调“撑筋拔骨”,不过于追求肌肉的松,强调骨节的撑拔和大筋的拉起,然后通过“数量的累积”形成“弹力”。
这种方式的训练,就是一个改造身体的过程,由开始的僵、紧,慢慢变得有弹性,类似“弹簧”一般。由于关节腔的打开,在练习时能够发出“嘭嘭”的声响,拳谱中称之为“筋骨齐鸣”,达到这种效果以后,会感受到出手变得快捷,就好像在关节间安置了一个“弹簧”似的,不但有弹力,且动作呈“半自动化”的状态,在进攻敌方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上下翻飞,连续不断”,令对手应接不暇。这种练法是比较传统和原始的,练习的人群已经不多,但对身体的改变程度也是最大的,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还有一种方式,比较常见,也容易理解,就是类似于“拉韧带”一样,将关节拉伸开,增大关节的拧转幅度,练习时,身体要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在没有肌肉对抗的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打开。如果用于发劲,类似的开肩更加适合练习“鞭子劲”,“力由躯干起,节节传递的力量,最后作用于梢节”。而刚才上面介绍的开肩,则适合于“五弓齐发”,所谓“五弓”就是两臂两腿和身弓,在贴身近打中,这种“上下齐进”的进攻方式是相当有优势的。
无论用哪一种方式去练习,我觉得适合才是最重要的,追求功力,快速提升的,硬盘要适合,可以使身体变得敏捷,即使到了老年,依然可以保持得很好。所谓“老牛筋”是武人对于“大筋”的称谓,以前的老拳师年龄大了依然可以发很好的劲力,依赖于大筋的崩弹,说明大筋的活力还在,它不像肌肉一样衰退,可以保持好弹力,在运动的时候,借助大筋崩弹,出手快捷是不在话下的。甚至到了晚年,一把劲力依然可以把人打飞。
我们可能觉得这样的功夫已经失传了,但它切切实实还存在。由于武术套路推广的力度比较大,功力提升和改变身体结构这样的“单盘”已经不为大家所重视,对于功夫的本质,知道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但对于功夫的痴热者,这就是希望!
我来说两句